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8
的身份非同一般,他可是帝師!辰國要是不發兵的話于情于理都不和,簡直沒有比這更加充分的發兵理由! 事情瞞是瞞不住的,大晏使團還有人在,他們已經飛鴿傳書去了辰國。 計劃是早就商定好的,即使元厲還沒有回到辰國,他們也還是可以按照原計劃進行,由元厲的信服冒充元厲回信大晏,說限大晏三日內找到兇手,如若不然,他們就要發兵大晏,絕對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大晏這邊得到辰國使團的回復,朝臣們都炸鍋了!紛紛覺得這辰國就是故意的,三天的時間,怎么可能就查到真兇? 案子發生到現在已經這么多日子過去了,都一點線索沒查到,怎么可能在收到回復三日內找到兇手?他們就是想開戰吧?這是辰國又皮癢癢了,忘記當初是怎么在他們的鎮南王手下吃虧了是不是?那就直接干一場,也好讓辰國再次明白,天朝大國可不是他們能隨意挑釁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朝臣覺得,他們還是應該想辦法查出兇手。這些年的和平來之不易,戰事豈能隨便掀起?打仗就是勞民傷財的事情,真要有能避免戰爭的方法,那還是盡量選擇這種方法比較好。也能顯出他們大國的氣度,不要沒事就喊打喊殺的。 于是朝廷上就出現了兩個派系,一邊是主戰派,一邊是主和派,兩邊吵得不可開交。 難得的是這次陸熠鴻和陸熠景站到了同一邊,他們都是主和派,覺得沒有必要掀起戰事,只要他們利用剩下的時間全力以赴調查處兇手,給辰國一個交代,就能避免生靈涂炭。 當然,兩人話說得好聽,但實際上只是因為忌憚陸鎮罷了。 他們都知道,一旦戰事開始,朝廷上唯一合適的人選就是陸鎮。陸鎮跟辰國是老對手了,他了解辰國大將的作戰習慣,而且從前就屢屢獲勝,只要開戰,那么想在最短時間內結束戰事以免過度消耗國庫,就只能是鎮南王親自帶兵。 但鎮南王已經功高震主,他現在的戰功就已經讓皇帝感到了威脅,那么將來無論他們兩人誰來繼位,作為一個根基不穩的新帝,就只有被陸鎮拿捏的份兒,他們實在不愿意繼續加重陸鎮手中的籌碼,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能開戰。 主戰派的人也勢力也不弱,大都是那些沒有在奪嫡之爭中站隊的耿直之臣,也有不少位高權重的皇室宗親。他們大多數腦子清醒,看得出陸鎮即使功高也沒有震主之意,只要陛下不逼得緊,陸鎮也不會忤逆陛下。 外患將至,更應該放下所有的芥蒂成見一致對外,哪有這時候還在防著自己人的? 皇帝也很是頭疼,他自己其實是主和的,因為他跟陸熠鴻和陸熠景的想法一樣,都是不想再讓陸鎮累積軍功,而且現在朝中能用得上的大將都是陸鎮一手培養,他們獲勝跟陸鎮獲勝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只是就算接受辰國的要求,但如果沒有在三天內查出兇手,到時候一樣要開戰。而且辰國也不是好糊弄的,絕對不可能隨便挑出來一個人說是兇手他們就會相信,總要拿出能讓他們無法反駁的證據,并且確實將此事能跟大晏分開,才算行。 皇帝也問了陸熠誠的意見。前不久陸熠誠封了郡王,有資格上朝。 皇帝最近對陸熠誠的感覺很不錯,因為之前辰國使者特別跟他夸贊過陸熠鴻和陸熠景,但卻告了陸熠誠的狀,說陸熠誠不懂禮法,與他說話的時候也綿里藏針,完全沒有對待他國來使的尊重。而且陸熠誠還直接問他們辰國新君是不是從前來大晏的那位質子,他聽宮里的老宮人提過的,還說新君應該親自過來感謝他父皇,沒有他父皇同意放他回去,他到現在都還是個質子,只能看著別人登上帝位。 為了給商靖交代,皇帝確實責罰了陸熠誠,但其實只是做做樣子而已,他甚至覺得陸熠誠給他出了一口氣,又怎么會真的責罰?不僅沒有真責罰,還在后來賞賜了不少東西給陸熠誠和他的母妃。 陸熠誠的母妃受寵若驚,她在宮中這么多年,又不得皇帝寵愛,除了最開始生陸熠誠的時候得過不少賞賜之外,這還是頭一次。 陸熠誠主戰,陳述理由的時候說的是他們大晏乃天朝大國,不用畏懼一個辰國,真要畏縮不敢應戰,那將有損大晏的顏面,影響父皇的聲望。 皇帝本來聽到陸熠誠主戰還有點不高興,但又聽到陸熠誠是站在他的角度考慮,他這心里就又舒坦了。陸熠鴻和陸熠景雖然是跟他想到了一起,但是這兩人連口頭說出來的虛假理由都沒有編好,一口一個為了黎民百姓,聽著是好聽,但可見他們并沒有站在他這個父皇的角度上去去思考!兩人加起來都沒有陸熠誠一個孝順。 最后皇帝還是決定先繼續調查兇手,如果三天之內能找到,就可以避免戰事,如果找不到,到時候開戰跟現在開戰也沒有多大區別。 那么現在的問題是,調查兇手這件事,誰人合適。 皇帝問大臣們有沒有主動請纓愿意調查這件事的。原本那些主和的大臣們這會都安靜下來。這種事誰也不愿意往身上攬,且不說他們都自認沒有那個本事能在三天之內查到真兇,就算真有些本事,但萬一沒查到,或者沒有足夠分量的證據證明自己查到的人是兇手,辰國不認賬,那也無濟于事??!到時候兩國開戰,負責查案子的官員就該是罪人一般的存在了。 那些主戰的都是從鼻孔里出氣,反正他們是不會站出來的。 皇帝見沒有人敢主動站出來,又發了好一通火氣。 最后陸熠景竟然主動站了出來,眾人剛以為他是腦子抽了要攬下這件差事的時候,他說了:“父皇,兒臣倒是有一人推薦?!?/br> 皇帝瞇著眼睛看著陸熠景,“誰?” “兒臣覺得古道心古大人是個合適的人選?!?/br> 陸熠鴻立刻瞪眼看向陸熠景,這家伙分明就是要害古道心才故意這么說,一時也沒注意皇帝的臉色,當即站出來反對。 “父皇,兒臣以為不妥。古大人從來沒有查過案件,沒有相關經驗。這次事關兩國邦交,戰事更是一觸即發,更應當挑選辦案經驗豐富的官員辦理?!?/br> 第259章圣旨下 “鴻王兄此言差矣,正是因為事態嚴重,本王才推薦古大人。若說古大人沒有經驗,但誰也不是天生就有經驗查案的,而且古大人大才,滿朝文武都已經領略到,他文采斐然,又會武功,在和辰國的比試上又大放異彩,可見古大人絕對是個全才。再者,本王與古大人接觸過幾次,覺得他思維縝密,心細如發有聰敏過人,正是查案應當具備的素質?!标戩邙櫾秸f越得勁兒,自己都要被自己的口才感動了,“而且父皇才升了古大人的官職,由從六品到正五品,連跨三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