分卷閱讀684
本上課程很少了, 處于半退休狀態。 出去個幾天也是沒事兒的。 當天那就收拾東西往湖云來了。 蘇青玉是沒法去接他們的,但是讓左亮和林楠去接的。 她自己則在花崗區政府門口等著,車子一到, 她就過去迎接這些老師們。 幾年不見, 陳教授的頭發白的更厲害了。 很明顯的看起來老了很多。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后, 只要一段日子不見, 時光流逝的就會比較明顯。 蘇青玉和她擁抱了一下,陳教授還怕碰到她的肚子,“哎呀,小心點,可別碰到了?!?/br> 蘇青玉摸了摸肚子笑了笑,又看著其他老師,熱情的和他們打招呼,感謝他們大老遠過來幫忙。 “既然和地方建設有關,我們這把老骨頭也是可以出一份力的?!?/br> 老教授們笑著道。 他們對蘇青玉也是很了解的,也十分欣賞。 特別是知道蘇青玉當年對陳教授他們的幫助,就更親切了。 畢竟當年他們也是吃過苦的人。 陳教授笑道,“這次過來工作,也是過來度假。聽說這邊風景不錯?!?/br> 蘇青玉道,“雖然沒有什么名勝古跡,但是湖光山色,也別有一番風味。不知道幾位老師暈不暈船,到時候咱們去泛舟湖上,還可以垂釣?!?/br> “聽著十分不錯,很適合我們老年生活?!标惤淌趯χ渌辖淌谛Φ?。 老教授們也笑著點頭?!澳谴_實要去試試了?!?/br> 蘇青玉雖然挺著個肚子,但是還是堅持親自接待這些老師。 等他們休息好了之后,還帶他們去要建旅游區的地方參觀過了。 并未把花崗設計這個旅游區的發展計劃也說了一些。 她的想法是,這個旅游區的風格是長久性的,而不是一時的。 因為她見過太多的這種旅游區,建設的時候輝煌一時,但是何苦就沒落了。因為建筑風格也是會落后的。 總不能一直拆掉重建,這樣不止費錢,還沒有特色。 她這么一說,這些搞設計的老教授們都知道她要的效果了。 他們覺得蘇青玉這個年輕干部果然和老陳說的一樣,是個有長遠眼光的同志。 這幾年他們也接觸過一些建設這種性質的旅游區以及干休所的,很多還是停留在追求豪華,甚至是追求國外風格建筑的那種想法。 很多都大同小異。 但是其實這種建筑時間長了也確實容易過時。 沒有自己特色的建筑,是很容易被取代的。 晚上,蘇青玉又帶他們吃了全魚宴,喝了清泉酒。 除了全魚宴之外,還有好山出品的一些雞鴨牛羊之類的rou制品。 可把這群老教授們吃的高興了。他們高興的不是自己吃到了美食,而是因為蘇青玉告訴他們,這都是當地的特產,當地老百姓都能吃上的東西。 沒什么比知道老百姓飯桌上有酒有rou更高興的事情了。 他們這輩子這樣奉獻自己的知識,不就是等著這一天嗎? 知道花崗的發展狀況之后,他們更覺得這一趟沒白來了。 即便只是為了幫助這個有能力的人民干部,那也該來一趟的。 有了這些業界知名老教授的參與,設計評選的工作就直接開始了。 蘇青玉之前也是看過一些稿子的,因為數目多,沒看完。 這次跟著老教授們一起看了,可算是亮眼了。 這些來參加的設計師都算是有些才華的人,設計的東西也都很好看。至少蘇青玉這個外門漢是十分佩服的。 不過要真的說到用來給花崗旅游區做設計圖,那她眼光就挑剔起來了。 至少看了很多,基本上大同小異。 都很偏豪華風格。 因為之前蘇青玉描述過,未來這里也可以作為一些企業干部休閑談生意,開大會的地方。 所以很多人就定義到了有錢人來的地方了。 這也沒錯,可蘇青玉看著都不滿意。 好在老教授他們也看不上這些,一個個的進行評選。 一直到最后一天,才終于選中了設計圖。 這設計圖和其他設計圖比起來,就顯得簡單多了。 沒有什么奢華的建筑,但是卻很精巧的將湖、島,以及湖邊的一座小山給巧妙的聯合在一起了。 咋一看去,就是一幅漁家生活的場景。但是又比現實中的這種漁家生活要更精致。 比如精致的小橋,精致的島上桃源居,錯落別致。 好一派湖云好風光。 這設計圖的作者還是蘇青玉的那位老同學,李錦的作品。 之前蘇青玉邀請她來,還帶她去參觀過了。后來就沒再和她接觸,而且一直沒看到人,蘇青玉都不知道,她竟然設計出了自己心里想的那種畫面。這就是她要的花崗特色。 真正的將花崗山水展現出來的那種設計。 未來不管過去多少年,只要別人想要體驗這種漁家生活,想要看湖云風貌,就會想到花崗的旅游區。 想到花崗的那片湖,那片小島。 李錦在上面侃侃而談的介紹自己的作品以及自己的靈感。 她之前坐車從省城過來的時候,算過時間,因為修了公路,坐車過來一個小時都不到。 這么短的距離,省城不缺各種奢華的建筑,反而是這種鄉間風景很難得。 她設計的靈感來源于那些在養殖場打漁的工人。他們開著船,三三兩兩的在船上打漁,各個臉上都是幸福的樣子。 這種笑容很純粹,讓她覺得,可能只有這樣的一片山水才能配上這樣的笑容。 所以她沒想過去過多的創造新的東西,只是在大自然賦予的景物上面,稍加修飾。 就和女同志化妝一樣,只是稍微裝點一點顏色,修建一下眉毛,就更美麗了。 教授們帶著老花鏡看著圖紙,然后紛紛笑著點頭。 打分的時候,給出了最高分。 不止教授們喜歡,花崗的干部們也喜歡李錦的設計圖。 覺得很親切。 之前的設計圖好看是好看,但是離他們好像有些遠。這設計圖就感覺還是他們花崗的那片山,那片水。 江老書記也笑著點頭,覺得沒有那些奢華的建筑,這預算應該少一些。 結果看到李錦的預算之后,還是睜大了眼睛,“怎么還是這么多?!?/br> 蘇青玉倒是理解,小聲道,“越是精致,越是講究,好質量的木屋的建筑本來成本就高?!?/br> 江老書記:“……” 經過評判之后,花崗的設計圖從開始設計,到定稿,經歷兩個月,終于完成了。 結束之后,蘇青玉也感謝其他人的參與,給他們報銷來往車費。 畢竟人家大老遠來一趟。 其他人雖然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