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3
個月完成一本“蟲吃鼠咬”殘破不全的古書,在這本古書上,赫然有曬鹽的法子。 “如獲至寶”的賈珠,將這書獻到林如海面前:“姑父,這法子若能成的話,鹽價必能大跌,也就不用再擔心私鹽了。而鹽產上去,鹽稅也能隨之增加,不會因為鹽價下跌導致稅銀減少太多?!?/br> 林如海將那書翻來覆去看了又看,搖頭道:“有些記載已經被蟲鼠嗑食了,還要試過才知是否可行?!?/br> 賈珠本來對曬鹽也只有大致了解,所以做這本“古書”的時候才會出現蟲吃鼠咬的現象?,F在聽林如海說要試驗,自是主動請纓,要帶著人去試驗將煎煮取鹽改成曬鹽。 林如海卻沒有第一時間同意賈珠去馬上試驗,而是先寫了一封密折上報給皇帝。賈珠這才發現,自己官場經驗有欠缺——不是所有利民之中都利國,是不是利國,家國天下的時代,要由皇帝說了算。 好在皇帝是個好名的,得了林如海的密折之后,知道如果曬鹽之法能成,自己在青史上必會得到濃墨重彩的一筆,欣然同意讓林如海悄悄試驗。 得到皇帝批復的時候,已經是十月過半,江南雨季雖過,太陽卻也沒有那么足了,并不是曬鹽的好時機??墒腔实鄱寂鷱土?,盡早將鹽曬出來就不是個人心愿,成了皇命,時機不成熟也要完成。 賈珠辭了身體已經漸好的賈敏,帶了兩個小廝和林如海給的十個健仆,來到了一個叫射陽的地方。這里本就是產鹽之地,不過現在用的還是煎煮之法取鹽,即耗人力產量又低,朝庭要鹽還有期限,鹽戶苦不堪言,時有逃走的。也有外地犯事之人,跑到射陽加入煮鹽之列。地方官只要有鹽收,對流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大去查人的來龍去脈。 為了防止自己等人被人當成流民,或被抓去煮鹽,賈珠讓人大張旗鼓的買下射陽縣城的一處大宅子,又買了十幾個看上去健壯的下人,更是一出手就買下了一大片海灘。 上至縣老爺、下至射陽城里的百姓,都知道自己縣城里來了一位大家公子,出手闊綽,就是人有點傻,不說買房子買良田,倒買下大片海灘,難道是為了趕海不用跟人搶地盤? 想是如此想,好些人家卻對這位賈公子動了心,有意結交一二。不想賈公子為人有些古怪,到了地方不拜見父母官也就算了,還不睦鄰拜友,天天跟著那些下人去自己買下的海灘。 若只是去海灘上看景也無人納罕,大家全當他內地來的,沒見過海要看個夠,可是他竟帶著下人,種地一樣把海灘給推平、疊堤,就讓人覺得這位腦子不好使——海灘皆是細沙,寸草不生都不為過,難道他還想在里頭種地? 別是有銀子沒處花去了吧。 就在大家議論賈珠人傻錢多的時候,賈珠終于帶著拜帖,去拜見了本縣父母袁縣令。袁縣令本想擺一下官架子,師爺忙勸道:“這位賈公子,買海灘的時候用的是京里榮國府的名頭,說不得是榮國府的親戚?!?/br> 雖說江南官員大多倒向甄家及其后的四皇子一黨,袁縣令卻還沒有那個資格——甄家眼界很高,縣官雖為一縣父母,可是射陽雖然產鹽,可是這幾年林如海盯的緊,鹽稅很難下手,袁縣令也就入不得甄家的眼。 可是榮國府與甄家是老親,袁縣令還是知道的。若這位賈公子真是榮國府一脈,哪怕只是旁枝側脈,也能借他跟甄家搭上關系。到時候袁縣令的官兒,可就好做了。 “快隨要本縣迎一迎?!痹h令是放得下身段的人。 師爺聽了微微一笑,請袁縣令先行,自己尾隨著到了衙前,見一青年公子,長身玉立,身著寶藍蜀錦直裰,腰系的玉帶脂膩光華,說不出的風流富貴氣象。 就算是榮國府的嫡枝,氣度也不過如此吧。袁縣令與師爺對視一眼,雙雙拱手為禮:“早聞賈公子大名,今日一見,讓人如沐春風?!?/br> 賈珠微微一笑,那笑容好象剛露出臉頰,又似看到的人花了眼已經收起,手也拱起:“冒然打擾明府,還請恕學生唐突?!?/br> 自稱學生,那就是身上有功名,見縣官不跪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袁縣令不以為意,延請賈珠進后衙分賓主坐定,彼此商業吹捧過,才慢慢套起話來:“賈公子一到縣,著實讓這窮鄉僻壤之人,見識了天子腳下的手筆?!?/br> 賈珠臉上又是那種一放即收的笑容:“不過是為了自己住的舒坦一點兒,用的放心一點兒,哪里算得上什么手筆。真講手筆,江南富庶之地,才真是大手筆?!?/br> 袁縣令聽了搖頭:“說是江南富庶,可也不是處處都是魚米之鄉,如射陽這樣的地方,莊稼長不起來,只產點子鹽,又由著朝庭官買官賣,便是一縣的稅賦都難繳齊?!?/br> 賈珠聽了點頭:“貴縣如此想也不是一日,上官自是明白,不會過于逼迫縣令大人?!?/br> 袁縣令便嘆一口氣:“上官不逼迫,還有鹽政與內務府……”說到這里便收了話,有些懊惱自己嘴快的意思——內務府根子在京中,榮國府根子也在京中,誰知道兩者之間關系如何。 賈珠聽了微微皺了一下眉,產鹽的縣份對鹽政有意見理所當然,可是對內務府有意見,就不大對頭了。射陽又沒有什么象樣的特產做進貢之用,內務府也糾纏不到袁縣令頭上才對。 即不明白,自然是要問的,賈珠問后,袁縣令便苦笑了一下:“賈公子有所不知,這一地出了貢品,自是榮耀之事,可也是毀家破門之事。那貢品要先經了府、省,再到部、到內務府,中間任何一人說數量不對,品質不若往年,進貢的人家廢了不說,便是這一地的縣令也做到頭了?!?/br> “為了讓人挑不出毛病,便得請各路爺們試用,往往進宮一件貢品,路途中要備上十件還不夠??墒莾葎崭龅你y子,就只有那一件的價錢。所以好些縣令,打點內務府,不是為了讓自己地方的東西能進貢,而是求著內務府的老爺們,看不上才好?!?/br> 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就是吃拿卡要唄。賈珠了然的點了點頭,師爺卻暗暗著急。自家這位縣令大人,明明是要套賈公子話的,怎么倒把苦水直接倒出來了?再說這賈公子不過是個公子,剛才對縣令也是口稱學生,顯見的沒有做官,跟他倒苦水有什么用? 聽吧,人家賈公子說的多好:“難為袁縣令替百姓如此cao心,能在袁縣令治下,射陽的百姓有福了?!?/br> 袁縣令聽了擺擺手,向賈珠道:“百姓能吃飽肚子,我這做縣令的便無愧于父老了。說句不怕賈公子笑的話,自從賈公子到射陽之后,多少人跟我說你出手闊綽,讓我不妨向賈公子多收些稅銀,也好緩一緩這鹽稅之急。我都沒同意,就是為了讓賈公子能多在射陽留一段時日。不求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