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1
有下一個人。父親與舅舅都為此彈盡竭慮,姜羽自然也該為此出一份力。否則他日九泉之下,臣有何顏面面見先人?” “說得好!”燕侯拍了一下腿,“若是燕國在寡人手里日益衰落,寡人又有何顏面去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呢?” “殿下認為臣激進,臣卻覺得是殿下仍舊不夠強硬?!苯鸬?。 “哦?”燕侯側目。 “那些老臣之所以敢在殿上如此放肆,不就是仗著殿下的寵信,不愿意輕易拿他們怎么樣么?如此恃寵而驕,罔顧皇恩,心中只有眼前的利益,卻不放遠未來,與殿下以起籌謀興國之大計。如此,可是為臣之道?” 姜羽一語點醒了燕侯。 “臣以為,殿下需拿出鐵血手腕,讓天下都看到殿下變革之決心,絕不是空口說說而已!” “你以為,該如何是好?”燕侯問。 “倘若他們要以頭搶地,撞柱而死,便讓他們撞。臣倒是要看看,這些惜命的老臣,是否真有那個膽識,各個都如此有血性?!苯鸬难壑辛髀冻鲂┰S冷意。 “可他們都是國之棟梁……” “殿下,”姜羽言語鏗鏘,半點不客氣,“恕臣直言,這些大人們食官家俸祿,食邑千戶萬戶,世代襲爵,可他們如今的所作所為,是否真能配得上這些封賞,猶未可知。殿下若擔心無人可用,大可向天下招攬賢士,不問出身背景,只憑才學。如此,自然有人愿意追隨殿下,思變革之大計?!?/br> 第126章 姜羽耍嘴皮子一直都挺厲害,燕侯被他的一席話也激發了血性。 姜羽繼續道:“若是畏首畏尾,掣肘于這些老臣,殿下的興國之大業,便也難以進行下去了?!?/br> “何況,臣也并非一味激進。過于激進,急功好利,其實于改革無益,因此臣的意思是,不求快,但求穩。但凡改革進行到哪一項,到哪一個地方,務必要確保發下去的政令是切切實實落到實處的?!?/br> “有理?!毖嗪畹?,“一味求快,只會適得其反?!?/br> “而這些老臣……畢竟也是為國出過力的,不能太過,但也不能太縱容?!?/br> “殿下英明?!苯鸬?。 和燕侯又聊了一下改革的細節之后,姜羽又被留下用膳,至晚方歸。 回到家時,戚然明不知道從何處翻出了去歲秋那支破竹笛,正拿著把玩,還吹了兩下。 見姜羽進屋,戚然明便抬頭對他笑道:“這東西你還留著呢?!?/br> “這可是我們共患難的證明,自然要留著?!苯鸬?。 戚然明笑道:“當初我傷重,笛子也是隨手找的竹子隨意做出來的,太過簡陋,音也不準,你若喜歡,我再給你做一支更好的?!?/br> “我有件更重要的事交給你?!苯鸬?,“這種小事便先放著好了?!?/br> “有事交給我?”戚然明一下來了興趣,問道,“何事?” 他一直想給姜羽做什么,卻始終沒有機會。 姜羽道:“今日殿下向我請教招賢納士的良策?!?/br> “你說了什么?”戚然明問。 “我給殿下講了千金買骨的故事?!?/br> “千金買骨?” “對,”姜羽知道這世界沒有千金買骨這個典故,便解釋道,“說是有一個君主,想花千金買千里馬,卻幾年也沒買到?!?/br> “君主的一名侍衛奉命去買馬,卻買回來一匹死馬?!?/br> “那他不被斬頭么?”戚然明問,姜羽似乎總有說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新鮮事物。 “是啊,君主很生氣?!苯鹫f,“不過這時候侍衛說,倘若世人見君主您連死馬都愿意花重金,自然也有人會把真正的千里馬獻上?!?/br> 戚然明:“這與招賢納士有什么干系?” 姜羽道:“賢士便如千里馬,這買馬的君主便如咱們殿下?!?/br> “你的意思是……” 姜羽道:“所以,我想向殿下舉薦你?!?/br> “我是那匹死馬?”戚然明挑眉。 姜羽:“你只是出身低些,論才能,不比任何人差?!?/br> 戚然明笑道:“現在再說好聽的話可晚了?!?/br> “這么說你同意了?”姜羽問。 戚然明想了想,說道:“我想必并不適合官場?!?/br> “不用擔心,”姜羽道,“你無需去逢迎任何人,不需要圓滑世故,我給殿下挑的人,是要干實事的人?!?/br> 戚然明:“可我也不懂你們改革的這些東西?!?/br> 姜羽:“上次在高陽之戰之中,我看你對兵法似乎很熟稔?” “談不上熟稔,略知一二?!逼萑幻鞯?。 “韋伯勇你還記得么?”姜羽問。 戚然明點頭。 “我看他不錯,而且你們倆也認得,”姜羽道,“你便與他一同領兵,你武功好,不會有問題?!?/br> “如今燕國的軍隊大部分被貴族控制在手里,可貴族大都是貪生怕死之輩,上了戰場,空有智謀,沒有血性。我打算學秦國,以軍功為封爵的標準,以你在高陽之戰中的軍功,足以得到不低的封賞了?!?/br> 戚然明笑了笑:“既然你說可以,那便可以?!?/br> 翌日,姜羽便向燕侯舉薦了戚然明。燕侯見戚然明雖臉色不好,但目光堅定,舉手投足頗有章法,像是武藝高強之人,而他問及兵法與從軍作戰諸事宜,戚然明也對答如流。 姜羽又向燕侯講了戚然明在高陽之戰中的軍功,燕侯更是大喜,立刻給戚然明封了二等爵位——在姜羽呈給燕侯的奏折之中,提到了論軍功行賞的制度,爵位共分十等,有功者不論出身地位,皆可封賞。 而戚然明便是一個例子——戚然明本身是奴/隸,得姜羽舉薦,又在高陽之戰中立功,便立刻封賞。 如此一來,燕侯論軍功行賞這一舉措,便得到了國人的信任。 論軍功行賞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的任用軍官的制度,亦能激發士兵戰斗的積極性,提高整個燕國軍隊的戰斗力——這在秦國的變革之中,已有體現。 此外,燕侯還賜了戚然明一套金碧輝煌的宅邸。又應姜羽的提議,在沂水之畔筑了一座高臺,在高臺之上放了黃金千兩,以招納賢士。 當然,這個過程中不乏反對的聲音,可燕侯十分堅定,無論那些老臣說什么,都沒有動搖。 正當燕侯看著天下賢士盡入他麾下之時,晉國傳來消息。 消息稱,趙狄和石襄入洛邑面見了天子,請求周天子封他們二人為諸侯,將晉國國土一分為二,變為趙國和石國,由趙狄和石襄二人任諸侯王。 趙石二人實力雄厚,周天子不敢得罪他們,又愿意做這個順水人情,便同意了,將趙狄與石襄二人進行了分封。原來的晉國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