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2
了。一□□回去,全都得掏空了。 雖然rou疼,可蘇青玉也只能咬牙了。 能買到就不錯了,不挑。先拿回去讓大伙兒看看這些機器的好處,以后有錢了也能再添置。 這購買的可是不是簡單的產品,而是生產力。有了生產力,就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蘇青玉提出實驗機器,看看能不能用。 “喲,這同志還不信任我們的產品?” 機械廠副廠長笑了一下,立馬讓技術員來開動這些機器。 廠里生產這種機器,那都是又實驗的地方的,幾名技術員依次演練。 說實話,蘇青玉真是看不中這速度,她見過未來的農用機械,那才是一個人能種幾十畝土地的神器啊。 不過總比人力要好。 一臺機器至少能解放幾個人力了。 特別是犁田用的大鐵犁。到時候用拖拉機一拉,在這個時代算的上是開荒神器了。 不過這鐵犁她沒準備要,拿著筆簡單的畫了下來,準備回去讓縣里機械廠幫著做,更便宜。 反正這個是最沒技術含量的。 至于其他的,就挑了一臺脫粒機,一臺播種機,一臺收割機。 其中收割機最貴。就這一臺就花了七百。 三臺加起來花了一千七左右。 這機械也不用蘇青玉他們自己來拿,朱副廠長拍著心口保證幫著聯系順路的車子直接送縣里去。 “爸,你這思想覺悟沒的說的!” 朱琳高興道。 “那還不是為了你?”朱副廠長點了她的腦袋。 看著這么一幕,蘇青玉突然有些羨慕。想著自己的親生爸媽,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否有他們。 即便有,也不再是她的爸爸mama了。 不過總有一天,她還是要回去那個地方去的,那個曾經養育她的地方。如果有他們,至少改變他們的命運。 辦完事兒之后,蘇青玉就讓朱琳和朱副廠長回去了。自己去海城農業局那邊去了解目前有的農作物品種。 對于蘇家屯種什么,她心里已經有底,就是種子不好弄。 作者有話要說: 碼字的速度永遠跑不過時間,永遠在遲到的我。么么噠,明天見。 第77章 蘇家屯的地理位置很尷尬, 北方和中部地區交界, 地形不如北方平原地區那樣平坦, 土壤也不算肥沃。氣溫還不如南方那樣溫暖。 這些年種稻子種麥子, 產量都不高。而且土地利用率也不合理。旱地一年才三熟。要不是因為這些年來國家水利工程做的好,而且不斷培育新的糧食品種, 只怕蘇家屯的社員們連吃飯問題都沒法滿足。 即便是現在也僅僅是不挨餓而已,連口rou都吃不上。 考慮到這個時代的特殊性,市場需求,以及保鮮運輸,蘇青玉將蔬菜類和藥物類的農作物全都排除了。老老實實的決定種植和衣食住行有關的。 最后選了油料作物作為蘇家屯目前主要經濟作物。 使用套種模式來增加土地的利用率。 玉米套種黃豆,黃豆套種油菜。這樣旱地就能一年三熟了。玉米暫時沒那技術榨油, 但是玉米棒子磨碎了能喂豬, 玉米??梢宰鳛槭澄?,黃豆和油菜則用來榨油,作為隊里的主要經濟作物。 蘇青玉想著,甚至連以后蘇家屯的榨油廠開在哪里都想好了。 當然, 前提是能弄到好的種子。 別看都是一些常見的農作物,可是同樣的農作物也有不同的種子。 蘇青玉之前也了解過農作物研發方面的流程。知道國家一直在培育新的品種,每個時期的產量和質量都是不一樣的。光是豆子的品種就有好多研發批次了。最新的品種都是要在一些基地種植一些年, 才會推廣。像蘇家屯大隊所在的寧安縣小縣城, 肯定是沒有這種最新培育的種子的。 蘇家屯那地方, 如果種植以前的種子,那優勢不是很大。就算種田,那也要與時俱進, 一直種植最新的,最優質的品種,才能夠脫穎而出。 這次要是不能在海城弄到種子,她也準備回隊里去翻翻自己的小本本,看看哪些同志又能為農村建設做貢獻了。 海城雖然大,好在蘇青玉在這邊長大,每一條路都還有些記憶。坐著公交車順順利利的到了農業局。 海城農業局是是個兩層樓帶小院子的單位。 門口還有守門的大爺。 她身上帶著證明,老大爺看了證明就開始盤問了,“你是海城下鄉知青?“ 蘇青玉點頭,“是啊?!?/br> 大爺又謹慎問道,“你家住哪里的?” “就在西區政府大院里面。我爸叫蘇軍強,是海城西區武裝部后勤處主任,我媽是海城文工團的舞蹈老師?!?/br> “喲,還是干部子女呢?!崩洗鬆斣尞惖??!凹依锞蜎]給你弄回城?“ 蘇青玉笑著道,“主席同志說讓咱在農村建設,咱就好好建設,做點成績出來,不想回城?!?/br> 老大爺笑著道,“是個好同志?!?/br> 見證明資料都有,來歷也說得清楚,老大爺也沒為難她。讓她進去辦事兒。 蘇青玉倒是沒著急進去,將袋子里的糕點拿出來了,“我們那邊的特產,這次辦事準備帶回來給大伙兒嘗嘗。大爺你也嘗嘗?!?/br> 東西雖然不貴重,可是一片心意。 大爺笑瞇了眼,接過來放兜里。又多嘴問了一句,“你過來辦啥事???” “這還不是前些天我們公社干部知道海城農業局有新品種了,還登報了。知道我是海城人,就想讓我過來問問是什么種子。農民同志們對這些最有興趣了,就是消息不靈通,生怕聽錯了。不過我倒是挺有信心的,咱海城農業局可不一般?!?/br> 守門的老大爺笑了,“你說的是稻子還是麥子啊,咱這邊最近研發新品種提供挺多的,海城畢竟是大地兒,那和其他農業局不一樣。年年都要搞新品種。搞出來就找地兒試種,種好了就推行?!闭Z氣里都是nongnong的驕傲。 她笑了笑,“大爺,您懂的可真多?!?/br> “也沒什么,這不看看報紙多,又離這地兒近嗎?” 蘇青玉慚愧道,“咱也想看報紙,就沒機會。這次來的著急,想買之前的農業報,都買不到?!?/br> 這也是實話,現在買也買不到之前的報紙了。 老大爺一聽,就從抽屜里抽出一疊報紙,都是農業報。 “準備拿回去糊墻的,你用得著就拿去看,下鄉的孩子也不容易啊?!?/br> 蘇青玉頓時驚喜不已。她本來也就想簡單的套點消息,免得待會兒進去之后,真的兩眼一抹黑。沒想到還能弄到這些報紙。 對于別人來說是過期報紙,對于她來說,那可是很寶貴信息資源。 她雙手接過來,“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