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6
高考有什么壓力的,即便是在高考前夕,他也依然每天按時做早晚課,抽出一定的時間用來誦經、練功。他甚至覺得感覺在學校的時候就特別輕松,但是一回到天師府就瞬間壓抑了,二胎當然只是借口,他就不想呆在天師府。張深也知道自己大概有點逃避的心理,可能還有點想太多,畢竟他祖父身體還好著呢。說句大不敬的話,就算某天他祖父羽化了,還有他父親呢,要輪到他當天師目前來說還太遙遠了。至少還要等上幾十年的樣子,他現在就開始煩心這個,簡直就是杞人憂天。但人這種動物就是這么奇怪,思想往往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尤其是置身天師殿的時候,看著祖天師的神像,張深就忍不住心虛,做早晚課都忍不住雜念叢生。但他又不好意思跟父親說這個,所以就干脆偷溜出來了。張深的心思并沒有被人發現,曹秋瀾也不知道他的想法,只是有些奇怪地覺得張深這幾天的表現也不像是叛逆期的樣子啊。不過這總歸是一件好事,正如張深自己想的那樣,他畢竟是張乃生的長子,未來的天師繼承人,就算為了正一派的未來著想,曹秋瀾也不希望他出啥問題的。曹秋瀾拎著車鑰匙出去的時候,張深正在跟一個信眾說話。等他們說完,曹秋瀾才對張深招招手,說道:“小深,來,我今天正好要去淮城大學拜訪老師,順便帶你去轉轉?!睆埳钛矍耙涣?,跟張鳴禮說了一聲,連忙小跑到了曹秋瀾身邊,他確實想要報淮城大學來著。第128章淮城大學此時的張深是道裝打扮,不過曹秋瀾想了想也沒讓他去換衣服,畢竟張深帶過來的衣服里其實也沒有時裝,而且曹秋瀾自己當初也沒少穿著道袍去上課來著。都大學了誰還管你穿什么衣服啊,最多就是不允許在學校傳教,不過他們道教向來是不喜歡拉著人賣安利的,高冷。雖然沒有了張深小道長,但來上香的信眾們依然熱情不減,拉著張鳴禮詢問剛剛驚鴻一瞥的曹秋瀾道長。張鳴禮無奈地一一回答,“那位是我們玄樞觀的觀主,也是貧道的師父曹道長……額,名諱上秋下瀾……法名上碧下瀾……額,貧道法名張玉禮……有微博,都有微博……”另外一邊,曹秋瀾開著車一路風馳電掣,一個小時就到了淮城大學。這個時間點淮城倒是不堵車,不過玄樞觀距離淮城大學挺遠的,開車一個小時算是快的了。走在淮城大學的校園里,曹秋瀾稍微有一點回到學生時代的感覺,他問道:“小深,你準備報什么專業?”像他們這種從小學道的,基本上學文學的,古代文學的,古文語言學的比較多。另外還有學音樂的,甚至學戲曲的,當然學宗教學或者哲學的也不少,他們這在方面有天然的優勢嘛。當然如果有別的喜好也沒問題,反正不需要考慮就業,選擇就可以很隨心了。這個問題張深也早就想好了,毫不猶豫地說道:“秋瀾師叔,我準備報古代文學專業?!彼麤]什么額外的喜好,選擇古代文學是因為這個專業是他熟悉的領域,課程上會比較輕松。曹秋瀾對此也不意外,笑道:“那正好,我帶你去拜訪一下我以前的老師,應該也會是你以后的老師?!睂τ趶埳钅芊窨忌匣闯谴髮W,這點曹秋瀾是很有信心的。曹秋瀾說的老師是淮城大學的凌海龍教授,也是國內古代文獻學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前教過曹秋瀾專業課。他對曹秋瀾很有好感,以前曾經試圖讓曹秋瀾考他的研究生,只可惜曹秋瀾對考研不感興趣。來淮城大學之前,曹秋瀾就已經和凌海龍教授聯系過,知道他在辦公室就直接過去了。辦公室里除了凌海龍教授之外還有五個學生,應該都是凌海龍教授帶的研究生了。曹秋瀾觀察了一下得出結論,其中一個頭發比較濃密的女生應該是碩士研究生,另外四個已經有禿頂趨勢的男生應該是博士生。此時,凌海龍的辦公桌上擺了一堆文獻資料,四個男生的桌子也不遑多讓。唯有頭發濃密的那位女生正在電腦上敲打,好像是在寫論文。曹秋瀾掃了一眼屋里,把路上的買的水果小食放到了旁邊的茶幾上。還沒等他打招呼,凌海龍教授看到他頓時眼前一亮,“秋瀾,你來的正好,快快,快來幫我查點東西。還有個小朋友啊,小家伙你先自己玩一會兒?!?/br>曹秋瀾無奈,凌海龍是一個很好的長者,是學問和德行俱佳的學者,就是有一個毛病,研究到了關鍵就能把別的什么都拋開了。他當初那么喜歡曹秋瀾,也不乏有曹秋瀾幫了他不少忙的原因。曹秋瀾知道凌海龍的性格,也不覺得有什么被冒犯的地方,問清楚了要找的資料之后,他對凌海龍說道:“凌老師,讓小深一起來幫忙吧?!币话闳嗽趶埳钸@個年紀,可能連古代文獻的影子都沒見過,但張深卻不同,張家作為一個千年世家,天師府的藏書比玄樞觀只多不少。道教又是一個傳承不斷的宗教,直到現代社會,雖然道士們也學簡體字,也會用橫排,但即便是現在印刷的道經也都是用繁體豎排。查閱文獻這種事情,對曹秋瀾和張深這種從小學道的人來說,幾乎是家常便飯了。凌海龍先是疑惑,看了張深一眼之后又是恍然,“這小朋友和你一樣?”曹秋瀾微微一笑,說道:“是的。這是我師侄,張深。他今年剛剛傳度,前段時間才參加完高考,也打算報我們學校的古代文學專業,以后還請凌老師多多照顧?!睆埳畋瓕α韬}堊饕?,露出了一個乖巧的笑容。凌海龍看著也不由對他產生了好感,大手一揮也讓他一起幫忙了。凌海龍帶的四個博士生原本還挺不以為然,畢竟能在凌海龍手底下讀博,肯定也是挺有實力的了。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別說曹秋瀾了,就連張深文獻的速度都比他們快多了,而且還不是看不懂瞎翻書的那種,他都已經找出好幾處凌海龍需要的內容了,效率比他們四個加起來都高。而且從張深翻閱文獻的動作也可以看得出來,他并不是第一次接觸文獻古籍了。有一個博士生很想跟張深說:這并不是古籍原件,可以不用這么小心,基本上不會壞掉的!不過看了凌海龍一眼,他選擇了閉嘴,畢竟他老板可喜歡愛護書籍的人了。忙完一一記錄好,已經是下午一點,他們直接把午飯的時間錯過了。做完事情,凌海龍終于回憶起了社交禮儀,笑著表示要請大家吃飯,還對張深說道:“小朋友不錯啊,以后要不要跟我讀研?”張深心動了那么一瞬,倒是不是他對文獻學有多少興趣,只是讀研甚至讀博的話,他就可以不用呆在家里了。但是想想,按照傳統,等他初授都功箓,本來也是要出去云游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