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3
一毛錢,那也真是他本事了。 嗯,閑來無事,不如看看諾貝爾文學獎是怎么評判的吧。 評論區里都是人才,陳思雨每天在里頭撲騰著,不知道有多快樂。 未來電商企業家的美好生活,就是這么簡單。 …… 時間已經快過去接近一年,呂麗在天涯海角的帖子由于長時間沒更新,已經沒有之前那樣的熱度了。 這里每天充斥著極品的氣息,單單重男輕女這個話題,都有無數個人發帖。 似真似假,根本分辨不清楚。 呂麗一開始只是在這里發表自己臆想中的悲慘生活,但時隔一年再回來看,在一整年的寫作過程中,不斷重復塑造類似的角色,她甚至已經忘了,自己發的這帖子究竟是不是真實的。 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會成為真實。 她如今看著這帖子,忍不住又心痛起自己的遭遇來。 …… 這一年來,她靠著從各個帖子里汲取靈感,不停的在寫作,已經有很久都沒有空來這里發表心情了。 但打開評論區,再打開后臺,卻意外發現有一個ID為“文松”的人,一直都在給她鼓勵,詢問她的安好。 看看信息,哪怕自己已經有小半年沒有回復,他仍舊時不時發來信息。 并不一味執著于追問她的下落和安好,有時候也會輕描淡寫的說兩句日常發生的新鮮事,或者傾訴一下心情。 仿佛只是找到了一個精神伙伴,且展現出了對方溫柔君子,愿意交心,但并不一定要得到她回應的強烈高尚道德感。 不得不說,周文康這個無心插柳,恰恰是她人生當中溝通技巧的最巔峰了。 這世界上,男人女人,沒有人能對這種云淡風輕一般的網友產生厭惡吧? 呂麗都忍不住感到了震撼。 …… 對方的最后幾條信息,分別發布于最近兩個月里。 【自習的時候,枝頭有一只麻雀一直嘰嘰喳喳,分外可愛?!?/br> 【今天降溫了,不知道你那里天氣如何?】 【遇到一件不開心的事,不值得分享與你?!?/br> 最后一條是: 【馬上又是一年將過,你還好嗎?】 最后一句溫馨的關懷,徹底戳破了呂麗的心防。 她不好。 很不好。 十二月中旬了,這半個月以來,自己在織夢文學網連載的那本,沒能有哪一天再沖進榜單前十。 從榜一墜落的如此容易,以至于之前獨占鰲頭的日子仿佛都是一場夢。 若非后臺信息里還有著自己獎金的數據,呂麗真的想不明白——為什么呢? 只是一個簡單的情節罷了! 是,她后來去查了,也在圖書館里借來看了兩頁,確實跟她想象的類似于自傳一樣的故事有所不同。 但寫文,誰還能不出bug呢? 這種小問題干嘛要斤斤計較? 就算這個情節寫的不好,可她后續更新那么多,寫的那么優秀,為什么大家還不肯多看一眼呢? …… 她不明白。 當她窮盡全力壓榨自己,每天拼命寫出想要的字數時,她的文章質量已然下降。 沒有深厚的功底,沒有聰慧的頭腦,甚至也沒有足夠多的見識和經驗。 寫出來的東西,如果不細細推敲仔細整理,那就只是一盤散沙。 仿佛肯德基店里的一盤薯條。 吃過了,也就沒了。 甚至都還不夠健康。 她的前期沖突緊密,勉強算得上是邏輯圓滿,環環相扣,再加上更新量不低,打臉的情節也還不錯,在如今女頻里也算是一種獨特的風格了。 不少人工作繁忙或壓力巨大的時候,就喜歡看看這種書,舒緩一下心情。 沒什么高級低級可說,只是個人愛好和心情不同罷了。 這也是前期數據起來的這么快的原因。 …… 但當她開始持續瘋狂更新時,文章里堆砌的字數就越來越多,某些被安排的角色也顯得更加刻意。 為了增加字數而故意安排的一些不斷重復的情節,早就已經讓讀者不堪忍受了。 不同的角色,以同樣的極品方式出場,再接受同樣的打臉遭遇—— 讀者們看著這本書,簡直就像是誤入了時間怪圈,一天一天的循環,這個情結就是過不去。 這樣能看得舒服嗎? 倘若呂麗每天花些心思關注一下自己的評論區,就會發現,有那么多位讀者都在建議她放慢腳步,重新把握一下節奏。 他們有的說的并不那么專業,只是簡單說一句: 【感覺最近更新的沒什么意思,翻來覆去都是那些套路,作者不如靜下心來慢慢構思?!?/br> 當類似的評論和發言一天突破十幾條時,呂麗就應該驚醒。 但是她沒有。 …… 榜一的位置,和每個月的三萬塊錢,沖破她的所有理智。 作為一名網絡作者,她甚至高高在上了起來。 ——那些讀者懂什么? 有時候她寫不出來,故意往里面填字數,她們都還樂滋滋地看,追著喊著不夠不夠…… 讀者們的好心吹捧,成了她的膨脹劑。 而導致數據崩塌的那個情節,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本書,看到中途仿佛雞肋,有些情節覺得膈應,心里難受。 這時候就有放棄的沖動了。 可都看了那么久了,這位作者每天更新兩萬字,能打發好長一段時間呢。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看看又怎樣呢? 很多讀者都是抱著這種心態,一天一天的堅持下去的。 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但是,當崩塌的情節開始展現,瞬間仿佛當頭一棒,讓他們從這種習慣中醒過來。 那些一直無所謂堅持著的讀者,仿佛一瞬間找到了棄文的契機。 數據崩塌,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的。 …… 而呂麗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徹底弄清楚,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倘若要怪的話,也只能怪編輯說話太委婉了吧。 編輯才是能夠準確看到問題核心的人。 不過,寫本身就是講述一個故事,每個講故事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出言指導。 但是,這種情況不一樣??! 尤其作為榜一,呂麗受到的關注并不少,責任編輯和主編都對此進行了討論。 【你有沒有考慮過放緩更新節奏,重新捋一捋最近更新的劇情?】 這是最初給出的意見。 呂麗卻不能接受。 如今數據都爛成這個樣子,還讓她放緩更新,那豈不是每天連這點錢都賺不到了? 不行。 靠著字數,她遲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