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神一般看待四殿下,但誰也沒想到,竟還有荒北的歹人敢當眾行刺,所有人都疏忽之際,唯有一人挺身而出,替四殿下擋下了那致命一刀,此人便是三皇子殿下!且這一刀,讓三殿下當場斃命,血流不止,兩人自小一同于宮中長大,雖京中百姓都知道二人曾經有過不少摩擦,但這一戰使得他們兄弟情深,四殿下當場痛哭,在金都城的主城樓內,為其守尸三日,金都城的所有百姓大喪一個月,甚至為三殿下修建了祠堂,將他的牌位供奉在城中,香火不斷?!?/br> 聽到這里,座下的百姓們又都唏噓不已,不少人搖頭嘆息,不管李濤從前在京中做了多少惡事,可他因戰事而死,為國捐軀之舉,還是值得令人惋惜的。 連李清姝都放下茶盞,低下頭,沉默不語。 朱彥策側過頭,看不清李清姝的面容,但知道她心緒應是不大好,便出聲安慰道:“莫要太難過?!?/br> 李清姝唇邊一抹譏笑:“嗯,我自然不會難過。三皇兄不會為了老四輕易抵命,老四也不會為了三皇兄的死而痛哭。只是有些感慨罷了,都道皇嗣尊貴,在宮里有享不盡的福分,人人敬仰,可皇嗣真那么好做嗎?姬貴妃當初如何勢大,三皇兄又如何受寵,誰不想巴結討好于他們,可你看,如今有哪個落得了好下場?!?/br> “甚至三皇兄的死,父皇一句話都未曾言說,形同陌人,草草下葬,這便是皇家,哪有什么真情實感可言,身為皇嗣,又有什么好的?” 朱彥策聞言,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聽著,然后重新給她斟了一杯熱茶。 李清姝抬起頭來,神色恢復如常,她接過茶盞,自嘲一笑。 “若我哪一日死了,入不了朱府的陵墓,也不愿進皇陵?!?/br> “火化成灰,揚了便是?!?/br> 第72章 . 太子 “現下我要去床榻上,你去嗎?”…… 元初二十一年, 三月,李溯班師回京。 京城百姓紛紛圍堵在長安街兩側,歡呼迎接浩蕩的大軍, 行進的軍隊兩個時辰才悉數進京。 李溯進京的第一時間, 連元延王府都還未回, 便被一道圣旨宣進了宮里,常之茸便先行回了王府梳洗等候, 她知道今日定會異常忙碌。 果不其然, 李溯進宮后,景帝大喜, 當即便賞賜無數,并于當晚要給他舉辦宮宴,為他接風洗塵, 聲勢浩大, 瞬間便讓李溯的風頭大盛,景帝此舉,大有在全天下人面前都炫耀一番自己的子嗣。 當晚的接風宮宴上,常之茸也應邀而去, 除卻她, 楊菡亦在。 殿外楊菡見到常之茸,便親昵的挽住了她的手,笑著問道:“jiejie今日的衣著妝容, 當真是艷冠眾人, 十分好看呢?!?/br> 常之茸眼角一跳, 隨后笑了一下,自然的擺脫開她的手,離她遠了幾分。 “元祺王妃此話差矣, 宮中最為瑰麗耀眼之人,當屬瑜貴妃才是,我不過陪襯罷了,還望元祺王妃莫要再說這些話折煞我?!?/br> 楊菡手上僵了片刻,又恢復如初,好似聽不出常之茸話中有話,她撩了一下頭發,笑的柔和:“jiejie所言極是,今日你我二人皆為陪襯,是meimei方才說錯了話?!?/br> 常之茸抿唇笑而不語,轉身踏步走進了乾元殿內,身后的楊菡面上笑意頓時煙消云散,看著常之茸的背影兩手捏緊衣角,臉上盡是不甘。 乾元殿上,常之茸與后宮嬪妃們坐于一處,位于殿內右側,朝臣們座于殿內左側,中間以一華貴紗質屏風隔之,皇嗣及其它朝臣們坐于殿內左側。 景帝位于上首,舉起酒盞,笑容滿面。 “今日普天同慶,自先祖創下大元基業至此,便是繁華鼎盛無人敢侵,然朕登基數年,先是南蠻國眾目睽睽之下挑釁大元威嚴,后是荒北無故起兵侵犯大元邊境,以為朕手下無人可用?荒唐!此番便讓天下人都看看大元的雄厚實力,荒北之戰大捷,不用朕言說,那些個荒北刁漢均不是大元士兵的對手,而朕的四皇兒,亦是最勇猛無畏的大將之才!李氏有子如此,必當展示大元朝的勃勃雄心,未來當可開疆擴土,一統天下,光耀大元之威!” 景帝言語激動,一腔熱血,如此豪言壯語,讓眾人都能看出,他是極其亢奮愉悅的。 因為自景帝登基后,大元便一路平平,甚至有走下坡路的趨勢,不復當年先帝尚在時的威懾,遂周邊小國才膽敢屢次起兵侵犯。 景帝心里慌啊,他人在皇宮,心卻日日提著沒松下過,若是大元的疆土在他繼位的時期被人攻略侵占了,這定是畢生恥辱,不僅威信掃地,還會記錄史冊,遺臭萬年,這罪過他自然不愿擔著。 而當李溯大勝荒北騎兵,并一舉取下敵軍將領的頭顱以泄眾憤后,景帝難擋雀躍之情,他終于立下一樁威嚴之事,李溯是他的皇兒,不管從前他是真的愚鈍還是有意藏拙,景帝通通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這個結果,且若是李溯有意藏拙,他反而更加看好這個皇嗣。 在座眾人見景帝將手中的酒水一飲而盡,也紛紛舉杯慶賀,并大聲附和道:“有皇上和元延王治理鎮守大元領土,我朝定會繁榮昌盛,永世不衰!” 李溯也舉起酒盞,恭敬飲下。 他今日坐于景帝下首第一個位置,可見景帝是多么看中如今大勝歸來的李溯。 “元延王?今日過后,便不再是元延王了。來人,宣旨?!?/br> 景帝坐在龍椅之上,朝一旁的太監抬起手,太監立即會意,取過早已準備好的圣旨,展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嫡皇子李溯,臨危受命,大義凜然,守衛疆土,立下赫赫之功,揚大元之威名。即日起,授以冊寶,立為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欽此?!?/br> 圣旨一下,殿內瞬間靜了下來,近乎所有人都愣住了。 唯有李溯起身行禮,叩首謝恩,接了圣旨。 隨后,朝臣們才都回過神來,震驚之余,便是心懷各異的笑著道賀。 誰也沒想到,景帝會在此時,直接將太子之位立下。 但無人膽敢反對,因為李溯功勞之大,讓人說不出任何可挑剔之處,連同六皇子李淇和瑜貴妃在內,都只能沉下臉色,假意恭維著,誰也不會傻到在景帝正是興頭上的時候,去觸霉頭。 但瑜貴妃在聽完圣旨后,身子都僵了,心中那股嫉恨,已是攀升到了最高點,楊菡更甚,她原以為自己十有八-九未來便是太子妃,沒想到煮熟的鴨子還沒到嘴里就不翼而飛,這一年多在京中又是部署人脈,又是拉攏朝臣,今日一看元祺王府的做法竟是像個笑話一般,到頭來太子之位與他一分瓜葛都沒有。 而這一切,幾乎都是在常之茸預料之中的,圣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