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5
女兒,知道她一定會過得很好。 姬珩想的有些失神,他伸手攬過黎潯的肩頭將她壓入懷中吻了吻她的發頂:“這一次的一切都跟前世不一樣的,暫時什么都不要多想,嗯?” 黎潯把腦袋靠在他肩頭,她也知道自己現在是多少有點多愁善感了,現在女兒都還沒個蹤影呢,何況當年的那個異族野蠻部落出來的女婿她本來也是打從心底里不喜歡的,感慨個什么勁兒。 “這輩子,我們一定要把兒女都養在身邊,老了就含飴弄孫,再看著曾孫子和曾外孫一個個的出生?!彼f。 “好?!奔х駬Ьo她的肩膀,“其實朕也一直都好奇等阿潯老了,頭發白了之后會是個什么樣子?!?/br> 上輩子他遺憾沒能看到的,只能靠著想象撐了心中的夢境那些年。 黎潯聞言就笑了:“等我上了年紀也會個優雅的老太太,你還想等著嫌棄我不成?” 姬珩揉揉她的頭發,也是會心一笑,沒有說話。 美或者丑,對他而言其實意義都不大,只要是他的阿潯,他便覺得怎么都是好的,就如同別的女子再如何被贊美貌,他也從不會覺得有什么值得看的一樣。 漠北王庭的叛亂一起,果然一發不可收拾,有幾個部落在叛亂當夜族長和親族盡數被滅,歸為歷史,又有些人僥幸殺出重圍,逃回自己的領地,重整旗鼓劍指王庭,大王子登上王位,但顯然這王座一時是不可能穩定下來的,正抓緊了時間四處滅火,意圖先行平定了內亂。 黎潯和姬珩憂心著一旦他們王庭穩定之后再走前世的捷徑妄圖揮兵南下,與此同時南境的局勢也刻不容緩,姬珩和朝臣們商量過后,還是決定御駕親征,先往南境主持大局,以免被南岳人趁虛而入。 黎珺想要請求一同南下,卻被黎云澤拉了回來,季氏的肚子已經七個月了,而且她現在的身子到底也不比十幾二十歲的小姑娘,生產還是要額外多擔風險的,黎云澤說怕是黎珺下了戰場她在家提心吊膽容易出事,黎珺陷入兩難,最后是黎潯拍板叫了黎云澤陪著姬珩南下。 戰事一觸即發,事不宜遲,兵部只緊急準備了兩天時間姬珩就從城步兵營調了五千精兵的衛隊護衛同行,啟程南下了。 當天文武百官齊聚城門送行,喝了踐行酒之后就目送圣駕南下了。 姬琮在京這些年,很是埋了些眼線,城里城外都有人盯著,不間斷的有人將消息往他的信使那里送,結果探子尾隨了三天漸漸地就覺得不太對勁…… 姬珩是南下去打仗的,而且他以前也上過戰場,并不是弱不禁風的文弱之士,可是這趟南下明顯時間緊急他卻不騎馬趕路,反而是帶著儀仗坐馬車南下的。 消息送回東南海域,唐天華和姬琮琢磨著都覺得不太對勁,又緊急傳信叫京城的探子再仔細打聽,他的人雖進不得后宮皇城,但也很快收到回信說是皇后以養胎為名自從陛下南下之后就不曾出過寢宮大門了。 唐天華和姬琮收到回復之后,面面相覷,表情都有點一言難盡。 作者有話要說:一更。 240、第240章 算盤 “之前探子傳回的消息不是說黎家主母雖然有孕在身, 但黎氏那個精通醫術的長女和黎云澤都在伴駕的名單中隨姬珩南下了嗎?”姬琮覺得這很荒唐,不可思議,“本王原還以為是姬珩為了以防萬一給自己帶了個信得過的大夫在身邊, 現在回頭想想……以他現在的身份又豈會用得著親自上戰場,這個女大夫就帶的太過多余了?!?/br> 唐天華還是很謹慎的:“你是懷疑他帶著黎氏一起南下了?這個大夫是他為黎氏準備的?這可能嗎?不是說黎氏這一胎的懷相不太好嗎?南邊邊境若是開戰,戰況會是如何誰都難以預料,這節骨眼上他帶著個女人去添什么亂?” “這個舅舅就有所不知了, 我家老六可是個世間難得的癡情種子,他對那個黎氏中意的很, 瞧著也不是貪圖新鮮那么簡單的, 他們這成婚兩年多了, 姬珩的后宮一直空空, 由此可見一斑。都說黎氏的這次身孕懷的艱難,而南邊一旦起了戰事卻肯定不是三兩個月之內就能平定的,姬珩會不放心的將她帶在身邊就不足為奇了?!奔х? “不過他如此這般折騰, 確實也從側面反應了南境這次的情況危急, 一旦開戰怕會是一場苦戰, 正好給了我們時間運作周旋北邊的事?!?/br> 唐家雖然早就搬出京城, 闔家上下在海邊的東宜城扎了根,但唐天華的為人也算是心思細膩謹慎的,在朝中很是結交了一些“朋友”,并且安插眼線在帝京為他搜羅打探消息。黎潯生第一胎的時候南邊就差點起了戰事, 結果姬珩卻為了留在京城陪著妻子生產不惜兵行險招派人去行刺了南岳皇帝,就為了拖延戰機好留在家里陪著媳婦生孩子? 這種事說起來荒唐,但在姬珩身上已經有舊例可循了。 姬琮在京城又是和姬珩多方面打過交道的,姬琮既然這般判斷, 他也無甚異議,忖道:“如此說來這倒是天賜良機。漠北赫連弘雖然安內尚且需要一些時間,但眼下馬上就要入冬,正是他們草原上最難熬的一段時間。此次他們王庭內亂,我叫他暗中派遣人手去燒毀另外那十六個不肯對他臣服的部落的儲糧或是草場,一大半都成功了。那些部落沒了糧草過冬,最終只能屈從于王庭,屆時赫連弘率眾南下,大軍壓境。朝廷的戰馬本來就不耐寒,北方現在已經入冬,再加上貿然開戰,北境必定戰事告急。待到朝中自顧不暇之時,我們就可以對京都發難了?!?/br> 京城里就算有老皇帝坐鎮,可一旦北境國界遭漠北人攻破,姬珩還在那邊被絆住了脫不開身,他們要趁火打劫老皇帝就只得妥協,舍棄姬珩,最后需要守的就只剩南境,如若不然—— 那大覲朝廷面臨的就將是南北東三方戰事夾攻這等水深火熱的局面。 老皇帝只是個守成之君,他絕對扛不住這樣的局面。 依著姬琮的性子,他為了等待時機和布局能隱忍到今天已經實屬不易,眼見著希望就在眼前了,內心深處是有些遏制不住的激動的:“本王再派人前去漠北王庭催一下赫連弘,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我倒是真沒想到姬珩會御駕親征去了南境坐鎮?!?/br> 唐天華那里又跟他商量了一下要派去漠北的人選,以及要讓信使如何同漠北的新王交涉等問題。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