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1
論家比喻為獵人。 那么,毫無疑問,薩米一直是鮑比漢克最為喜愛的獵物。 從薩米出道以來,這家伙就在一直不停地找茬,反復從各個角度苛刻地去批評他的作品。 更可氣的是,他的言論很多時候并非毫無道理。 而這一次也一樣。 他在評論電影時,直接提出了很多的問題:[既然結尾還是靠男主老套地爆種拯救世界,那非人類根本也沒起到什么作用,他們之前有必要占據那么多的戲份嗎?既然女主最后也沒能順理地從貓變人,開頭拍了半天從人變貓做什么?女巫到底是干什么來的?男主成長路線NPC嗎?既然不是愛情,她追著男主做什么?吃飽了撐的嗎?] 然后,又詳詳細細地羅列了電影中的一堆多余沒用的劇情后…… 鮑比漢克下了一個結論:[薩米缺乏完整講故事的能力,拍了一堆挺熱鬧的玩意兒,但和影片劇情內容毫無關系,跑題跑到十萬八千里,只看到經費浪費地燃燒,卻沒看到意義何在。] 根本不是! 是因為不花錢才亂用的。 當然,這一點兒是不能隨便說的。 所以,在記者們后來采訪,詳細地轉述了這些問題,并向他尋求答案的時候…… 薩米一方面懶得解釋,另一方面也是不想編太多謊言。 于是,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忘記了我拍都拍完了?!?/br> 極其不負責任。 除了之前扯得那一堆不明所以的話外,他好像一點兒也不在乎自己的作品(電影)被人批評,絲毫沒有站出來好好解釋的意思,以至于想幫他說話的影迷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爭論!爭論!有爭才有論。 可每次都是這樣,影評人單方面地寫了一堆,某位超有個性的導演回回沉默得像是路人,不,是比路人還路人,實在是太氣人了。 所以,在采訪事件結束后,很多記者絞盡腦汁地寫稿子,試圖從各個角度去解讀那一句‘我不知道我忘記了我拍都拍完了’。 有的記者認為是‘薩米導演認為自己的影片很完美,不需要和人解釋’;有的記者說‘薩米格里芬承認此次影片滑鐵盧,閉口不言影片的事情’;還有的記者直接寫‘薩米導演大概得了健忘癥’。 但不管怎么解讀,他們在文章的末尾都不約而同地將薩米稱為‘好萊塢新一代的怪才導演’。 然而私底下,他們卻在網絡中發表‘和薩米格里芬交流太困難了,他好像和我根本不在同一個世界里’的抱怨言論。 這一言論得到無數人的點贊。 薩米隨身自帶防火墻,屏蔽一切,又有著自成體系的獨特邏輯,百毒不侵。 “人一出名就容易自視過高?!?/br> 他閑著沒事干的時候,還這么和邁奇說:“自視過高就會導致這些人有一種‘全世界人都在關注我’的錯覺,每次出門前呼后擁的,但凡做點兒什么事都要鄭重其事地對外解釋一下,好像真有人想聽一樣(影迷:喂,我們明明是很想聽的,創作理念,創作靈感,為什么這么拍……)。我可不想成這樣裝模作樣的人,隨人們怎么說去吧!我只是個普通的導演,喜歡上一頭龍,該干什么干什么,安安分分地過日子?!?/br> 邁奇一句沒聽懂。 但他聽懂了‘喜歡上一頭龍’,頓時心潮澎湃,恨不得化作原型,一個大鵬展翅、螺旋上天! 然后,薩米問了一句:“你要不要陪我回家過圣誕節?” 邁奇的臉一下子紅了:“是,是要去見你的……不,我們的爸爸mama嗎?” 我們的爸爸mama? 這龍也太自來熟了吧? 薩米面無表情地望著他:“不是?!?/br> “那,那是做什么?”邁奇結結巴巴地繼續問。 薩米一本正經地說:“是舉行一個儀式?!?/br> “儀式?”邁奇龍好奇地重復著:“你們人類的儀式嗎?會不會很莊重,我方便旁觀嗎?” “當然,你必須在場。因為你也是這場儀式的主角?!?/br> “什么?我必須在場的儀式?呃,莫非……薩,薩米,婚禮的話,我還沒成年……” “你想什么呢?當然不是啦,是屠龍勇士的繼承儀式。只有抓到一頭龍當做祭品,才能真正繼承勇士之名?!?/br> “??!薩……薩米??!” “騙你的?!?/br> 雖然被很多人批評,可的電影票房挺好的。 哪怕無數專業人士嫌棄它嫌棄的不行,可觀眾們都看得挺開心。 在閑暇的時間里,絕大部分人在走進電影院挑來挑去后,都會選擇買的票。 理由是多種多樣的,什么看特效就很值了、男主角越看越帥、白貓萌得人心肝疼、一段一段的劇情也很好玩,看得人很滿足…… 尤其是電影原著的書粉們,在電影開拍時,他們是抗議最兇的。 萬萬沒想到,等到電影放映結束,卻齊齊發出了真香的感嘆。 從劇情上來說,這部電影中的劇情并不是驅魔師那一系列中的任何一本。 但實際上,電影并沒有脫離過原著。 改編電影遭到原著黨的抵制,往往是擔心原著被改得面目全非。 可有時候,成功的改編卻不一定非要和原劇情一摸一樣。 如果說得比較玄一點兒,這部影片在精神上和原著是一脈相承的。 那是一種滲透在字里行間的叛逆,不信命,也不信神,自己的路自己走。 所以,原著中,男主角阿爾比奧尼就是一個鐵頭娃。 一路走來,他是懟完惡鬼懟惡魔,懟完惡魔懟妖精,懟完妖精又開始懟天使……明明打扮得斯斯文文,好像挺有紳士風度,樣子也是很好說話的樣子,可骨子里非常桀驁。 毫無疑問。 影片原封不動地復制了男主角的性格,他的傲慢、他的自負、他的膽大妄為,以及,哪怕對神明也缺乏的尊重之心,全都被展現得淋漓盡致,無比貼合原著。 除此以外,后續劇情那些被專業人士稱為冗長的部分,什么天堂和地獄爭斗一類,對原著讀者來說,也是非常友好的。 賽琳娜女士在好幾部中提到過,惡魔們喜歡去人間挑事,天使們更喜歡宅在天堂。但前者固然是罪大惡極,后者卻一樣讓人討厭。 因為天使們都閑著沒事干,只好去觀察人間。 于是,在驅魔師阿爾比奧尼艱難對抗邪惡的時候,他們喝茶吃點心,順便評價一下‘人類戰斗力好廢,這么半天都打不死一個小惡鬼’‘哎呀,這個人類吐血了,要死了嗎?生命真脆弱啊’。 不幫忙還瞎感嘆! 讀者們每每看到這里都氣得要死。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