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
上添花也比不上這時候沈府的扶持。 店子很快開了起來。 新店開業,總是受人關注,有些人是瞧新鮮,有些稍微懂門道的人則是想看看著新店能開多久,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人。 不過很快,所有人就知道答案了。 古道心寫了一張宣傳單,其中介紹了瑤光閣的業務,十分詳盡有趣,很是能吸引興趣,之后還說了,古府目前所有小姐、夫人的服飾,皆出自瑤光閣。 之后古道心把這份宣傳單交給沈府,由沈老夫人看過之后,沒什么妨礙,才按照古道心的要求,交由下人去拓印,足足拓印了一萬份,分發到蘭陵的大街小巷。 沈府的改變一般老百姓可能看不出來,但稍微有點身份地位的人都能注意到。他們還在納悶,怎么沈府的女人一夕之間都變得這么有魅力了,原來是瑤光閣的功勞。 傳單發下去,所有人都知道蘭陵城中心有家瑤光閣開業了。 其他商家看到古道心的這波宣傳手段頓時覺得學著了,他們以前怎么就沒想到這個呢?雖然印發這種東西所花的時間和財力不算少,但比起這樣宣傳之后得到的效果,那又算得了什么?這個瑤光閣的老板還真是會想法子。 古道心沒讓沈府的人去分發,他也不想欠沈府太大的人情,發傳單這個事他早前就有了想法,這也是他為什么要讓月寶和云寶去了解全城乞丐的情況。 他將那些經過調查后初步判斷人品還不錯的乞丐集合到了一起,讓他們去分發傳單,按照東西南北四方,盡量平均分配,三天內發完。 為了不降低瑤光閣的品味格調,古道心還特地趕制了一批麻布衣服出來,雖然不是多好的料子,但也干凈整潔,乞丐們稍微梳洗打理,換上干凈的衣服,再去發傳單,效果會更好。整齊劃一的著裝,給人的感覺也更加規范高檔。 古道心給乞丐們開出的價格是一文錢一張傳單。一文錢是不多,但是對于乞丐們而言,這可是個肥差!他們平時蹲點乞討,一天也要不到多少錢,溫飽解決不了,很多時候一個饅頭都要分三頓吃。 但是這個發傳單,活計雖然比蹲在地上等人施舍要勞累一點,但當乞丐的誰沒吃過苦頭,這點勞累著實算不上什么。也不用你開口講話,只要把傳單發到人手里就好。而且還能白得一身干凈的衣裳,比他們穿著爛布條子、衣不蔽體的好太多。 這一波宣傳給力,再有沈府的加持,瑤光閣門庭若市,生意好得不得了。 古道心也知道,蘭陵不比從前的小鎮,一般的東西這些有錢的人家是看不上的,因此一開始走的就是高端設計路線。 再加上本來就時間倉促,也趕不及做成衣,古道心就在店里放了很多設計圖,都是他之前忙里偷閑畫的。進店的貴婦們看著掛在墻上的畫,有看中的就取下來到柜臺那結賬。 每一幅畫都獨一無二,也就是說自己的衣服是獨一無二的,光是這個設定,就很受貴婦們的歡迎。 除此之外,屋內的三面什錦架子上放著的都是月寶做出來的簪花釵環,樣式新穎漂亮,這些戴慣了傳統樣式的女人們也喜歡的不得了,。 開張僅一天半,所有的存貨就都被掃蕩一空,他們不得不暫時關了鋪子,抓緊時間制作。 第54章重逢陸熠鴻 其他沒趕上的客人,還有些才拿到傳單就從四方趕來的客人見到這個情況,都在門口好一通埋怨,他們已經緊趕慢趕了,還是沒能在售罄之前趕到,這怨誰??? 不過就是這種情形,無形之中竟然也成了一種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瑤光閣的生意有多火爆,可見里面的東西有多好。 于是有些從南城、北城等特意趕過來的人,都在附近的酒樓客棧歇下,或者是讓隨行的下人留下來一兩個,只等瑤光閣開店,能搶在前面爭得一兩件。 兩天后,瑤光閣再開。一天之內又被清空,弄的后面陸北不得不出公示,未來一個月內,每人限購一件飾品或者一張圖稿。 只可惜,古道心低估了那些大戶女人要買到心愛之物的決心,不是每人限購一件嗎?家里丫鬟婆子有的是,每人限購一件也成,就看看誰家的丫鬟婆子能擠能搶了,干粗活有一把子力氣的嬤嬤誰家都有。 不過這都是后話,古道心在趕制完最后一批圖紙后,就悄悄上京了,三天后,就是秋闈。 重生這么長時間以來,古道心可以說是壓根就沒看過有關科舉的書籍,他還記得上一世這次科舉的試題,當時他精心準備了許久,拿了個狀元。 在現代,因為應試教育的現狀,學生們掌握的都是如何在考試當中取得最好的成績。 而古人不一樣,古人讀圣賢書,雖然大多數人也是為了在朝為官,但夫子們的教育方式,卻不是以科舉為唯一目標,注重的是講授為人處世的道理,是真正的做學問,這是一種清高的行為,可不能與功名利祿掛上過深的關系。 要是有人跟夫子說,讓他總結一下歷年科舉的題目,看看能不能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找到一些可以取得好名次的方法,那鐵定要被夫子打手板,還會被斥責是心術不正、用心不純。 上一世,古道心就是潛心鉆研科舉題目,了解當下朝廷的現狀,殿試的時候又說中了皇帝的心事,才投機取巧成了狀元,也終于真正入了陸熠鴻的眼。 而這一次,古道心不準備再那么顯眼,得個榜眼就行了。不墜于最尾,也不占于鰲頭,又是在三甲之內,照樣前途無量。 秋闈屬于鄉試,能參與鄉試的人本該是本省的秀才,但古道心捐了監生,便是“全國通用”,也就不用在乎是不是當地人。他這也是為了來年二月的春闈做準備。 要是等到時候在上京,只怕許多事情都要忙不過來,腳跟也沒有站穩,只怕得了三甲,被人奉承巴結之余,也有些人要動點歪腦筋,還是得積累些人脈和錢脈才好。 古道心雇傭了一輛馬車去京城,連日趕路,身子已有些不適,但在到了京城城門口的時候,古道心讓車夫先停下來。 掀開車簾,古道心往上看,瞧著與記憶中一般無二的高大恢弘的城墻,濃烈的壓迫感撲面而來。城門樓上有士兵把守,牌匾上有龍飛鳳舞的“盛京”二字,總能令初次入京的人心潮涌動。 盛京,他回來了! 車夫也沒感覺到古道心有什么不對勁,反正他見過的古道心這樣的多了,趕上科舉,很多外城學子,歸屬盛京所管的,都要到盛京的貢院考試。 不少人都會在城門口停下來看看,瞻仰瞻仰這巍峨的城樓,心中有千般豪情、萬般抱負,想著取得功名,出仕入仕,一展拳腳。 不過最后,能留下來的還是少數。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