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3
姬琮都已經到了嘴邊的話,此時全部卡回了喉嚨里,腦子完全不好使了。 那孩子還在哭鬧。 雖說和皇帝是親祖孫,可一年也就宮宴上能見個幾次面,她跟皇帝不親,也是被她那個輕狂的娘給誤導了,平時在王府里她父皇最大,說一不二,人人都怕,雖然她概念里知道皇祖父更厲害一些,可畢竟一個只有六歲的孩子,認知有限,眼見著親娘挨打,這時候就委屈氣惱的只想叫她父王給報仇了。 林皇后本就不是個肚量大的,被一個小孩子當面辱罵,登時也是臉一沉。 倒是太子姬瓔的反應快,暗中飛快的握住了她的手腕暗示她不要理會,而姬瓔自己—— 此刻就差當場失聲大笑起來了。 滿院子的人,目光都一瞬不瞬的盯著皇帝。 皇帝臉上依舊是喜怒不形于色,只是再看姬琮時,眸色明顯更是深沉三分,帶著審視了。 姬琮背上刷的就被冷汗濕透了。 這時候一直邊緣人一樣被人遺忘的懷王妃就趕忙喊了小世子的乳母,示意她去把小郡主帶走,自己一面快走到皇帝面前給跪下磕頭請罪:“沒有管束好子女都是兒臣失職,兒臣有罪,請父皇和母后降罪!” 她這也是冤得很。 她自己有兒子,本來就不屑于養妾室的孩子,可是身為懷王正妃,又不得不擔負起教養之責,才勉強把孩子接過去了,可那個鄭氏還不依了,三天兩頭的出幺蛾子算計著又把孩子搶回去了,她也樂得清閑。 可現在孩子犯了事兒,在人前責任就還是要她這個嫡母來擔的。 好在是—— 鄭氏恃寵而驕不是秘密,全京城的人都知道這個孩子不是養在她這個正妃膝下的。 懷王妃說是請罪,不過也就是在人前做個體面,她有責任是有責任,但是帝后卻絕不可能將這件事全部怪在她頭上。 皇帝一時未置可否。 卻是太子姬瓔緩聲說道:“女孩兒家在教養上尤其要注意,岑兒小小年紀就滿口污言穢語的辱罵長輩……三弟妹,這確實是你的失職?!?/br> 懷王妃恭恭敬敬的受教:“是,皇兄訓誡的是,弟媳領罪受教,以后一定好好教導孩子們?!?/br> 方才也就是林皇后一個反應最慢的,其他人都是第一時間就聽出了癥結所在—— 小女孩兒看見生母挨打,向父親求救告狀,這其實是正常反應,不算什么的。 但她管一個妾室喊“娘”這就已經是不對了,而更可怕就可怕在這么小的一個孩子居然張口就來罵林皇后是“沒腦子”? 和唐貴妃等人相比,林皇后的確是心機城府都不夠用,可她一個小孩子怎么會懂這些?明擺著就是身邊的大人灌輸給她的概念,讓她在情急之下就脫口而出了。 小小年紀就不分尊卑,不敬長輩?從這個孩子的言談舉止之間就不難看出她身邊負責教導她的人是個什么德行。 唐貴妃狠狠的閉了下眼,咽下一口惡氣,已經放棄決定認輸這一局了。 姬琮那邊則是心中惶惶,冷汗直流。 皇帝默了片刻才終于開口:“嫡庶有別,尊卑有序。齊家治國平天下,想是朕近來交辦你的差事多了,反叫你舍本逐末,顧不上家里了……是朕的錯?!?/br> 姬琮立刻意識到了什么,誠惶誠恐的趕忙就要求情:“父皇……” 皇帝卻直接擺擺手,沒給他開腔的機會:“今日晚宴之后,你回府幽閉一月,多陪陪孩子們,好生教導,一月之后再上朝去見朕吧?!?/br> 短短幾句話,沒有暴怒,也并不嚴苛,卻自是不怒而威。 姬琮明白他話中所指—— 鄭氏和她這個女兒今天算是自尋死路,孩子是皇室血脈,皇帝不會苛責,會給她機會改過,可是鄭氏…… 姬琮明白,他若是還想重返朝堂,讓皇帝重新對他滿意并且重用他,就絕不能再留這個女人了。 鄭氏那邊本來是沒明白皇帝的話中深意,可一看皇帝對姬琮罰得這么重,也才終于頓悟,心里一怕,直接兩眼一翻疼暈了過去。 姬琮看了她一眼,也只能是忍痛給皇帝叩頭,誠懇領命:“是。兒臣遵旨!” 皇帝又看向了唐貴妃:“孩子們胡鬧你也不看著些,反而鬧到皇后這里來了,罰俸三月,以做小懲大誡?!?/br> 話依舊說得不重,算是盡量給唐貴妃留了顏面了。 “是,臣妾領罰!”唐貴妃咬著牙,也是二話不說的叩頭領罰。 林皇后到這時候才徹底反應過來,竟是感覺跟做了夢一樣的不真實—— 本來明明是唐貴妃和鄭氏這對兒婆媳在給她氣受的,還險些弄得她下不來臺,前一刻她還氣得差點倒仰,恨不能殺人泄憤,可這才前后幾句話的工夫就旗開得勝,打了這幾年來最大的一場翻身仗? 簡直揚眉吐氣??! “行了,也都別在這跪著了,鬧哄哄,朕來皇后宮里喝杯茶,你也回去歇著吧?!被实垭S意的擺擺手,繼續舉步往里走。 林皇后趕忙定了定神跟上。 卻不想,他才走了沒兩步就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頓住了腳步:“哦,還有件事……” 唐貴妃剛被宮女扶起來要離開,聞言又立刻頓住了腳步。 皇帝的話卻是跟林皇后說的:“皇后也該好好整頓一下宮務了,朕剛聽聞內庭司如今都已經疏漏到送個東西的路上就能把朕的賞賜遺失的地步了?” 林皇后當時是因為今日中秋,不想把事情鬧大,所以當場只處置了胡公公。 可內庭司的人和唐貴妃串通了在宮里興風作浪,這么好的契機她哪里肯放過?本來也正準備等著秋后算賬,借機清洗一番內庭司的。 現在皇帝親提了,她心下就更是安定了:“是。不過今日中秋,別壞了氣氛,佳節過后臣妾會處置他們的?!?/br> 那邊唐貴妃的心情卻與她是冰火兩重天,截然不同的—— 皇帝特意提起內庭司遺失賜禮之事,必然也是察覺了其中貓膩,而且極有可能是太子告得狀,否則不會那么巧太子剛好陪著他一起來的。 鄭氏口出狂言,冒犯皇后固然可惡,卻原來皇帝罰她是因為發現她在宮里行了齷齪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