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8
跟他五哥就入了仕途。 越是大妞這樣的半桶水都沒有的,那越不能送她去坑別人家,她是個沒主意隨大流的,那牛助有主意,也算。 牛家還有個最大的好處……雖旁人說凡舉父母想把家支應好,就得一碗水端平,而啥也不管的,其實那也不錯。 真的,那位牛經歷就是個背景,沒啥能力也沒啥野心,老天爺看他不夠倒霉,就賜給他個能生的媳“婦”兒,給他生了六個兒子,三閨女,其中兩對雙胞胎,最可怕的是~還全養活大了! 一個不貪污的七品芝麻能做啥?能把九個孩子團攏飽了,不受凍挨餓,就是好爹了。 索“性”這老兩口是啥也不管了,就見人頭一家三十貫,要房沒有,成人就分家,你自己出門找碗飯吃,反正家無余糧,反正到老了你們也不能不孝順父母,對吧? 牛家第二代,一二三四五六,那都是打小跟父親讀書到十四五歲,就趕出去自己出去熬出身的。 牛經歷人家就是科舉入仕,他能教了孩子們,又因科舉離著燕京近,家就住慶豐府,那就成本很低,牛助上面五個哥哥,有倆前朝秀才,一個童生,還都靠著自己各自成家了。 這年頭讀書種子沒法大富大貴那也餓不死呢。 董氏頭年出街,偶爾在鋪子里遇到了牛助他娘,山氏。 人家就姓山,這姓牛的跟姓山的在一起,牛就堆了一山坡。 都是前朝舊臣,認識,山氏就喜滋滋的跟董氏說,小六子在泉前街買了塊空地,正巧起屋子呢,如此董氏才動了心思。 董氏心目當中的門當戶對是這樣的, 余家農,牛家窮。牛家孩子多,余家不計較。 牛家坐地虎,佘家過江龍。牛六自成戶,余家住對戶,哦,還有兄弟分了親,多了擰成一條筋……咳,大概就是這樣吧。 除了這些,余壽田還說了句,牛助哥人不錯,誰跟他相處心里都舒服,反正混燕京就缺條腿兒,混慶豐那是沒問題。 這就不錯了,誰還指望他飛黃騰達不成? 如此董氏做媒,兩相一見面就如意婚姻了。 這不是余清官也回來了,國孝也過了,牛助對街那一院八間的小宅子也收拾出來了,那就定日子吧。 這是親衛巷第三代頭一個成婚的晚輩兒,從老太太到下面,那還都提著一股子心勁兒,預備給辦的體體面面,熱熱鬧鬧的。 余清官可沒半點舍不得,在他的眼里,閨女大了,我就是再疼她,耽誤了孩子那就是罪過。 如此又是一番忙“亂”,這一大早的,老太太從老宅出來,喊了家門口的江老太太,這倆老太太一人拿著一個拐,也不多帶人,就溜溜達達的往余家走。 年紀大了么,每天作啥?就是四處看熱鬧傳閑話唄,那婚事在三天后,這家里正在給大妞收拾嫁妝呢。 倆老太太手拉手進了余家宅院,一進院子就看到余家老太太坐在院子里滿面憤恨。 這三位都是鍋邊煮粥的交情,誰也知道誰是個什么人,陳家老太太摳被七茜兒治好了,已經升級到嘲笑別人摳唆的老太太了。 余家老太太施粥那段時間,她家都不開晚夕飯,就等著救濟那口熱乎的次,對了,尼師們腌的咸菜她也沒少拿。 虧壽田懂事,每次她前面拿,人家孩子跟在屁股后加倍還回去。 看余家老太太憤恨,老太太就指著她譏諷:“呀,這是誰家傻閨女?這么大的陽兒老爺照著,可不敢把你家門口的土坷垃丟了,快看好!夜里你也不敢睡,哈!” 也虧她好意思嘲笑旁人摳唆。這余家老太太比這倆低一輩兒,要喊她倆嬸子。 院子里,牛家昨兒送的聘禮擺了半院,慶豐這邊的規矩很大,窮有窮聘,富有富給,這院子里就是一套中不溜的聘,錢給送了六十貫,喜餅六擔,各“色”糧食六擔,果子六擔,大雁一對,鹿皮一張,美酒首飾布匹茶葉不多,也各有一擔…… 總而言之那牛助傾盡全力娶媳“婦”,該有的都有,禮理不虧。 然而這院子里的東西,在慶豐府中等人家也算作一般。 可院子里這三老太太是什么人? 余家老老太太,一只羊換的,陳家老太太,羊都沒有,就幾百錢錢換的,江太后,這就是個買來的妾。 三書六禮這幾位都沒見過。 跟著的奴婢手腳利落,立刻搬來了座椅,請兩位老太太坐下。這三位便看著大漆裹紅綢子的滿院兒喜擔兒,發出內心里涌上來的羨慕。 江太后:“真好啊,紅丟丟一片?!?/br> 陳家老太太:“這大妞嫁到富貴窩了,這一輩子吃不完了?!?/br> 她們不這樣說還好,這樣一說,余家老太太就心如刀割,滿眼是淚的低聲跟她們嘮叨:“老嬸子呦,你們是知道我的,最講理了我……就沒有這樣的,我都說了,就是來慶豐也按照咱老家的規矩走,可滿院子喘氣兒的,就沒一個聽我的……” 江太后心里住著棉花堆,立刻拿出帕子給她擦眼淚道:“怎么話說的?這把大侄媳“婦”氣成這樣了,你把清官喊出來,我替你教訓他!” 余家老太太撇嘴:“他才不聽我的,他……” 江老太太太知道她是個什么東西了,就“插”話道:“老jiejie你別罵清官,你先問問她老家的規矩是個啥?” 江太后點頭:“對呀,對呀,你老家,是個啥規矩???” 余家老太太唰就站起來,理直氣壯的對著后院喊:“沒得離了老家不守規矩了,你回老家打聽打聽,就沒有這個道理!娘家養活一場就算了??!誰家聘禮不是留一半在娘家??!???!” 這話說完,她整個人都不對了,滿面是淚的對江太后道:“老嬸子,真不是我挑理,大妞那孩子我算是白養她了,我就說呢,這么多東西呢,這么多東西呢!喊她給他弟弟留點,他弟弟也不小了……咱家又不是賣閨女的對吧?這,這咋就不行了呢?人家一聲不吭,那是一句跌底兒的話都不給我啊……” 陳家老太太覺著大侄子媳“婦”這話沒錯啊,江太后就嚇到了,啥叫留一半?你也好意思留一半?就這么點你還好意思扣? 余家老太太一肚子憋屈,就開始把不會過日子的輪番罵,這剛數落完余清官,正要罵半聾子媳“婦”兒,那院門口便有人說道:“老嬸子呦,您可甭哭了……什么時候了,數您折騰,您也不累啊?!?/br> 敢這么說話的,也沒旁人了。 七茜兒一手抱著一個孩子快步進院,看到自己家倆老太太,她也不客氣,就一家發一個崽子道:“祖宗們,咱有功夫抓自己家的崽兒,老嬸子家的事兒,咱不摻和成不成?” 老太太跟孫子好的很,都喜滋滋的接過孩子笑問:“你這孩子說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