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9
帝楊藻心中萬丈豪情升起,仿佛自己義弟又在身前般,他站起,拍拍陳大勝肩膀,如從前送心愛的戰將遠去那般,他給他們一個個整理馬具,檢查馬掌,檢查包袱里的軟甲…… 說再多的話也總是要分別的,吉時已到,佘青嶺親舉長香主祭,他帶著眾人拜四方神靈,請求他們庇佑大梁,千秋萬代…… 這一行戰將終于上馬揚鞭,過慶豐城口時,一老丐忽攔在馬前欲言又止。 陳大勝俯身,便聽到辛伯在他耳邊低語:“義士千萬保重身體,千萬千萬活著回來啊?!?/br> 陳大勝眨眼愕然。 辛伯卻道:“義士,您那媳“婦”若守寡,定大怒,她大怒不要緊,這天下卻要“亂”了,這天下“亂”了必要有人與你媳“婦”作對,這作對不要緊,到時候就怕血流成河,無人能攔住她了……” 陳大勝回頭看看弟兄們,一時間也不知說點什么好,他從口袋里“摸”出一塊碎銀子塞入辛伯手里,拉下斗笠,與他作別。 馬過長街,七茜兒今日也不知道怎么了,竟約了一眾婆娘來街市里走走。 童金臺他閨女伸著胖手,撈住一處貨架上的桃木劍木刀不撒手。 張婉如就笑道:“娘的乖囡,你是個姑娘啊,可別跟你爹學這些東西,明日你大了,娘就教你讀書書,繡花花……” 話說一半,身軀便被七茜兒一扯,一隊鏢師跨馬與這一群生活安康,滿眼幸福的女子交錯而過…… 第127章 第127章永安四年三月末,…… 永安四年三月末, 周繼宗帶著他哥周繼業的尸骨回到泉后街,泉后街老陶家便一個月內先急辦兩場喜事,接著又是兩場喪事。 自打左梁關被破,老陶太太便魂不守舍帶著一家子的女眷,將附近所有的廟宇拜了一個遍。 開始她沉得住氣, 就是再擔心也沒有在外“露”出一絲半點的不妥當, 只三月初那會不知道哪邊的消息里說, 左梁關守軍無一存活,她便倒了。 孟萬全過去看了一眼, 回來讓盧氏送了五十貫錢去,說老陶太太可憐了, 現在每天吃的吊命“藥”就得四五貫,這還是成先生是個看“藥”庫的, 她家吃“藥”價格不貴呢。 轉日盧氏到七茜兒那邊坐,又說, 老陶太太心里郁結已久, 已經成了難以紓解的苦疾,再加上此次坦人襲擊邊關, 見天都是哪兒哪兒死了多少人的消息,想著兒子回不來了,老陶太太萬念俱灰終于是撐不住了。 從前七茜兒心里是恨著老陶太太的, 皆因這個老太太為了家族四處算計人,后又與喬氏勾搭成狼狽,用喬氏從陳家盤剝的銀錢給陶家那個孫子鋪路。 現在么, 現在她不計較了,什么都不計較! 要為遠行的,肚子里的積德,她甚至還給送了三十貫錢去,畢竟也不能超過老太太不是。 老太太跟老陶太太一起逃難,互相扶持掙扎了好些年呢,甭看嘴上看不上人家,人家一倒下,她便很難得的將自己私庫里的好參送去兩株,外加五十貫錢。 陳大勝他們不在老太太身邊的時候,人家老陶太太就在了。 還有從前在一起的楊氏,萬氏這些,也按照手頭寬裕程度,都伸出手救濟了一下,五貫的,十貫的,甚至二十貫都有,都是盡力幫襯沒半點私心。 老陶太太是個很會交朋友的人,除了七茜兒知道她的真身,她病了,家里又困難,六部巷的幾位老太太,也都打發人送了錢或“藥”品過去。 可就在這當口,老陶太太膝下那兩個老閨女一個叫陶柳,一個叫陶絮的,卻齊齊被老陶太太匆忙嫁了。 陶柳嫁給燕京命最硬的辛安伯做繼室,那辛安伯都快五十的人了。 陶絮便嫁給了敬嬪的弟弟曹德,這可不是高嫁,曹德不喜歡女子這事邵商舊臣都知道,人家曹德也預備愉快的玩一輩子的,只小曹家的家主不答應,便低頭給他聘了個擺設回來。 為了讓女兒們面子上好看,各家送來合計幾百貫的幫襯錢,她都給閨女置辦成了嫁妝,甚至老太太那兩根老參,倆閨女都一人一根。 如此陶柳,陶絮也算是體體面面一人帶了二十六臺嫁妝,吹吹打打從泉后街抬出去的。 陶家閨女嫁了第五天,周繼宗滿身落寞,背著自己哥哥的尸骨壇子回到了母親身邊。 他是被哥哥用血rou之軀保下的,又為報仇雪恨,憑胸中一口憤然之氣,悄悄尾隨坦人軍隊,并帶回不少敵軍情報。 如此,都來不及跟重病的母親多說一句多余的話,周繼宗便前往兵部求援,等他被孫綬衣帶著進了宮,天明回來的時候,老陶太太已經抱著她三兒尸骨斷氣了。 人是解脫一般,笑著走的。 也就是從這一天起,周繼宗正式更名陶繼宗,而他的帶回來的坦人情報為他換來一個六品千戶……從此前程遠大。 “哎,這人啊,就不能太好強?!?/br> 陳家老太太嘆息了一聲,從柜子里取出自己給自己預備的幾套裝裹衣裳,再一件一件的鋪開,正穿針引線的給老陶太太改。 老陶太太比她瘦,臨死之前精神折磨太大,用萬氏她們的話來說,就剩個五六十斤了。 七茜兒是個雙身子不見白事,便坐在老宅吃吃喝喝,看老太太改裝裹。 裝裹也叫老衣,一般是女兒給預備幾套,兒媳“婦”給預備幾套,穿的越多,品質越好,便越顯得子女孝順。 老陶太太會死早有征兆,可她一個兒媳“婦”,孫女都沒有暖住,閨女們又新嫁出去,便是手里有多余一個子兒,她都給女兒們塞進嫁妝箱子帶走了。 這就令兒媳“婦”們更加恨她,她是穿著舊衣咽氣的。 老太太摳了一輩子,能把自己的老衣分給別人,一方面是給出去有好處,另一方面是她很是理解老陶太太,雖然她倆有過爭吵,糾葛,互相算計的過去,然而同為天涯淪落人,便再理解不過了。 那世上的事情還能兩全了?不可能! 甚至老太太都清楚,老陶太太知道自己沒老衣,沒棺木,甚至有可能墳地都沒有的寄放義莊,可人家也不悔。 可以說一切戰爭中活下來的泉后莊婆娘,她們認命苦,認自己八字帶衰,認自己上輩子不積德合該人間苦一遭,可她們就不認識后悔這倆字兒! 手下引了幾針老太太抬頭笑道:“你說,她好強一輩子,肯定就想不到是穿我的衣裳走的,你說我這衣裳多好啊,這都是緞子的,你瞅瞅,顏“色”多鮮亮,這都是我一針一針給自己縫的……” 老太太沒有女兒了,也沒有孝順媳“婦”兒,七茜兒說她都管,可老太太也有自己的想法,閑了就給自己做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