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4
。 將這些資料匯總到一起后,進行歸納對比,整理出最可靠的航行線路圖,以及沿途風浪氣象規律等。 可畢竟是第一次開展這種活動,對海外的市場情況不熟悉,除洛薇名下的那些船,其它船只,在備貨時,難免都有些保守。 連秦晉泉負責的戶部船只在內,船本身的造價,就已極其高昂,再采購貨物,不說裝上滿船的貨物,就是只裝個半滿,這筆采購花費,也是天文數字。 對于洛薇執意要裝滿船,這種很有些冒險的舉動,不僅張云綿、燕婉兒她們十分擔心,得知消息的陽平郡主也坐不住,親自進宮,試圖制止此事。 “母親,您實在不用擔心,就算有萬一,這些損失,也在宮里的承受范圍之內,可此舉一旦成功,將會是暴利,這第一次的機會,最是難得,富貴險中求,我必須要爭取一下!” 宮中這幾年,確實掙了大錢的事,陽平郡主是知道的,外面盛傳太后有點金手的說法,她也曾有耳聞,但她更愿意相信,那是因為自家女兒手下有能人。 第123章 禍國殃民的太后 26 在洛薇的有意引導下,近兩來,陽平郡主對朝政上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多,也不怎么關心,忙著從事一些慈善事業。 是的,慈善事業,組織一些有錢有閑的貴婦,在各地開設慈濟堂,收養一些孤兒棄嬰。 通過這種行動,既豐富了她們的精神世界,也成功實現了自身價值,還獲得大量的贊譽,受到娘婆二家的刮目相看。 只是不時聽到周圍人提及,太后又做了什么事,制定出什么新規,又怎么發脾氣,罷了什么人的官。 但她聽聽也就算了,沒往心里去,女兒越來越厲害,性格也越來越左,不聽勸,反倒是她家親爹與公爹,越來越聽她女兒指揮,已經不是她能cao心的了。 所以,在她的印象中,洛薇一直在忙著跟大些大臣斗心機,逞手段,怎么可能有精力,以及能力去當點金手。 可此刻看她這么堅定的樣子,陽平郡主不由得也有點心動。 她帶著一幫貴婦開慈濟堂,也很費錢的,雖然宮中與戶部都有補助,那些貴婦以及商人家,也會有捐款。 可慈善這種事,向來都是無底的坑,進項有限,花起來卻是永遠都不夠用。 兩府的船,她之前都曾用私房購買份子,可以選擇在船上帶貨,就是這么以來,她需要承擔的風險就更大,且她手上的余錢已不多。 所以,她之前的想法,是自己不帶貨的,等著吃船份子的分紅。 可此刻,她不僅沒能成功勸止住洛薇,聽到這些話,她也有些蠢蠢欲動。 走出后院那片小空間,將自己架到慈濟天下的大義之上,再看民間百姓的各種艱辛困苦,她想要做的事情很多,金銀財貨的重要性,她已深有體會。 “聽你這么一說,機會是挺難得啊,家里的船,按計劃,空的還多,那我要不要,也備些貨?備點什么貨,能保證一定能賣出去呢?” “絲綢、瓷器、茶葉這些,銷路是肯定沒問題的?!?/br> 其它還有哪些東西銷路有保障,洛薇也不敢確定。 絲綢之類的織染品,以及各類瓷器,是袁國近幾年產量最高的產品,大量相關作坊的開建,使得供應開始大于需求。 哪怕往周邊小國,以及荒原部落那邊輸送過不少,產品仍然積壓嚴重,若非有數十只大船可以給兜底,洛薇早就要出臺相關制度,進行干涉。 陽平郡主聞言,有些遲疑道,“那些瓷器,本錢倒是相對較低,可它容易碎啊,平時運輸時,損耗都很大,這要是還給運到海外去,那可就損耗更大了呀!” 再說,那些個瓶罐碟碗之類的,它也不稀罕啊,費這么大勁,折騰這什么海運,運些不值錢的普通物件出去,能賺到錢嗎? 對此,陽主郡主表示自己十分懷疑,可紡織品與茶葉的價格都太后,她那點錢投起去,連個水響都聽不到。 “母親,您請放心,船運,哪怕是海運,也比在陸地上的耗費小,再加上,存放那些瓷器時,會在周邊放上填充物,損耗不會太大的?!?/br> 看得出陽平郡主的質疑,洛薇接道道。 “您別看瓷器在我們這里,只是個尋常之物,在別的地方,向來都是緊俏物,那些與異域做生意的大商人,都知道這事,您且看著,不只是我讓宮中這般備貨,那些商人,肯定也是如此準備的!” 雖然心中還是有些不踏實,但早已將初衷忘記的陽平郡主回去后,稍作猶豫,還是向她親爹與公爹提出,船上的空位,她都包下。 聽說陽平郡主出手如此闊氣,還以為她去宮中,在太后那里得到資助了,等到她最后往里裝入大量品質普通的瓷器時,大家才明白,感情這位也沒錢,拿這些不值錢的粗糙之物充數。 數十只載滿貨物的大船裝好的同時,國內近幾年產能驟然得到提升,市場供需失衡導致的產品過剩狀態,迅速得到大幅緩解。 洛薇心中知道,以傳統手工業,縱然開始規?;?,生產效率依舊不算高的產能,就算不將周邊小國算在內,僅供應袁國上下,按說也不該這么快,就開始出現產品過剩的兆頭。 歸根結底,還是占數最多的底層百姓們,實在太過貧窮。 當部分城鎮居民,有機會進入一些作坊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消費能力得到提升的時候,這些人數最多的鄉村百姓們,仍處赤貧狀態。 每日付出十分的勞力,才能有機會吃個半飽,尚在為溫飽而努力的人們,除保障生活的必需物資外,根本就沒有多余的消費能力。 這一切,洛薇都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底層老百姓賴以生存的活計,就是種田種地,他們辛苦種出來的糧食,養著整個國家的人,可他們自己,總是吃不飽穿不暖,沒餓死,就算不錯。 這種現象,自古以來就存在,而這個直到現代社會,都無法徹底解決的社會性問題,洛薇也沒有自信能解決。 她一直在努力,想要改善這一現象,整頓吏治,查處地方官府給這些底層百姓,私自加征稅賦的現象。 清查那些豪門大戶的田產人口,讓他們不能再像過去那般,勾結官府,肆無忌憚的將自家稅務,攤派到普通百姓身上。 這一切舉措,雖也逐漸在起效,給那些百姓們減輕不少負擔,讓他們生活好過不少,可這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對此,洛薇也早有心理準備,所以她才會在執政之初,就急著要堅持開海運,海外一些高產的作物,正是她一直以來,最放在心上的目標,重要性,不在賺錢之下。 為此,她早在工部召集一批精于農事的官員,送去與那些水手、海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