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5
就要過年,顧不上自己還懷有身孕,當機立斷,將昏倒中的薛舒志搬上馬車,離開京城。 薛舒志自此徹底消失在魏家的生活里。 能做到一定地位的商人自然消息靈通,時刻關注政事是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所以,天下報廣告位一出,有點實力的商家都知道了。 一個個都在思量,這廣告位值不值得買。 還有石炭礦,居然可以承包給個人開采,首次開放認購名額只有十個。石炭這東西燃燒比木炭要燒得久,成本也低,哪怕沒有被廣泛使用,若全天下只有十個人能開采販賣,自是有得賺。 很快,認購石炭開采的十個名額全都賣完。 等到廣告位的時候,一位姓安的商人第一個站出來要買廣告位,以五百兩的價格。 其余人聽了也趕緊加價買,最終天下報的第一個廣告位賣到五萬兩。 安覓聽到這個消息,微微勾唇。 早前她就讓魏景和用她大哥安佑北的名字弄了個戶籍,做什么也方便,這個安姓商人就是她授意徐風干的,魏大人提出的法子怎能不奏效呢。 這里的銀兩兌換成現代人民幣的話,一兩是一千,十兩一萬,百兩十萬……現代買個廣告,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億,如今這天下報可是唯一一個能叫天下人都知道的報刊,五千萬買個固定的廣告位也不錯了。 如此一來,加上認購開采石炭礦的錢,國庫一下子有了大筆收入,但要一下子將欠臣子們的俸祿全都結算完是不可能的。 承光帝并不慌,待竹紙、水泥全面造出來,到時可以官賣,或商運,商銷。 水泥,百姓們一時半會還用不起,商人卻是不缺錢的。再加上明年賦稅可以收上來了,還有楚國成為大虞的附屬國必然得上貢,到時充盈國庫指日可待。 在廣告位和石炭開采權實施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魏家這邊三媒六聘一事也緊跟著提上日程。 六禮中的納采就是提親,納采禮必須要有活雁。雁是忠貞的典范,取雁為禮象征夫妻恩愛,家庭和睦。 可這大冷天的哪來的活大雁,魏景和打聽到某個紈绔世家子早早養了對雁就為將來娶妻提親用,便登門買下。 于是,通過買雁一事,魏景和要給妻子補辦三書六禮一事在京中不脛而走。 這魏景和到底還要為他妻子做出多少驚世駭俗的事??? 除了官媒外,男方這邊請的媒人是肅親王,女方這邊請的是鎮國公府的老夫人。 好家伙!這兩位如今可是連皇上都給面子的人物。 更讓人震驚的是,問名交換生辰八字拿到護國寺請人測算的時候,竟得了燈大師親自測算,批下“天作之合,三世情緣”之語。 這,這可是天機??!都說護國寺每代高僧非國祚有異不測天機。這對夫妻何德何能? 魏景和則是摩挲著批語久久。 三世,是否意味著他和覓覓還有一世?是前世?還是來世? 他期望來世,而不是早已成過去的前世。 納吉結束便是納征了,即是男方給女方聘禮,請戰老夫人做女方媒人的時候,魏家就和鎮國公府商議過,安覓從鎮國公府出嫁,聘禮自是先送鎮國公府。 請期成親的日子也是了燈大師親自測算的,原本有兩個日子可選,一個在明年二月,一個在明年五月,了燈大師親批五月。這又免不了叫人好一番目瞪口呆。 這會京中勛貴世家要是再咂摸不出來了燈大師對魏景和令眼相待就白活了。 大家忍不住想起魏景和的種種,可不就朝著福星方向發展嗎?連隨便買座宅子都能買在大儒對面。有個別消息靈通的就想到當初楚國派人來抓鎮國公兒子一事,就是因為聽說大虞有福星庇護才沒亡,其實,那個福星是魏景和才對吧? 五月這個日子也是魏家想選的,二月魏景和可是要參加春闈的,這時候哪能分心成親。春闈完,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再美不過。 大家就想,魏景和農家出身,還能拿出什么豐厚的聘禮,這個總比不過世家了吧? 然而,大家沒料到魏景和就是專門叫人意想不到的。 那些流光溢彩的琉璃瓶哪來的?那,那塊纖毫畢現的梳妝鏡經過的時候竟能看到里面一模一樣的自己! 這是哪來的?! 她們也想要纖毫畢現的鏡子?。?! 男方也沒得看笑話,那女方總不至于也能回同樣的禮吧?海外,連父母都沒能趕來,能拿出什么回禮。 大家就等著看來年女方曬嫁妝了。 安家這邊是特意留著這個月的視頻時間用來等安覓連接的,閨女結婚的每個過程都不能缺席。 等三書六禮中的五禮都走完,只差明年的最后迎親了,安佑南從頭到尾都沒出現,安爸氣得想去看他死了沒。 …… 魏景和拿出玻璃工藝品、鏡子做聘禮這事承光帝不可能不知道。承光帝只以為又是他那海外的妻子弄來的,再次生起想發展海外的想法,便叫魏景和入宮。 ☆、第102章 第 102 章 魏景和入宮的時候就帶上三個顏色形狀不一的玻璃瓶及一面落地鏡, 送太多反而毫無價值。 玻璃不是能隨隨便便拿去窯坊就能燒出來的,魏景和就按照安覓給出的圖紙在莊子上造了個高爐。 當初他在難民里挑人,一是要身手好, 會泅水的。二是匠人,因為考慮到他往后有許多東西要試驗,這不,紙是他們造出來的, 聽說造玻璃,一個個比他還激動。 玻璃造出來了, 如何加入色彩,如何吹出需要的形狀對于掌握了方法的匠人來說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承光帝看著鏡子里一模一樣的自己,也不由得暗暗心驚。 真的是纖毫畢現!毫不夸張的說,連他自己有多少根眼睫都數得出來。 還有這透明的玻璃花瓶,如婀娜少女的纖腰, 形狀多姿, 各色不一, 比他私庫里的琉璃蟬也差不了多少了。 承光帝原以為這又是他那海外妻子的功勞, 還想著這若是海物,那海外世界的東西該是多富饒,可以讓他妻子提供航海圖, 組建一支海隊去瞧瞧。 對此,魏景和也早有準備, “回皇上,臣的妻子丟了個東西,也沒法回去。海上茫茫, 沒有那東西無法分辨方向。這也是臣根據內子說的, 想試試看能否將那東西燒制出來, 又誤打誤撞造出玻璃?!?/br> 承光帝:……你也知道又啊。 “那是何物?”承光帝放下瓶子,看向他。 “六分儀?!币驗樯厦婕苡型h鏡,也是需要用到玻璃制作,正好拿來當制造出玻璃的借口。 “何為六分儀?” “六分儀就是可以在海上用它來測量判斷出船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