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7
洞府去尋人,憑著血脈的聯系,他在東方尋了足足七日,才在一座叫做讓火的小城里找到了比干。闡教內部近些日子的傳聞他也有些耳聞,但當真正見到人時,殷洪還是忍不住驚訝,因為這個亞相……實在跟他記憶里的相差太大了。銀發,英俊又年輕,閑適的模樣,他從未在溫潤的亞相身上見到過。因為此,殷洪遲遲不敢下去,直到底下的譚某人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出聲喚他,他才期期艾艾地從云頭下來。相比殷郊的沉穩,殷洪更銳利更少年意氣許多,眉宇間與紂王更像兩分。“殷洪拜見……”“誒,免了吧?!弊T昭開口拒絕,“今日來,可有要事?”殷洪對這個比干,是心有感激的,因為是對方殺了狐妖替他母后報仇,因此他才收斂了性子說話:“求您,求您救救王兄?!?/br>譚昭一訝:“你王兄不是在廣成子門下學藝嗎?”殷洪搖了搖頭,表示殷郊已經學成下山了,去的還不是西岐,而是回了朝歌。譚昭假作不知:“竟有此事?可這是你王兄的選擇?!?/br>殷洪也明白自己強人所難,但……“天地誓言,非同小可,想要逆天而為,就必須付出代價,旁人是幫不了太多的?!比羰且蠼夹宰拥?,那還好說,偏生這娃重情重義,這局就有些難玩了。系統:那如果是你呢?[你知道我的,成年人的選擇題。]系統:兩個都要?[兩個都不選!]系統:……你開心就好了:)。殷洪眉頭緊蹙,也是巧了,他這前腳剛到,哪吒也踩著風火輪而來,兩人顯然認識,一見殷洪,哪吒就帶著火氣:“殷洪,你哥人呢,說好的來襄助西岐呢?”哪吒,竟不是湊巧來的,而是專門來找殷洪的。兩都是“太子”,一個二太子一個三太子,論囂張那真是不相上下的:“我如何知曉?你這般興沖沖地來問我作甚!”“他是你哥又不是我哥,他不見了當然要問你,難道問我嗎?”反正,幼稚得像是幼稚園的小朋友吵架一樣,不過看著,這兩師兄弟的感情不算差。“你哥他是不是回殷商了?”“……”“你不要以為不說話就沒事了,丞相早就猜到了,你哥他到底怎么想的?”哪吒叉著腰,氣呼呼道。殷洪一聽,也有些惱怒:“我哥當然是念著血脈相連,你以為這世上的父子都如你家的一般嗎?”這話,精準踩在了哪吒的雷點之上:“你再說一遍!你們又同我有甚不同,那昏君當初不也對你們下了殺令!”“那是他被人‘脅迫’的情況下!”“什么脅迫,傷害既己造成,憑什么我就要原諒,什么苦衷什么天下大義,與我何干!”哪吒越說越激動,風火輪受情緒影響,也有些暴躁了,譚昭都看到濺到地上的火星了。“你——不可理喻!”那是爭鋒相對啊,譚昭終于沒忍住,上前揪住兩人:“都冷靜一下,我這廟小,要真打起來,可就沒地方住嘍?!?/br>“那你說,我和他誰說得對!”X2!兩雙眼睛這么圓鼓鼓地瞪著他,譚昭都忍不住后退了一步:“這個么,不好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是?!?/br>“怎么分析,說來聽聽!”“哪吒,不許對亞相無禮!”……是三歲的小朋友沒錯了,石錘。第281章無心算有心(二十三)不過即便是三歲小朋友,也是戰力非凡的小朋友。面對兩雙冒著光的眼睛,譚昭上前一步將兩人推到廊下的石桌上坐下,又各自塞了碗甜湯,這才又慢條斯理地坐回去享用自己的下午茶。“天氣熱,先降降火氣,生氣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弊T昭看兩小的一臉不忿地喝甜湯,莫名有種提前預演教養林泉的亞子。不不不,肯定是錯覺。譚昭揮散腦內莫名的想法,待兩人心情靜了一些,這才開口:“你們看,人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有你的,他有他的,我也有我的,即便再急,你也改變不了他人的想法,是與不是?”“你這話不對,殷郊當初從朝歌城狼狽逃出來,若不是廣成子師伯救的他,他早便沒命了?!蹦倪笟夂艉舻?他對闡教的歸屬感,可能是所有闡教第三代里最強的了,當然這也跟他的人生經歷有很大的關系。譚昭也不惱,伸手制止想要說話的殷洪道:“那殷郊可哭著喊著求你師伯救他?”見哪吒未開口,譚昭就繼續說:“應是沒有吧,殷郊乃是殷商的大太子,身有傲骨,他從小學的是天子之道,絕不會哭著求仙人救他,他下山后,違背師命確實是他的不對,但你廣成子師伯救他,難道只是為了找個徒弟教他些武藝,好讓他下山助西岐嗎?”哪吒當即否認:“當然不是,我廣成子師伯待他極好,自然不是因為這個原因?!?/br>“老夫想著也是,殷郊身份特殊,你們倆都是?!币粋€是殷商的二太子,一個是殷商重臣陳塘關總兵李靖的三子,甚至包括黃天化啊,其實闡教收徒都蠻微妙的。這個時代,不僅是圣人們在做選擇,圣人的徒弟們也在做著選擇,而這份選擇又延續到下一代徒弟身上,他們或天賦異稟,或后天機遇加身,反正其他修士成百上千年的清修才能達成的成就,而今的闡教弟子短短幾年就完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哪吒。哪吒的出生可以說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光懷胎就是三年,一落地就是個胖娃娃,得太乙真人教導,不過三歲就有了堪比金仙的實力,去東海玩水就搞了一回屠龍,鬧得龍王要水淹陳塘關不說,還把自己小命玩沒了。說真的,李靖做爹就很失敗,他和紂王可以以“殷商渣爹二人組”雙雙出道,絕對風頭無兩。先不說哪吒屠龍對與不對,哪吒才三歲,他就算天賦異稟又早慧,但生處人世的道理總該當爹的來教吧,到頭來逼個孩子削骨還父,削rou還母,簡直了。“你這話,什么意思?”譚昭一攤手:“既然你廣成子師伯是真心實意收殷郊為徒,那又為何逼他發下反殷商的毒誓?倘若你師父讓你發誓,不僅要反殷商,還要手刃陳塘關總兵,你待如何?”事實上,這樣的選擇,并不只存在于殷郊身上,許許多多的闡教三代,都面臨著這種選擇,只是按照原本的發展,大部分都選擇了“棄暗投明”,但殷郊不同。殷郊是殷商大太子,他即便襄助西岐,武王就真的會重用他嗎?即便武王同意,西岐朝代的大臣們會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