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6
及聯系老師,蘇衛國則負責聯系各個隊里宣傳這事兒。 用了兩天時間制定詳細計劃之后,兩人就拿著制定好的人才培養計劃給蘇青玉審批,改了章子,就由通訊員將文件貼在了宣傳欄,以及其他大隊的宣傳欄了。 消息一出來,各個隊里都熱鬧壞了。 其他隊里年輕人一直最羨慕的就是蘇家屯了。 因為蘇家屯好啊,不說補貼蓋房子了,就說那個招工的事兒,大家都羨慕了。 聽說蘇家屯的年輕人每年都有機會參與招工呢,去年就招幾波工人了,而且他們還搞培訓。 好些人為了成為蘇家屯的人,都找了蘇家屯的對象。但是蘇家屯年輕人也就那么多,有些實在太差勁的他們也不可能為了這個就犧牲幸福。 現在蘇家屯終于開放了條件,對外也招人了,大伙可不能不高興。都不用蘇家屯搞正面宣傳了,只要符合條件的,就趕緊掏錢或者背著糧食,去蘇家屯的學校報名,參加培訓班,成為蘇家屯的儲備人才。 響應的隊,李芳之前只準備搞三個班的,愣是搞了五個班。 這事兒還在蘇家屯內部引起了點小浪花。 因為對外隊開放進修班,以后也參與隊里招聘了,這代表著隊里年輕人競爭大了。 家家戶戶還是有沒能進廠子的年輕人呢,都擔心競爭壓力大了,以后機會少。特別是學校里報名的人這么多,當爹媽的壓力就大了。 好在家家戶戶的孩子們都上了進修班的,老師們也給他們講了個道理了。 讓外隊人來干活,對他們只會好,不會壞。這要是人才加入了蘇家屯,單位只會越來越大,以后招聘崗位只會越來越多。這對他們是有好處的。就拿那些知青來說,沒有銷售部的那些知青在前面沖鋒陷陣,油廠也開不了這么大,更別說給隊里人補貼修房子了。所以啊,這是大好事。誰要是害怕,誰就是覺得自己爛泥扶不上墻。還沒比就認輸了。 所以有些不懂這事兒的社員在家里念叨,就被家里年輕人教育了一番了。 蘇衛國也在廣播里面直白的說了,“各位社員同志們,大家也聽說了咱隊里人才培養計劃的事情了。我知道肯定有社員心慌,但是我得說一句,學校都在自家門口,廠也在自家門口了,這樣還比不過外隊的人,你們都別姓蘇了,老祖宗們都丟不起這人!誰要是有意見,就來找我蘇衛國?!?/br> 有些社員就在自家門口和鄰居嘮叨了,“誰敢有意見?外隊的人來干活咋了?人家城里招工也有從農村招工呢,人家咋沒說只要城里人呢?我和你們說,但凡有想法的,那就是連墻都糊不上的泥巴。沒啥用了,這種人要是去了廠里,我才不同意呢?!?/br> “我家娃子在學校都聽老師說了,這是讓外隊的人才來給我們建設蘇家屯的,人家有能力,建設的就好。以后咱才能跟著過好日子?!?/br> “那可不,那些知青娃娃不都是從外隊來的,還有那些老知識分子,叫啥教授的,人家不都從外面來的,看看給咱幫了多大的忙啊。他們教咱們種莊稼,咱地里莊稼今年長的就比去年好多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br> “那可不,我看今年得豐收?!?/br> 說起豐收的事兒,大伙兒心情都好的不得了,樂開了花。 對于這些種了一輩子田地的人來說,廠里招工那事兒只和年輕人有關,他們最主要的希望還是在田地里,莊稼長得好,那就好。 現在隊里給補貼蓋房子,還給修了路,家里年輕人在廠里干活,地里莊稼長的又好,還養了豬,他們還有啥想法? 沒了,再有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蘇家屯忙著搞人才培養的時候,吳教授他們一行人也在京市和其他各地來的知識分子們會面了。 這些人都是從全國各地找來的,各個學科都有,特別是教育界的來了好多人。 吳教授他們還碰到了以前的老同學,私下里就商量起來了,感覺是不是教育要改革了,要不然怎么來了這些搞教育的同志。 來了首都之后,他們也沒參與正式工作,只是被安排在招待所里面休息。等著開會。 和吳教授一起過來的孫教授就偷偷拉著邢教授吳教授商量,是不是得給蘇家屯打電話,或者送個信也成。 他們在蘇家屯待過的人可都知道,蘇家屯還在學習的年輕人是很多的,除了知青,當地的年輕人也都在堅持學習。 這樣一群人,還是希望能參與正式的教育的。 吳教授道,“光送信沒用,要是能弄點學習資料才好呢,之前咱們用的課本太分散了,要是真復習,不好用?!?/br> 邢教授道,“現在咱們剛來,也不知道什么情況,等開了會,能出去轉轉,就去書店找資料?!?/br> 七月底,蘇家屯的水泥路就正式修好了。除了水泥路,還有蘇家屯的新飼料廠。 水泥路灑了水,大家高高興興的將這條路給重新打掃干凈了。 用社員們的話來說,這水泥路簡直就比自己家里的地面還要干凈。 走在這樣的路上,大伙兒心情都不由自主的好,真是感覺日子越來越好 。 說來也奇怪,也就一條路而已,平時往公社去走的也不多,但是它是泥土路和水泥路的時候,這心情就差距很大。 走在上面都覺得有點幸福。 因為天太熱,蘇青玉也沒搞什么大的儀式,只放了個鞭炮,將發展路的牌子重新做了一面,扎在路頭,還在上面綁了一條大紅花。 廠里的貨車和隊里的拖拉機也幫著一條大紅花,帶著隊里的老人,孩子,還有年輕人代表,在這路上緩緩的通過。 蘇奶奶也是老年人代表之一,高興的在吆喝,“一點也不顛,特別舒服,這路可真是好?!?/br> 她旁邊的二奶奶道,“比咱家里還平,咋走都不磕著,好啊,這路可真好!咱這一輩子第一次走這么好的路?!?/br> 后面,還有人上了這水泥路跟著車子后面走,感受著這平坦的大道。 以后甭管下多大雨,都不會一腳泥了。 有社員們指著發展路的路標道,“咱這發展路可真發展了。這名字當初還真取對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八點半見。 第161章 八月二號, 隊里就舉行了期待已久的測試活動。 這次老師們都是有針對性的出題的。有些難度。 按照老師們的說法, 盡量的把知識點都多考一些, 對以后總會有幫助的。 在蘇青玉的安排下, 學校也很重視。 完全按照高考的模式進行的。發了準考證號碼,作為也都是分開的。監考老師也是由隊里的干部們, 以及一些自覺考不上,沒有參加考試的知識分子擔任的??荚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