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7
鐵板一塊?!本褪遣恢肋@堂兄弟兩個為何發生了爭執。 沒用皇帝納悶多長時間,只用了兩個月,賈代化便強撐著身子遞牌子,想向圣人當面謝恩。如此守土有功的名將,皇帝在接到牌子的第一時間,便同意賈代化的晉見請求,還拉著內閣的閣老們一起,以示恩榮。 可是賈代化卻是個沒眼色的,他來謝恩只是個借口,并不是全部。這讓皇帝恨不得自己沒有拉著內閣一起見賈代化,卻沒處買后悔藥去。 聽聽,這說的是什么:“圣人對臣優渥恩寵,臣想起埋骨邊關的同袍,實在是受之有愧?!?/br> 心里已經MMP的皇帝,面上還寬仁的微笑:“將士用命自是有功,可若沒有你沖鋒在前,他們也不會守到最后?!?/br> “縱是如此,臣還是不敢獨受圣人恩遇?!辟Z代化分外堅持:“那三萬五千名將士,身后有三萬五千個待養的家族,臣想……” “代化不必憂心?!笔纵o見皇帝面色已經快維持不住,上前替他解圍:“朝庭對陣亡將士自有撫恤,那些銀子盡夠他們的父母妻兒過活?!?/br> 賈代化有你是不是覺得我傻的眼神看向首輔:“嚴閣老,十兩銀子怕是還不夠你打賞府里奴才的,你覺得夠那些將士父母妻兒活一輩子?” 首輔大人尷尬的笑了一下,退回自己的位置。次輔接著上陣:“寧遠伯言重了,百姓之家日?;ㄓ帽揪碗y與官員相比。他們自家也不是沒有產業,那些撫恤之銀,只是朝庭表示不忘記將士之心?!?/br> 賈代化的神情,就差冷笑出聲:“李閣老,為將的或有產業,那些兵士都是軍籍,世代以兵為業,失了吃餉的兵士,他們還以何為生?” 次輔也不得不尷尬而笑,悄瞇瞇回自己的位置去了?;实壑涝龠@么議論下去,賈代化可以把自己的內閣成員都說的啞口無言,因道:“代化心系同袍,其心可嘉。只是朝庭自有難處,便是朕有心想優撫,奈何力有不逮?!?/br> 賈代化從剛被賜的座位上起身,抽著氣跪了下去,向皇帝叩了個頭:“臣知朝庭的難處,愿效仿先父,捐銀二十萬兩,以作朝庭撫恤此次戰死將士之資?!蹦銢]銀子,我捐總行了吧? 皇帝很想大吼一聲不行,可是內閣閣老俱在,已經有兩位在點頭,大有稱贊之意,讓皇帝不得不壓下火氣,溫聲向賈代化道:“代化之誠,可見一斑。只是朝庭自有定例,不好擅開先河?!蹦氵@次捐了,讓下次別的打仗的將領怎么辦? 賈代化張了張嘴,還想說什么,皇帝已經向他擺手:“你新傷剛愈,快快起來。朕知道你是耿直的漢子,推己及人,視同袍父母如自己的親人??墒且惨胂腚薜碾y處。此事朕會設法,你不必cao心了?!?/br> 如此寬宥如待心腹之語,讓賈代化這個只知戰場廝殺的粗漢,把眼眶都紅了:“臣是粗人,想事不周到,多謝圣人不怪罪臣逾越?!?/br> 皇帝表示自己能體諒賈代化的心情,也為他對同袍的情誼感動,不會怪他的。五位閣老也跟著向賈代化表示了理解,都勸他不必cao心邊關之事,只管安心養傷吧——任誰都看得出,賈代化這一次晉見是強撐著呢。 被勸回府的賈代化,消停了半個月后上了一道折子,里頭的內容還是想捐銀子,他寫道:臣歸府后夙夜難寐,輾轉之間,時聞同袍哀嘆苦求救助父母之聲。三思后仍欲捐銀二十萬兩,以作擾撫陣亡將士之資。 這封折子賈代化沒有讓人代呈,而是走的正常程序,那就是將折子上書到兵部——陣亡將士撫恤本就該兵部負責——兵部沒有受理過此類事情,銀子的數額又過大,所以只好寫了節略呈到內閣,看的內閣閣老們一個個面面相覷。 首輔與次輔想把折子壓下來,免得讓圣人見到生氣??墒钱斎赵陴B心殿內就對賈代化欲捐銀子之事點頭贊許的柳閣老與張閣老,卻覺得不能寒了賈代化愛兵之心,哪怕圣人最后還是不同意,也該由他親自批復才見鄭重。 墻頭草權閣老在中間和稀泥,和著和著也說了一句:“當年寧榮兩公就算是借銀也要安撫部曲,可見寧遠伯此舉是家風使然?!?/br> 有這一句,柳閣老與張閣老更覺得不能輕易壓下折子,畢竟寧榮兩公才去了幾年,他們當年的部下,現在好些是領兵一方的將領,要是賈代化把此事寫信說與他們,大家一起上折子皇帝更難看。 收到內閣遞來的節略,皇帝的鼻子都快給氣歪了,覺得賈代化這是在跟自己叫板。想想自己登基這么長時間,正可借此試試朝臣們歸心與否,皇帝便在下一次大朝會上把賈代化的折子拋了出來,讓朝臣們討論賈代化的提議是否可行。 賈代化并沒有上朝,身為京營節度使的賈代善卻破天荒的參加了大朝會。聽到皇帝說出賈代化折子的內容,賈代善頭一個站了出來,皇帝以為他要附合賈代化,臉立時陰了下來。 跪倒在地的賈代善沒看清皇帝的臉色,叩首后聲音高亢的陳詞:“臣以為寧遠伯賈代化欲捐銀撫恤,純為嘩眾取寵之舉,此例不可開,此風不可漲。我朝雖威懾四海,恩重五洲,然總有撮爾小丑,欲犯天威,時有犯邊之舉。賈代化此例一開,至日后領兵的將領于何地?” 武勛們聽了都交頭接耳起來,先不議論賈代化的折子,而是討論賈代善頭一個發言,怎么就與賈代化擰著來,難道這一對堂兄弟事先沒有商議過,賈代化這份折子是他一個人的主意? 嘶——如此想的武將們都吸了一口冷氣,大家多年來習慣以寧榮兩府馬首是瞻,現在兩府意見不同,他們應該附合誰? 就有人想到剛過去不幾年的奪嫡之爭,那時起寧榮兩府好象就有些齟齬,好在當時兩公是親兄弟,有些什么也是兄弟兩個背著人別扭些?,F在兩府主事人已經是堂兄弟,意見不同已經鬧到明面上來了嗎? 皇帝狐疑的看向跪著的賈代善,總覺得他今日好象知道賈代化上了折子一般,特意參加的大朝會?;实圻@么想了,也就問了出來。賈代善很光棍的承認了,理由便是賈代化上折子他知道,可是他不同意。 因賈代化一意孤行,賈代善怕皇帝受了賈代化的蠱惑,開一個不好的先河,所以今日來大朝會,就是為了批駁賈代化的折子的。 總算賈家還有一個識時務之人?;实劢匈Z代善平身,向朝臣們說明大家可以暢所欲言,看看是同意折子的觀點還是賈代善的顧慮。 意見明顯分成了兩派,文臣們竟大部分贊同賈代化的主意——賈代化又不是直接自己把銀子發到陣亡將士家眷手里,人家是捐給兵部,發放的人還是朝庭,陣亡將士家眷感激的也是朝庭,這樣陣亡家眷得利,朝庭得名的事兒何樂而不為? 武將中有一半是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