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天。 神射手們瞅著這般慘相,恨得牙根直咬。 然而對于不在射程內的敵軍,他們也無能為力,畢竟他們這神射手也是速成來的,真正天生神人的沒幾個。 卻聽步伐齊整,一群身穿黑甲的軍士速度如飛,隨著上官的喝聲,已經占據了城頭的有利地形。 “準備,瞄準,放!” 嗵!轟! 陣陣如雷聲在耳邊炸響,那些黑甲兵手里拿的小玩意居然能放出如此大的動靜,把尋常的守城軍都嚇了一跳,再看北蠻軍隊,原本洋洋得意高坐在軍陣當中的統帥,已經落了馬,他身邊的軍士,也倒下了一片。 ??! 眾軍士不由得張大了嘴。 “就這!” 這才幾個回合呀,北蠻的統帥就倒下了,北蠻軍,還會接著打嗎? “大帥,大帥!” 幾個沒受傷的近衛跳下馬來,抱起統帥狂奔向后方。 這位統帥,壯如小牛,餓起來吃生rou,刀劍傷也好的比別人快……然而此時的統帥,脖子上的血洞正往外噴涌著鮮血,眼見得是活不成了。 第86章 至尊老頭(21) 北蠻軍沒了統帥, 還會接著打嗎? 事實是會。 北蠻軍本來就是多個略松散的部落結成的聯盟,聚合在一起就是為了圖謀更多的好處。 統帥沒了,京城看上去十分難啃, 那個怪兵器也挺嚇人的,那咱就不打京城了唄! 挑來的時候路過沒打的那些城, 小點的, 打下一個來,搶票肥的就跑,也夠吃到后年的了。 至于統帥是死是活,管他的! 正好趁此良機,搶到的戰利品啥的,統帥發不了話,可不就全歸他們自己部落了么? 原本聚嘯而起的北蠻大軍,號稱十萬, 實則八萬,一下就分成了三股。 各路人都奔著他們認為的軟柿子去了。 而這回大晉朝的軍隊卻沒有再龜縮不出,小股的大晉軍隊就一直暗戳戳地綴在他們身后, 到了天時分,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從哪里冒出來,收割一波人頭。 有幾次還引發了營嘯…… 但即使這樣, 大晉守土之戰,也打得有些慘烈。 京西一線, 被北蠻軍攻破的就有五座城鎮,死傷軍民數萬。 而始終堅守三關扼住北下的咽喉的楊元帥, 麾下老兵也折損三成。 這一仗就足足打了三年。 當年輕的黑甲將軍司率領八千黑袍軍, 將最后一支北蠻軍隊殲滅在西北邊境。 當鎮守三關的楊元帥改守為攻, 發兵突襲并且滅掉了最近的三處北蠻部落。 北蠻王廷終于丟掉了最后一絲幻想, 帶著僅存的戰力向北遷徙,這一走就是上千里,百年內再沒走過回頭路。 而當年各位皇子南巡,都選了最心儀的繁華城池長住,從此樂不思蜀,一邊享受著南邊的秀美風景和豐富出產,一邊又伸長脖子等著從北邊傳來的各種戰報。 京城被圍了……哎!當初就苦勸父皇不要意氣用事回京師的。 京城守住了……咦?沒想到守城的大將還挺有能力???要是此人能為我所用…… 蠻兵統帥被流矢擊中斃命,蠻兵一分為三,四處流竄……呀!可千萬不要打過江來??! 又一座城被攻破了,守城官兵為掩護百姓撤離,死傷殆盡……嗚呼!孤要做詩寫賦為英靈一哭! 三關并沒有被攻下,楊元帥還大勝了一場……這可怪了?當初不是缺少軍糧,送的第二批糧草也被劫了么?可見楊家人不老實,明明不缺糧餉,卻不斷謊報,日后若我為帝,定然發落楊家! 北蠻徹底敗了……???這就打完了?大晉朝還在?沒分成兩邊,啊呀!這,這我得趕緊回去!不行,若是這么灰溜溜的回去,豈不是要在史書上落下個不戰而逃的罵名?而且這回去,京城中都是父皇的鐵竿了,萬一父皇要是發作起來,豈不是要步上大皇兄的后塵? 三位皇子可真是犯了難了。 這幫人各自選好了大城劃地盤,城中的稅賦也想辦法都截流到自己手里,甚至還想趁著京城不穩,再染指周邊幾塊地方呢! 可現在戰事已停,全大晉朝的老百姓都在稱贊吾皇英明神武,仁慈愛民。 他們擴大地盤當土皇帝的法子,行不通了??! 最先順風倒的是四皇子。 他在三位皇子里是最年輕的,在他的想法里,他還是老皇帝最寵愛的幺兒,犯了錯不要緊,回去認個錯,撒個嬌什么的唄,更何況還有姚母妃呢? 就不信姚母妃伺候父皇這么多年,一點舊情都不念? 四皇子帶著姚妃,以及一批投靠他的臣子們,灰溜溜地回到了京城。 這一趟回來,實在是太……扎心了! 若是往日,他打起皇子的儀仗入城,那是多么的尊貴威風??!城中百姓都在街道兩邊施禮,還有年輕的姑娘少婦們向車駕內投來敬仰愛慕的眼神…… 如今呢? 入城時,那些官兵聽到他是四皇子,都一臉不大信的表情。 還得通知皇宮來人,認明他的身份才肯放進城。 即使這樣,跟著他的那些人,也得一個個驗明正身,實在是把他皇子的威顏往腳下踩。 然而他自知理虧,勸住了就要發威的母妃,四皇子一家人先去了皇宮。 四皇子親自將姚妃送進后宮,并且再三勸慰。 “母妃可千萬莫要意氣用事,如今是咱們不占理,最要緊是能討得父皇歡心……” 后宮里,還不就是這點事嗎?什么才干資質,都不如上位者的青睞重要。 姚妃跟著四皇子南下,雖說有親兒子在,不可能虧待了她,然而她養尊處優慣了,路上再講究,也難比宮內。 況且到了南邊之后,四皇子挑中的那座城雖然不小,可一下子涌進來許多王公貴族,它就不好消化啊,這外來的人再尊貴,也不可能完全欺壓住地頭蛇吧?更何況四皇子還指望籠絡住當地世家大族呢?這不,在南北三年,又娶了四位側妃??傊?,姚妃的吃穿用度,舒心程度,肯定是不能跟在皇宮里比的。 再說聽到的消息,時好時壞,好消息他們也沾不著光,壞消息又擔心蠻兵打過江來。 姚妃三年里,足足老了有七八歲。 姚妃心不在焉地應著,“知道了!本宮一把年紀了,自然知道分寸?!?/br> 姚妃帶著幾個心腹走在去往坤安宮的路上,時隔三年,宮墻宮道依舊,只是路上碰到的人好些都不認識了,這讓一向自信的姚妃也有些發虛。 她本以為皇后肯定得擺個譜兒,晾她一段時候才要趾高氣昂地見她。 她忍了!反正這老女人沒兒子,早晚都得落她手里! 沒想到才一通傳,就被請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