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8
孟以非卻是時時刻刻都處于裝備天平套的狀態,哪怕是個省略版,也不是尋常人能體會的感覺。 當他全副精神集中到他的工作上,仿佛能看到宇宙的真理,世間的一切都敞開給他,所有的知識在他眼睛都是透明的。 只要他想,他就能做到,只要他想知道,他就很容易能知道。 好似無所不能,但真的很容易陷入到奇怪的精神中掙脫不出。 別人哪怕再努力工作,也知道什么是餓,可孟以非卻不,他工作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也不會有任何感覺,想把他拖出去吃飯,就和打仗一樣困難。 楊玉英都怕了孟以非的瘋魔,何況是其他人,瞿家造船廠的幾個工程師整天膽戰心驚,以前他們最討厭瞿正等人去串門,影響他們的工作,現在巴不得瞿正每天按一日三餐過來,好歹能將孟以非拉出去休息休息。 這日,瞿正一到造船廠,人還沒進門,就看見平日里眼睛長在頭頂上,見他就翻白眼的老賈,一看到他就如釋重負:“快,去找孟工,不管你是帶他去泡泡澡,蒸桑拿,還是去參加舞會,去喝酒,總之,趕緊走?!?/br> 瞿正:“…” 最后當然沒去什么誤會,而是去了茶樓。 “最近一段時間長新的股價稍稍走低,主要是英國的一家公司在咱們登州市新建成了一家紡織廠,有傳聞,人家的技術水平非常高,生產出的洋布花色新,現在股民們都在觀望?!?/br> “我們正好出手,好好給你賺點零花錢?!?/br> “哦?!?/br> 孟以非把頭擱在桌上,雙眼無神。 瞿正還想說什么,卻是陡然住口,神色不善:“煩!” 沈鴻居然也出現在茶樓。 他和以前比,變化很大,眼神陰郁,身形也顯得佝僂,臉色憔悴。 抬頭看見孟以非,沈鴻目中露出濃烈的恨意。 瞿正翻了個白眼,根本不理他,他這邊生意已經談完了,正好送走銀行的業務經理。 沈鴻聽到幾句,心中不禁有些痛快。 他這些仇人們,不等他挖坑,竟然就自己往坑里跳,現在這種時候買入長新的股票,豈非找死! 哪怕沈鴻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和柳三胖談好合作,開始坐等金錢往自己的口袋里飛時,他也不像此時這般歡喜。 錢,對他來講并不那么重要。 他想要的未來,哪里是區區金錢? 不過,能讓這些折辱他的人受到罪,難受片刻,他到是挺高興。 楊玉英趁著孟以非處于半休眠狀態,稍稍露頭,替他喝一杯茶,轉頭就見到沈鴻居高臨下的表情,心中不自禁也有點惡趣味。 真想看看這家伙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真正一腳踩到地獄里,一輩子不能脫身之后的表情。 這年頭玩股票,股民通常并不去證券交易所一類的地方,而是找中介,一般就在這類茶樓里交易。 當然,大部分來此的都是散戶。 瞿正帶著孟以非過來,純粹就是為了帶他來感受一下氣氛,順便讓他活動活動。 沈鴻緊張地忙碌十幾日,終于把該做的都做了,現在只坐等長新破產倒閉,股票成一堆廢紙。 事情似乎發展得很是順利。 英國的紡織廠輕輕松松建了起來,開始準備鋪貨,沈鴻特意去看過,他們的布料又便宜又新鮮。 長新的股票已經開始有下降的趨勢,只不過瞿家等幾個商家,登州市商會的人為了保護國產企業都在救場,暫時還比較穩定。 沈鴻聽說瞿家入場救市,不覺越發興奮,目露瘋狂。 瞿家的投入越大,之后損失就越大,如果能讓瞿家傷筋動骨,也算他報了仇。 一覺醒來,沈鴻殷切地期盼著好消息,一早就趕緊出去買報紙。 今天報紙頭版頭條——長新布平價出售,登州市萬人空巷,爭相搶購。 沈鴻揉了揉眼睛,只覺得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 第四百九十一章 渣男重生洗白文的炮灰(18) 瞿正笑盈盈看著百樂門里好幾位著名舞女,在他面前走來走去,慢慢展示自己身上特別靚麗的桃紅色,水碧色,鵝黃色的鮮亮旗袍。 以前的棉布顏色都重,清亮淺淡的顏色都是高檔貨,尋常人想見都見不著。 現在百樂門最紅的舞女秋麗,緩緩走到舞臺上,燈光落下,她一身長裙晚禮服竟然是七彩的漸變色,漂亮的不可思議。 “誰能想得到,這么好看的料子竟然和普通的無色棉布,只貴了十幾文?!?/br> 別看現在大部分大宗交易都用大洋,但是老百姓們用銅錢的時候更多些。 十幾文對普通老百姓,或許是顯得貴了一丁點,但對市區的市民們,但凡有個正經工作糊口的那些人,都不會太放在眼里。 “長新是咱登州的老牌子,我還當它快成老古董了,將來是沉入故紙堆的貨色,不成想,居然還老樹發新芽,有煥然一新,讓人吹捧的時候?!?/br> 這兩天,長新出了新產品,那些庫藏的老布料都減價銷售,大批大批的出貨。 就連一年到頭扯不了幾匹布,做不了幾件新衣服的那些窮苦人家,都忍不住出去買買買,拿出存款大把大把地花起錢來。 這年頭,普通老百姓家里,哪家不缺衣服? 誰家有了衣服,不是大兒子穿過二兒子穿,二兒子穿過小兒子穿,補丁一層復一層。 如今布料便宜,買回來好好給家里人做幾身體面衣裳,那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連續好幾天,報紙上連篇累牘地報導長新紡織廠的新式提花布料,說長新是民族企業之光。 長新大幅度提高工藝水平,生產速度更是快得不可思議,改造完的機器,連長新那位在技術方面十分優秀,曾經兩次出國留學學習的廠長,都對記者表示,他已經跟不上時代了,總覺得這不是科技,是魔法。 現在長新的布料,一被制造出來就有漂亮的花紋雖然還是不能和手工刺繡相比,可是對普通百姓來說,便宜才最重要。 染色的工序也被儉省了不少,染料更是和以前完全不同。 廠長自己說,沒想到他們廠子能得到這么漂亮的染料,那些化學方程式如果拿出去賣,肯定能賺取很大的利潤,可是他們廠子的合作伙伴孟以非孟先生,毫不猶豫地拿出來同他們合作,技術入股,只占百分之五的股份。 于是,他們這些新料子就有了最大的優勢,那便是足夠的便宜。 在改進技術上,他們廠子投入的不多,自然能給消費者讓利。 以前都是洋布傾銷,降價,阻擊國內的紡織市場,實在沒想到國布竟然也有揚眉吐氣的一天,短短時日,英國人的紡織廠就被折騰得幾乎要關門大吉。 沈鴻呆呆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