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
退婚書已經寫了,趙家嬸娘又在家里一頓撒潑胡鬧,趙伯父也沒有一點辦法。 匆匆見了喬笙一面,說對不起他死去的爹。 其實道理不用多說,喬郁也明白。 喬家一朝沒落,喬笙體子不好,又撐不起大梁拿不了事,眼看著日子只會越來越難,若換成是他女兒,他也不一定就舍得讓她吃這種苦。 自古錦上添花易,從來雪中送炭難。 倒也不能怪人現實。 喬郁覺得自己十分想的開。 但喬笙就沒他那么豁達了。 喬笙自幼雖不說嬌養,但衣食無缺,學文習字,讀的都是圣人書,自有一番傲骨,他不精商賈之道,賠了父輩留下來的基業,就已經讓他如鯁在喉,更何況這個時候來了這么一出,臉上就算不顯,心里估計也是氣的不行。 本來身體就不好,又淤氣在胸,不生病都難。 喬笙重病后,趙德申又來過幾次,送了不少藥材和糧食,只說讓他好好養病,一切都等病好了再說。 可惜伯父是個好伯父,嬸娘卻不是個好嬸娘。 趙德申每次拿東西過來,趙家嬸娘都會來喬家鬧一場。 說他們兄弟倆是拖油瓶,拖垮了喬家,現在又來拖他們趙家,說的那話要多難聽有多難聽,只戳人的心窩子。 慢慢的攪得趙德申也不敢明著來了,就連后來幫喬家賣房子賣地,都是指著他家管事的偷偷來的。 喬家的房子賣掉之后,連同賣房子的錢,趙德申本來還偷偷多給了二十兩銀子,喬笙不要,死活說不能再麻煩他們,最后還是讓喬嶺給送了回去。 趙家嬸娘知道了,又是一頓大鬧。 這下,趙德申就再也沒有來過。 糧食就是那個時候,趙家給的。 喬郁初聽到故事的時候,還有點氣憤,過后再想,也就那么回事了,人嘛,總是先得為自己考慮的,趙家的事做的雖然不地道,但硬要說起來,也完全沒什么毛病。 幫了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但經此一事,喬嶺跟趙家的關系,算是徹底掰扯干凈了。 趙家只有兩個女兒,趙德申原本還想認喬嶺做義子的。 喬郁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些事情,對他來說,他于喬家也就是個局外人,這些遭遇聽起來都像是聽故事一樣,沒什么太大感觸,他雖然穿進了喬笙的身體,但骨子里還是喬郁。 他和喬家唯一的牽扯,就只有喬嶺了。 所以對喬郁來說,有沒有趙家,和趙家做不做親戚對他來說都沒什么所謂,反正他也沒指著趙家吃飯,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是他的座右銘。 喬嶺和他就不一樣了,每次提到趙家,他都神色淡淡,一副不想多說的樣子。 作者有話要說: 我,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銀雯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章年關將至 粥永遠是那個糙米粥,菜除了酸蘿卜之外,就只有院角堆著的幾顆大白菜。 每天拌蘿卜絲,炒白菜,喬郁的嘴很快就饞了。 住的不好穿的不好都能忍,唯獨吃的不好,是怎么樣都忍不了的,得想個辦法弄點吃的打打牙祭。 又在家里休養了幾天后,喬郁帶著喬嶺一起,出了門,這天已經是臘月十五,他們還連過年的什么東西都沒有置辦。 新衣服不說,連吃的都沒買。 走之前,喬嶺小心翼翼的拉出喬郁床底下的一個破舊的粗瓷罐子,從里面摸出了幾個錢串子。 這還是喬郁第一次看到這個時代的錢。 跟喬郁想象中的古錢幣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中間的方孔變成了圓孔,正反兩面各印著幾個看不出是啥的字。 喬郁一看就覺得糟糕,果然是他不認識的字。 看來他不但教不了喬嶺,還得讓喬嶺教教他了。 每個錢串子上都穿著十個錢幣,一共是七串,還有一串只剩了三個。 一共是七十三文。 在此之前,喬郁已經問過喬嶺,這個時代的物價。 雖然還有不少地方沒搞懂,但基本東西他自認已經沒啥問題了。 他以前學歷史的時候大概學過一點古錢幣的購買力,有的朝代五十文才能買一斤rou,二十文才能買一斤米。 不過好在這個央國,物價倒是不高,不知道跟天/朝古代具體有何不同,東西倒還都算便宜。 二十文錢就能買上一斤rou,八文錢就能買上一斗米,差不多能有一斤還多。 不過物價不高是跟天/朝古代做對比的,而不是跟他們手里僅有的七十三文錢做對比的。 七十三文錢,就是光買米也就只能買九斤。 每頓煮飯的話,連半個月都吃不下來。 喬郁掂著這幾個錢串子,覺得自己十分可憐。 俗話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說的估計就是現在這個情形了。 兩人出了院門,喬嶺走在前面,頭沒往回看,手卻一直拽著他的衣角,估計是怕他又犯頭暈,在大街上摔倒了。 喬郁看著喬嶺拽著他的那只瘦小的手,心里美滋滋的想著有個弟弟就是招人疼。 任何時代都有著亙古不變的規矩,那就是階級。 哪怕是自詡平等的天/朝,其實真正平等的東西也沒幾樣,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三六九等會從骨子里將人隔離開來,天/朝是這樣,這個年代也是一樣。 喬郁從醒來就沒出過院門,但并不妨礙他從喬嶺口中知道他們現在的情形。 他們現在住的這個院子,在漢陽城的最西邊,央國以東為尊,認為太陽東升西落,東邊自然是四方之首,南北次之,所以在漢陽城,東邊是皇宮,還有皇親國戚住的地方,而南北方則魚龍混居,有達官顯貴,也有商賈豪家,西邊則是公認的整個漢陽城的貧民窟,住的都是最下層的貧民。 喬嶺說喬家原本的房子在南邊的落霞巷里,是喬父花了不少銀子置辦的,賣的時候一應是趙家管事幫著,喬嶺連現在房子里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