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8
華這個學生的行為,也讓他有了危機感。如今才剛打開了一個國門,就出現這樣的問題,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首長家的兒媳婦。這要是未來徹底打開國門呢? 他可知道,中央最近已經在往這方面發展了。過不了幾個月的事情了。 作為教育界的人,都比較重視年輕人思想教育方面的問題。 國家要培養人才,也是想留住人才啊。 要不然,自家的好苗子培養出來了,離開了,這是多么大的損失啊。 于是金校長決定將這篇文章宣傳出去。 一方面為京大正名,京大并不是都是如同林佳華那樣崇洋媚外的學生,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讓更多的學生看到這篇文章,看懂上面的思想。 他很想告訴這些年輕學生們,“孩子們,國外好不好,和你們沒關系,可國內好不好,取決你們的決定啊?!?/br> 有京大這邊負責投稿人,再加上文章的立意與如今的社會環境有些關系,國家也確實要宣傳愛國思想,也要防止開放之后出現的各種情況,所以這稿子很快就登上了全國報。并且給的版面還很不錯。 京大,經濟學系,經濟學一班蘇青玉的名字,也傳遍了全國。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十點半見。 第204章 這文章在社會也帶了點水花。 年紀大的, 對國家十分有歸宿感的老一輩們看著報紙, 哼哼兩聲, “外國有什么好的, 以前洋鬼子在咱們國家不把我們當人看了,還大搞租界, 一個個和大爺一樣。好不容易送走了,咱還上趕著去找氣受?咱現在可都當家做主了,”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老話還是不錯的?!?/br> “反正我家孩子以后肯定不能出國,我養的孩子, 可不是給外國人培養的。送他念書干啥啊, 那不也是為了有出息嗎?你有出息跑國外去了,那不是白搭嗎?” “大學生包分配,以后吃商品糧,捧著鐵飯碗, 坐辦公室,還有啥不滿的。聽說國外人可瞧不起在哪,沒準去了外面也坐不上辦公室?!?/br> “坐不坐辦公室的咱也不知道, 就怕去了外面受人欺負了, 也沒個地方講理。人家在我們國家都不平等對待, 去了人家地盤還有什么指望?” 至于年輕人們,也引起了一點思考。 出國對于他們來說,還是很遙遠的, 甚至從來都沒想過的事情。 蘇青玉這篇文章出來之前,倒是也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出國。 出來之后呢,他們倒是開始想象了,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有選擇,到底是會選擇在國內生活,還是在國外生活。 他們發現,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啊。 因為這基本上代表著要拋棄自己在國內的一切了。親人朋友,學業事業。 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從頭開始。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拋棄這一切去國外,有必要嗎?和這文章里說的一樣,建設好了,那也不是咱自己的祖國啊。咱犧牲這么大,辛辛苦苦白跑一趟,結果給別人做嫁衣了。人家這些國家發展好了,回頭可能還要因此瞧不起他們這些華國人。 頂多是吃得好點,喝的好點,可能住的也好點。 可這也不是十分重要。 胃口也就那么大,個頭也就那么高,吃不了幾口rou,也穿不了幾尺布。至于住房,自己都是大學生了,包分配單位了,還怕沒地方???國外也不是白給房子吧,那不都一樣嗎? 與其如此,還不如好好的在國內奮斗,自己多少出一份力。做得好了,單位也會給分房,漲工資,rou票也會多發點。自己吃不完,還可以給家里人吃。 比自己一個人在外漂泊更有意思。 很多大學,都直接把蘇青玉這篇文章登到了自己學校的內刊,讓學生們學習。最好能常常思考,思考自己為什么而讀書。 國家確實給不了你們像國外那樣的好生活,但是國家已經盡量給了能給的了。 經濟這么困難的時候,所有大學,學費全免,而且還能申請補貼,基本上只要有證明就能申請到。 這么大的范圍,這么多都人數,開銷多大啊。 都是勒緊褲腰帶供出來的大學生啊。 因為這些學校的大力宣傳,甭管有沒有起到什么明顯效果,倒是掀起了一股像蘇青玉同學學習的風潮,還未這種精神取了個名字,蘇青玉精神。 蘇青玉聽說之后,從臉到脖子都紅了。 她也就寫了一篇發表自己觀點的文章,感覺也沒寫的多好啊。搞的這么紅火? 她自己覺得,最大的可能還是因為國家要改革開放了,正好這個時機,防止崇洋媚外,所以才會這么大力宣傳的。倒是占了個時機的便宜了。 “青玉,你可真棒啊,咱們經濟學一班走出去,可驕傲了?!?/br> 張娟高興道。 李樂樂道,“何止啊,咱們外語社團也驕傲呢,這可是咱們社長,四舍五入的,咱也沾光了?!?/br> 牛芳道,“那我還是和青玉一個宿舍的呢,我是不是該更驕傲?” “幾人哈哈笑了起來。 蘇青玉油墨道,“我倒是壓力大了,我想著以后自己可要謹言慎行了,要是出一點錯誤,得被多少人盯著啊。然后會指著我道,看,就是那個寫個文章火遍全國的蘇青玉。還學習蘇青玉精神,蘇青玉自己也犯錯呢。這多打臉啊。責任太大了?!?/br> 李樂樂道,“沒事,到時候我們也寫文章,幫著你罵,咱經濟學系的也是可以寫文章罵人的?!?/br> 李慧云見她們聊的開心,小聲道,“蘇青玉,我聽人背后議論你,說……說你自己寫文章不讓崇洋媚外,但是你自己還學外語,還是外語社社長?!?/br> 聽到這話,牛芳就站起來了,“誰說的?我倒是看看什么小人在背后說這種閑話?!?/br> 蘇青玉拉了她,“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思想,咱就算管了別人的嘴,咱也管不到別人的心。不過這倒是給了我靈感了,我們社團可以有個對聯——苦學外國種花技術,爭做華國最好花匠。橫批學外語的花匠?!?/br> 李樂樂他們頓時笑了起來,“不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嗎?” 牛芳道,“不能用這句了,咱們和平時代,和平發展。咱們就是花匠,學技術,種桃花!” 張娟樂呵道,“我們以后都是種花家?!?/br> 李慧三人都看著她們樂呵呵的樣子,有些不解,又有些羨慕。 感覺這種萬事都不放在心里的想法,真好。 倒是以前針對張娟的時候,雖然有一種勝利的喜悅,但是更多的時候是不開心的,看著她就不開心。 其實現在想來,完全沒必要那么做。搞的大家都不開心。 蘇青玉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