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9
是稀奇。白給老百姓送錢了?!?/br> 蘇青玉笑道,“咱集體廠子本身也不是為了賺錢,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求,讓他們過幸福生活?!?/br> 孫書記覺得有道理,這年輕人思想覺悟高啊,“就是要這樣,賺錢什么的都是其次的,那是資本家干的事情,咱走集體的,就是要以老百姓為主。但是也不能搞浮夸,該咋樣就咋樣?!?/br> 蘇青玉忙不迭的點頭,“是的,我們也是量力而行?!?/br> 這會兒孫書記已經徹底改變自己對蘇青玉的印象了,覺得這個同志雖然很年輕,但是也很優秀。 思想也很成熟很積極向上。他又問了一些蘇青玉關于隊里的工作安排。 這些事情蘇青玉都是計劃的清清楚楚的,啥都能說上來。 說了明年的種植任務,明年農用機械的增加數量,還有關于建廠,招工安排,還要給隊里安排衛生所之類的。全都有清晰的安排。 邊說還邊指著那些未來要建設的方向,告訴他們大隊的規劃。 孫書記聽的津津有味,他對著何書記和朱社長點點頭。 這下子朱社長和何書記都松了口氣。 一行人又挑了家房子比較破舊的人家去慰問。也沒空著手,都是拎了東西來的。 家里的老人一看蘇青玉來了,十分熱情,讓她進屋里暖暖。 蘇青玉笑道,“九奶,這是縣里的領導和公社領導來關心你們的生活啦?!?/br> 崔九奶一聽就激動了,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這,這哪里需要關心啊,咱現在日子過的好,不用擔心啦?!?/br> 崔九奶是個寡婦,家里兒子走的早,媳婦就改嫁了,就留下一個孫女,好不容易拉扯長大的。 本來一直擔心以后孫女不好嫁人,嫁人之后她成孤寡老人了,家里要絕戶了。但是這次隊里搞出了建房補貼的事兒之后,這問題就給解決了。蘇家屯的女娃子成香餑餑了。連崔九奶家這樣的人家也好找親家。 她孫女說了個別的大隊的小伙子,人家愿意來這邊生產隊生活。小伙子家拿個六十塊,崔九奶拿出存了多年的八十多塊錢,兩家合在一起修房子,加上隊里的補貼,能修個小兩間的房子了。這樣老人和孫女還能住一起,孫女也不用嫁出去了,還能住新房。這不小兩口都去上進修班去了,就指著參加招工呢。 這日子過的有盼頭了。 老人家年紀大了,也沒那么講究,拉著領導的手就說現在日子好,感謝黨,感謝領導,“咱過的好,隊里補貼修房子,女娃子都有份,咱家不用當絕戶頭了?!?/br> 她說的自己都激動哭了。 孫書記忙扶著老人,“老鄉親,讓你們過得好,是組織最大的心愿?!?/br> “是真好,咱大隊過的都好,咱大隊干部干的好,青玉,青玉也好,她特別好。領導們可要信任青玉啊?!?/br> 孫書記笑著道,“你們說她好,那她就好?!?/br>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十點見。 第117章 從九奶家出來, 孫書記又去了幾乎人家, 基本上都是說大隊干的好, 說蘇青玉好的。說今年干活沒那么累, 但是收入還高了。 就眼睜睜的看著日子過的越來越好了。雖說沒一下子大富大貴,可讓人看著希望了, 能夠堅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對明年的生活也更有信心和期望。 走訪了幾家之后,孫書記心里,蘇青玉這個印象更上了一個臺階了。 之前可真是他想的太早了,這個通知當大隊書記,不是公社瞎搞,是真的民心所向啊。 孫書記當了這么多年的干部, 也是從基層走出來的, 做的好的干部也見過很多,但是能這么讓社員們擁護的夸獎的,也是很難得的。 因為讓社員吃飽穿暖,那是當干部應該做的事情。 也是社員們通過自己勞動換來的回報。 社員們會感激黨, 感激祖國,但是對干部就沒那么大的感激了。 除非這個干部真的讓他們過的很有幸福感,過的比以前好太多了, 他們才會有這種想法。 他打量了一下蘇家屯, 看到了蘇家屯堆的磚塊, 從剛剛走訪的過程里面,他也知道了蘇家屯補貼蓋房的事情了。 這也是他第一次聽說啊。 “青玉同志和衛國同志都干的不錯啊?!?/br> 孫書記夸獎道。 蘇衛國抓了抓脖子,“都是青玉帶領好?!?/br> 蘇青玉道, “主要是大家支持工作,社員們也很努力。咱隊里路都是他們主動義務修的。因為大家都努力,所以才能有現在這樣?!?/br> 孫書記這會兒心情已經被之前的社員們帶動起來了,心里有些激動,也特別想給蘇家屯做點事情,“蘇家屯搞發展有遇到困難的地方,紅旗公社要大力支持?!?/br> 何書記和朱社長都笑著點頭應了?!皩τ谀7洞箨?,我們都是很支持的?!?/br> 蘇青玉聽到領導說這話,心里咯噔一下就動了。 她好歹是在干部家里長大的,太了解干部們的心態了。不說全部,但是應該也算是普遍現象吧。 領導眼界看的都是全部的地方,不可能時時刻刻的盯著一個地方,給好處,給支持。 他可能這一會兒情緒帶動起來了,就鼓勵一下,但是等回去后,看著整個管轄區域之內的情況,他又要照顧別的地方了。 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啊。必須厚著臉皮要點東西。畢竟過了這村沒這店了。反正就算不要,領導沒準過幾天也把他們忘一邊去了。 當然,這個度得想好,特別是不能提錢??恐h里的錢去帶社員發家致富,那就不好看了。 最好是縣里不用出大力氣,順手能辦的,又能給隊里解決大問題的事兒。 她笑著低了下頭,看到了領導們腳上的鞋子。上面濕漉漉的,還糊了泥巴。 蘇青玉笑道,“咱隊里也不好給公社給縣里添麻煩。我們也是想靠自己,走出一條可以復制的路,以后大家都能越來越好?!?/br> 領導們都滿意的笑,覺得這基層干部就是有覺悟。 “這要說唯一的,那就是路不好走。這次下雪天,領導們也看到了,這路上車子都出不去。要么一腳的泥巴,要么一腳的雪。要是能弄些碎石子修修路,可就能給隊里解決大問題了?!?/br> 孫書記道,“這個路,確實不好走。這要是下雨大了,輪胎得陷到泥坑里去?!?/br> 蘇青玉道,“是啊,咱開春了還要開始用貨車了,就怕遇著這情況。本來也是想慢慢解決的,可剛剛領導一說那話,我這就忍不住提了?!?/br> 孫書記想了想,在下面東風公社有個采石場啊。 辦了好些年了,縣里之前修路什么的,都是從那邊拉的石頭子。也要不來多少錢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