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0
心里便開始各種滋味涌上心頭了。 據說三天暗自掉了兩回眼淚, 私下里喝了幾杯悶酒,就一人坐在閨女屋里自己在那叨咕半宿。 大妞是個存在感挺不強的孩子, 可這孩子走了,就在他心里掰出一塊rou。 嫁閨女就是面皮子喜,心里就不用說了, 想女婿如自己一般,讓她,容她, 疼她……可是不能啊。 誰家日子沒點難處呢? 院子里熱熱鬧鬧的,余家正廳開了一席大桌,除了因鄭太后的死不能來的鄭阿蠻,還有陳大勝,那該來的都來了。 常連芳坐下就找人,看了一圈問孟萬全:“哥,大勝哥咋沒來?” 孟萬全嘿嘿笑笑,側身在他耳朵邊上嘀咕:“那就是個干親親戚,也是個親戚,那頭老郡王爺的意思,幫忙可以,酒桌子就不必上了,這世上什么牙疼人都有,如今顧不得,往后閑了看你不順眼了,他們就有的是辦法惡心你?!?/br> 常連芳想想,點頭:“那倒是,我一會兒過去看他……” 這話沒說完,身邊忽伸過一條胳膊,摟住常連芳的肩膀低聲問:“聽說,你這婚事也不遠了?” 常連芳好稀罕的看人:“呦,你丈母娘消息靈通??!” 啥時候老刀們也開始墮入凡塵,管人間的事情了? 童金臺“摸”“摸”下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自己丈人家近兩年因他在外走動多,這還是他建議的。 他可不怕老丈人家打著他的旗號在外面四處交際,主要是老張家上下三代閑人多,人品他是考驗過的,尤其是第三代,又一口一個姑父喊著,難不成孩子們因是前朝舊臣后人,就沒了前程? 自己丈人家把自己當兒子,那孩子們就是自己晚輩兒,再說了,婉如一年一年生著,等到自己的孩子大了,張家第三代都長成了,這親親骨血里的姑表親戚,靠的住的。 他現在看孩子越親,想法就與從前不同。 用茜兒嫂子的話,那么多實實在在的好親戚不提啦,還指望跟外人慢慢相交,再花十幾年考驗人品,才能托付事情?那不是傻么? 張家幾代人都是飽讀詩書的,他這個做姑父的輕輕拉巴一下又怎么了?好比這孩子有出息,有人管著關照著,少走多少彎路?一年能辦完的事情,又何必花費十年去。 像管四兒他爹國子學做先生,那自己悄悄照顧兩個親戚孩子進去附學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孩子進去未必能科舉出來,興許以后走的是薦舉,也許是跟壽田一樣熬資歷,那玩耍的朋友也不一樣啊。 都有家有口的,該是一代關照一代的。 就像因為常連芳認識了鄭阿蠻,認識了李敬圭,還有小七跟小六爺,咱也不圖人家什么好處,就心里誠懇換個誠懇朋友。 阿蠻最近心情不好,老刀們也覺著憋屈,還悄悄去鄭太后陵那邊看了看,哪怕就是說閑話,那也是親密朋友才會跟他一起看墳地呢。 阿蠻圈子好,他在那邊就過的滋潤,今兒小花兒去陪伴幾天,后兒二典看天氣不好了就送點東西,陳大勝也常讓人送些莊子出產過去…… 這都是以心換心,人家鄭阿蠻人做到了,遇到難處就有朋友。 聽到常連芳嘲笑自己,童金臺就輕笑:“我丈母娘把你當成自己人,才注意這些閑事兒,你看旁人家事兒我們老太太稀不稀罕打聽?咋了,你這親親的侯爺家小姐就要進門了,還不許做朋友的替你高興高興……” 常連芳立刻捂住童金臺的嘴,從牙縫里憋出幾個字兒說:“剛定下的事兒,還不穩當呢,你可~別外面瞎說,早呢,好歹等阿蠻出孝,你懂吧?” 他說起阿蠻,坐在那頭的胡有貴便嘿嘿笑了起來:“人家能燕京了,前幾日我宮里去尋老柳,你們知道么,我看到阿蠻提著個大盒兒往里溜達,我問他干啥去,你們知道他咋說?” 余壽田站在一邊給叔叔伯伯們執壺,他的那些兄弟坐院里的席面,也不敢叫他,就是站在門口偶爾路過對他使眼“色”。 這是想看他叔叔伯伯們這次練兵,帶回來的幾匹馬呢,那幾匹馬就是燕京王爺家都沒有的好貨“色”,六駿馬場最好的馬王也就是這樣了。 爹說,明年若是配好了下了崽,就給他一匹。 然而他不也敢動,這時候敢跟那幫混蛋出去,幾個小叔叔直接大鞭子抽他,用他七叔的話說,那些都是什么人?斗雞走狗耍錢兒,他是要給jiejiemeimei還有娘親頂門戶的。 哎,也是那些混蛋不爭氣,三不五時在就慶豐城里闖禍,總有慶豐府衙來人尋到兵部巷告狀去,一個個都多大了?趕緊找個衙門混著,月月錢兒落袋子得多得勁???咋恁想不開呢? 這孩子活干的利索,然而倒到五叔面前,就聽他五叔說:“人阿蠻提著一盒護國寺的點心跟我說,小媳“婦”在宮里吃不好,總哭,他看媳“婦”兒去~!” 余壽田忍俊不住,就把酒倒歪了。 大家一起笑了起來,崔二典就拍著他的肩膀,接過他的酒壺指指外面:“得了,早就坐不住了吧?玩去吧!那啥,嘴巴收緊點兒?!?/br> 余壽田笑著搖頭,并不想出去。 他在家聽到的,看到的,接觸到的事情,跟六部巷朋友們的是不一樣的。 剛進城那會他還是希望交朋友的,可是現在不這樣想了,他想早入金吾衛,想繼承爹那把刀。 他也想款款的坐在凳子上,一臉忍耐煩躁的樣子對小伙伴說,哎呀,心累??!兵部的劉大人不洗澡,每次看打他板子都膈應,里褲上爬著好幾個大虱子,腳臭成那樣兒,他媳“婦”啃他的時候也不惡心么? 聽聽,這話多上等啊。 正熱鬧間,余清官就從外面帶回來新女婿牛助進來了。 老丈人要把自己的關系介紹給女婿,讓大家都認認臉,以后好照顧起來,這小伙子模樣中等,難得是眉眼帶笑,是個喜滋滋的年輕人。 能不高興么!媳“婦”帶了極好的嫁妝,二百畝上田,一處臨街的鋪面,雜七雜八實實在在三十六臺,還有一萬貫壓箱銀子過去,他就嚇傻了。 這是個機靈孩子,并不敢招惹是非,當天就打發了念嫁妝的先生,箱子都不敢給開的就讓人抬屋里了。 自己知道自己家的事兒,嫂子們人不壞,可是就怕“露”財入了小眼兒,再說了丈人爹是個剛發起的官兒,也別給丈人爹找麻煩。 他是想的周全,誰能想到,正拜天地呢,宮里蕭貴妃派人送來一對玉簪,他一根,娘子一根。 這就是天大的體面了,就是屋里那些嫁妝一點兒沒有也足夠了。 這孩子娶對了媳“婦”兒,心里如意的不成,誰敬酒都很實誠的陪,這一圈桌子下來,已經晃悠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