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4
濟,又有些不像。孫書記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集體經濟模式。而且暫時不能復制。誰也沒有蘇家屯那樣的條件啊。 然后一瞬間很羨慕蘇家屯的社員。 這要是真的做成功了,這社員小日子得過的多好啊。 “讓他們試試看,看看蘇家屯能不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你和蘇家屯說,讓他們先做好這項工作,我也會在縣里將他們定位示范大隊,未來甭管誰接班,也不能推翻這個示范大隊的模式?!?/br> 這可讓何書記高興了。 組織上也有規定,只要縣委書記和縣委班子都同意,可以將這項規定納入縣里管理條例里面,日后就算來了新的領導班子,那也是要尊重上一屆的這個思想的。不能隨意更改。 他也怕這蘇家屯才做起來,未來就有領導指手畫腳的瞎指揮。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孫書記都忍不住想再去蘇家屯看看了,但是想到蘇家屯正忙著,也就作罷,準備等以后蘇家屯真正的搞起了這個特殊的集體經濟模式,他就去參觀。 第二天,蘇青玉就接到了公社電話,從何書記這里知道了縣里的決定。心情也是大為放松。 任何一種新的嘗試,就怕領導不同意,如今她遇到好領導,支持她的想法,可省心了。 因為下雪,隊里土地現在還沒有重新丈量,于是先開始統計人口。 有些沒上戶口的趕緊上,結婚的趕緊結。 為了防止沒到年齡就亂結婚,隊里也規定了,到了結婚年齡,領了證的,才分土地。 一時間整個蘇家屯比秋收的時候還要忙碌,家家戶戶忙著上戶口,忙著說親,這就把消息傳到別的隊里去了。別的隊里一聽蘇家屯這么搞,還真是腮幫子都要酸掉了。 別的隊里跟著蘇家屯,這兩年也稍微改善了點,這還想著追上蘇家屯呢,蘇家屯直接跑沒影了。 好些社員在家里議論著,飯也吃不下,晚上都睡不著。 就想不明白,自己隊里和人家蘇家屯到底差在哪里了,這才短短幾年,人家一飛沖天了。 當然,社員也是明白自己隊里的情況的,和人家沒得比,羨慕也沒辦法,只能干看著,然后看看適齡的年輕人,介紹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蘇家屯給女娃子分土地的消息,讓之前分了土地,卻不給女娃子分土地的大隊社員不樂意了,沒人家蘇家屯有錢,最起碼得做到和人家那樣公平,總不至于蘇家屯的女娃子是人,咱自己隊里女娃子什么都不是了。 大隊干部趕緊捏著鼻子,把之前的推翻,重新分。 就在隊里這么紅紅火火的時候,蘇青玉也領著蘇衛民和李青出發了。他們得先去省城,然后一路再去其他省城,將大區分站建立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明天見。 第220章 蘇青玉他們去的第一站是華南省省城, 先是去當地的糧食局辦手續, 有了糧食部的批文, 手續辦的相當順利。 省城的糧食局也知道這是上過報紙的大事兒, 還是總部搞的宣傳,知道不能耽誤, 辦事效率很高。 手續辦好了,還給蘇青玉他們批了一個門市。 門市也是要給租金的,不過勝在地理位置好,而且夠寬敞。 這還是要得益于小紅旗發展的時機比較早,要是等過陣子,個體戶多起來了, 這樣的門市就找不到了。 蘇青玉一手帶著蘇衛民和李青他們辦手續, 看門市去知青辦發招工文件,以及聯系小紅旗總廠送貨。蘇青玉還在省城租了一個大倉庫,因為以后這里就是附近幾個省的中轉站。 看著偌大的倉庫,蘇衛民眼睛都直了。 “這么大的倉庫得放多少貨物啊, 這還只是幾個省的供應,還有其他省呢……咱們供應的了嗎?” 就小紅旗那個出貨量,蘇衛民真不敢保證。 蘇青玉道, “不是一下子鋪起來, 慢慢來, 一步步的走。小紅旗廠房也會不斷擴大的。光我們隊里那幾個工人都不夠,到時候得全縣范圍招人。咱之前預留的工業區的土地,全部都得蓋起來?!币蝗荒侨偃f怎么花出去的? 這會兒, 蘇衛民才直觀的了解到了小紅旗的變化是多么巨大,鳥槍換炮了。 蘇青玉還有個打算沒說。 除了蘇家屯的小紅旗要建超大型糧油生產基地之外,還要在未來兩年,陸續在各地區合并糧油廠和糧食加工廠,整合小廠,組成大廠,這是能讓企業快速擴展的一個捷徑。也能保住原有的廠子,把企業盤活,不至于未來讓廠里工人下崗。 李青也是看的雙眼放光。光是看著這倉庫,就知道未來的小紅旗該有多紅火了,而她竟然就成了這么大的廠子的副廠長。 她一時間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了,“書記,那以后領導班子要調整嗎?” 她之前覺得自己學了中專就夠了,現在看來,沒個正經大學的學歷,恐怕還不行。 蘇青玉道,“現在干的還不錯,不用調整,如果你們適應的不好,再調整。怎么,怕干不好?” 李青抿著嘴點點頭,然后又十分堅定,“我還是不想放棄,想試試。如果我真的做的不好,希望書記換個更好的人,別讓我耽誤了廠里的發展?!?/br> 蘇衛民道,“還有我?!?/br> 蘇青玉笑道,“這還用你們兩說?干的不好那就得調整。但是如果干的好,那就好好干。你們可是第一任領導呢。小紅旗的今天,也有你們的一份功勞?!?/br> 李青和蘇衛民頓時升起了一股驕傲。 看著小紅旗從無到有,發展到現在,他們都有一種看著自己孩子長大的感覺了。 哪怕蘇衛民之前只是為了李青而努力工作,現在看著小紅旗發展這樣好,心里也很自豪,覺得自己也算是個有用的人了,沒拖后腿。 在省城逗留了幾日之后,這邊知青辦就已經幫著把人給招好了。 都是從鄉下緊急調回來的知青,也是省城本地人。 也不是回來就能入職,還需要經過蘇青玉的考察。 考察合格了,才能夠入職,沒有考察合格的,也只能回去。 這些知青學歷都是夠的,主要是看人,就怕心術不正的。 蘇青玉仔細挑選了幾個人看起來勤快。都是在鄉下當過知青的人,蘇青玉看人還是很準,看看手,看看臉,再談談話,基本上就知道了。 她選人標準也很簡單,不一定品格多好,至少是普通心性的人,沒什么壞心眼。然后就是勤快。其他能力方面并沒有多要求。 這后期都是可以培養的。 他們入職之后,都是屬于小紅旗糧油廠的正式工,一進來的工資標準和小紅旗工人是一樣的,蘇青玉也承諾,如果干的好,會有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