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5
,沒想到秦璋會說出這樣一席話來。 他咳了兩聲,侍女忙撫著他胸口幫他順氣。 老人嘆氣,搖了搖頭,模樣心灰意冷:“太子的意思,七皇子到底也同意了,如今能有什么主意?” 他臉上衰敗之態彰然,倒叫其他看望的大臣心有戚戚。 今日來看老尚書、又被請入尚書府的,除了一個不請自來、偏偏是超品伯爵不得不放入的檀九章,都是與吏部尚書平素關系較好的,自然也脾性相投。 對與津人求援的事情,誰也不答應。 檀九章起了頭,激起他們心中悲憤之意,老尚書卻說沒有辦法,哪里肯干? 年長些的沉得住氣,年輕的已經有坐不住的道:“如今津人未入嘉安關,焉知沒有轉圜之地?” “邊關險惡,邊民受盡磋磨,我等如何能坐視他們再被津人侵擾?” “說什么都晚了。詔令將出,我等又能有什么辦法?” 一群人議論紛紛,因為爭論漸漸火熱,臉上都涌起血色來,卻討論不出一個主意,言辭卻不小心慢慢激烈起來,慢慢透出對朝廷諷諫之意來。 吏部尚書聽著不妥,想開口阻攔,卻因為病體支離,一張嘴便咳嗽起來。 他來不及說什么,檀九章卻恰恰開口了: “太子并七皇子都已決定要向津人求援,我等臣子勸諫不能,唯有一人可改這詔令?!?/br> 周圍人之前一番爭論探討,和檀九章你來我往,漸漸對他有了認可之意,此時忙問: “是何人?” 檀九章一雙黑黢黢的眼睛淡淡看過眾人,口中斬釘截鐵吐出兩個字:“陛下!” 眾人一下子啞了,面面相覷。片刻有人道:“然陛下龍體有恙……” “此事關乎我大宿安危、生民凍餒,事非小可,縱不可為仍需為之?!碧淳耪侣曇糁袔峡恢?,“璋愿請見陛下,盡述此事艱險!” “伯爺高義!” 眾人被他說得熱血沸騰,忍不住紛紛附和,也要一同求見。 吏部尚書咳嗽數聲終于能開口,立刻止住了這股激勇:“諸位稍待!縱我等上書求見,只怕監國皇子與太子未必肯允!” 皇帝病了,哪怕病虎余威猶存,皇子們不敢不敬,但此時這群大臣要見皇帝,想也知道是要反對監國之人的意思,這才回去找皇帝。若是別的事情,能夠給七皇子添堵的,太子肯定愿意。但是這次,這群大臣要反對的就是太子支持的事情,他怎么也不會愿意幫這些人見到皇帝。 檀九章卻道: “若王老所慮乃是此事,璋卻有一法。璋與陛下身邊一內侍有些許交情,此內侍的干兒子在宮外置產。諸位所諫或可托付于他,轉呈宮內?!?/br> 他此話一出,吏部尚書心下就是一凜,以一個老邁病人不應有的速度猛地轉頭看著他,雙目如隼: “宣平伯安敢窺視宮闈?!” 他此刻已經懷疑上了檀九章的動機。 ——這人這會兒說他有法子遞消息給皇帝,簡直像是算計好了、就等吏部尚書一問似的。 這人與皇帝身邊內監交好,是什么目的? 況且他既然能聯絡宮中,又何必假惺惺地上門來求教?直接遞消息給皇帝不就好了? 氣氛一時間有些緊繃。 檀九章露出一個苦笑,拱手道:“璋此前未提此事,便是恐諸位多心。我所言這名內侍,初時卻并非我主動結交,而是……太子殿下引我與他相識?!?/br> 這話一出,在場大臣們表情都有些復雜,有人忙喝了口茶掩飾臉上的表情。 ——這意思,無疑是在說,并不是檀九章要認識這個皇帝身邊的太監,而是……這個太監多半是太子的人。太子是出于讓他們“同派互相認識、彼此配合”的目的才讓他們見面的。 太子在皇帝身邊安釘子,這是皇家密辛,背后必然是一場波詭云譎,難怪檀九章一開始不說。 而他現在說了,倒進一步佐證了他與太子分道揚鑣之事,讓人多信了兩分。 只是,問題又來了: “既如此,這名內侍……與太子更親近,如何愿為你傳信給陛下?” 太監,尤其是能做皇帝身邊大太監的,政-治-敏銳性絕對低不了,這會兒背著太子給皇帝傳信,為的是什么,想想他肯定知道。 這人既然是太子放在皇帝身邊的,怎么保證他不告密給太子,反而真的會傳消息給皇帝? 檀九章喝了口茶:“諸位可知,一名內監,所求是何物?” 在座都是讀書人出身,家里不是鐘鳴鼎食之家,便是世代書香之第,心里多少看不上太監。誰知道一個太監所求何物? 諸人臉上都顯出茫然來。 “權?”有人猜。 “財?”另外的人猜。 檀九章卻都搖了搖頭。 “若是尋常太監,或許貪財,或許慕權,但我說的此人,伴陛下身邊多年。論權,便是我等為臣者見了都需客氣三分;論財,宮中丫頭太監,都少不了‘孝敬’他,后宮嬪妃為了能多得皇帝一絲賞賚甚至也要與他套近乎給他錢財,更不要說陛下時不時的賞賜。只怕我們見過的好東西,都不及他多…… 這樣的大太監,平生憾事不過一點:絕子孫,無后嗣,不享香火。璋方才所提,這位內監的干兒子,便是我幫他細細查訪,找到他堂叔的一個兒子,引薦給他認識,他認下的。這位內監旁的都能拒絕,只拒絕不了他這兒子,而這位干兒子和我交情不淺,我若托他遞信進去,他必然是肯的?!?/br> 檀九章這樣一說,眾大臣默然挑不出毛病。 雖然吏部尚書總覺得這事巧得到了蹊蹺的地步,到底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檀九章態度又誠懇,表示自己不得皇帝喜歡,怕自己獨自上奏,反倒叫皇帝先入為主想著他搬弄是非、對這件事不予理睬,非得請諸位當朝肱股之臣不可。 一位伯爺,再不得志那也是伯爺,超品的勛貴,這樣恰到好處地把在座的大臣們恭維了一番,突出了他們的重要性。 在座的都不自覺就被說服了,對檀九章也在這短短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里,生出了親近之感。 當檀九章告別時,毫無意外地拿到了十幾位大臣聯署的奏折。 “……真是費盡口舌?!?/br> 他登上馬車,自言自語地感嘆一聲,給夏翊發消息: 【我拿到了十幾個大臣的折子,明兒遞到皇帝跟前,看他怎么說?!?/br> 夏翊回復得很快: 【你覺得皇帝會做什么反應?】 他是想不到,皇帝是會認同太子,還是會憤怒反對。 檀九章的馬車里東西挺全,他之前說了太多話,有些口渴,此刻正拿著茶杯喝茶??戳讼鸟吹幕貜?,他慢慢勾起一絲笑意: 【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