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
力想捂著真相,可但凡發生過,必然會留下痕跡。 那一天在舊行宮的宮宴上,三皇子沖進來揭發容昭的身世之謎,想的都是怎么扳倒這座壓在自己頭上的大山,可壓根沒想過怎么給皇上留面子。 哪怕皇上在真相被揭穿之前,趕走了群臣,可光是三皇子鬧得那一出,就能說明很多東西了。 那一天在場的,有文武百官,有樂師舞女,有民間雜技團,有太監宮女…… 假太子換真公主的事,到底還是流傳了出去。 八卦本來就是人類的天性,更何況這還是皇家的八卦,都不用誰故意散播,就像長了翅膀一樣滿天飛。 要是放在以前,可能還會有人同情皇上替別人養兒子,可是這會兒大家正恨他加重徭役、苛捐雜稅,幾乎沒有人站他,全是在看他的笑話。 市井小民說:“這不挺好嗎?反正假太子和真公主的婚期都宣布了,就當是提前替公主養了個駙馬爺唄,女婿怎么也是半個兒子??!” 江南清貴,其實是最注重血脈論的,他們本該替皇上站臺,使勁抨擊混淆皇室血脈一事。 可是,容昭的真實身份,又太巧了一點。 他是真正的前朝皇室之后??! 當年皇上謀朝篡位,其實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真正有從龍之功的,只有上官一族。 皇上聰明的地方在于,一直優待前朝的舊臣,他們原來是什么官,還讓他們繼續當什么官,而他自己,也一向宣稱自己同樣是容氏皇室后人。 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波及到的范圍并不廣,類似于宮變。 可同樣觸怒了一些真正的忠臣,比如鎮南王,嶺南宋氏,鐵骨錚錚,寧死不跪新皇,當年的大戰的討伐對象主要就是他。 就算是到了最后,皇上也沒有真正的打贏鎮南王,那是實在打不動了,窮兵黷武已到極限,皇上對他單方面招安,仍舊封他為鎮南王。 只不過人家從來沒有鳥過皇上,一次也沒有來過京城朝拜。 所以,就算是這幫大臣們,其實心里也是有點看不上當今天子是容氏旁支的,現在冒出來一個真正的舊朝皇室嫡支,還允文允武、利國利民,這怎么罵??? 皇上怒氣沖沖地連發十幾道圣旨,昭告天下廢太子一事,本來以為會穩住輿論,沒想到自己反而被罵的更慘,他氣得吐血,大病一場。 三皇子主動替皇上分憂:“父皇,升斗小民而已,不足為懼,您就放心地交給兒臣吧?!?/br> 他用的是高壓酷刑,誰敢議論一句,直接把人抓起來。 牢房里的人都關滿了,市井里再也沒人敢說話,人人自危。 可這治標不治本,大家更討厭當權者了,有條件的人都逃出去了,“去冀州呀,那里輕徭役、減賦稅,管那張龍椅上到底坐的是誰,關鍵是咱們自己得過上安生日子??!” 冀州。 如今主持大局的人是上官岳。 對于從平關南面逃來的流民,他來者不拒,而且不帶一點偏見,對本地人用什么政策,對他們也一樣。 大家在這里分到了耕地,住到了新房,一個個笑得別提有多開心了。 而且,他的影響力,還在向四方擴散。 皇上曾經說過,如今在朝為官的人,有七成都是宰相門生。那不僅僅是京官,還有地方官員。 上官岳什么牌都打。 他有三十萬威武軍,和他一條心,這是硬實力。 還有軟實力,他打感情牌。 你曾經是我的學生,你以前家里窮讀不起書,是我資助的你;你在官場受人陷害,差點人頭落地,是我幫你翻案,救了你一條命。 你尊師重道嗎?那你聽我的話。 遇到不肯聽命令的?直接兵馬伺候。 有人愚忠皇上,上官岳告訴他,皇上把平關以北,都賞賜給了公主,以后這里就是公主封地,你既然忠君,怎么不聽皇上的話? 有人心懷前朝,上官岳就拿容昭的血脈說事。那些見了容昭的舊臣,全都哭得稀里嘩啦,“蒼天有眼,容氏血脈未絕,他簡直是五皇子再世!” 陶然看著他這一系列cao作,都想給他鼓掌叫好,這是一位真正杰出的政客。 反正這些事都交給上官岳就好啦,最重要的是用相對平和的方式完成權力的交替,她真的不想看到流血事件的發生,因為她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 誰讓她受的一直是社會主義教育呢,咱們社會主義接班人,就是這么優秀~ 陶然去找孟佳,詢問容昭的病情,看她有沒有什么治療方法。 孟佳的回答很不樂觀:“這種病很難治的,在我的家鄉是被收進里的,就算是在我們那里,現代醫療條件比古代好很多,都不太好治。 而且還分情況,如果他是純合子患者,那么基本上不可能活到30歲;如果他是雜合子患者,那還好一點,沒有那么夸張,是可以進行一些保守的藥物治療的。目前的條件,他是哪一種都測不出來?!?/br> 陶然的神色很惆悵:“這么嚴重,可能活不過三十嗎?” 孟佳握住了她的手,安慰道:“對他好一點,他想吃什么就讓他吃,想做什么就讓他做?!?/br> 這可是患者最害怕聽到的從醫生嘴里說出來的話啊。 陶然沒有絕望,還好她有系統,一定能治好容昭的??! 不過再看容昭的時候,難免就帶上了幾分憐惜,這么帥的人,怎么就那么慘呢? 陶然一面等系統的答復,一面陪著容昭吃喝玩樂。 容昭和她一起經歷了很多第一次…… 她的腦子里怎么會有那么多新鮮的玩法呢? 比如第一次放風箏。 起風時,陶然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扎風箏。 風箏在古代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紙鳶。 其實最讓陶然苦手的一步,就是怎么在紙上畫畫,她幼兒園水平??! 但那是容昭最擅長的,寥寥幾筆,就有一只燕子栩栩如生。 陶然對他是不加掩飾的贊美:“你真是太有才了!” 換來容昭的輕笑,那笑容比迎面而吹來的風,還要撩動陶然的心。 這是奶奶教過陶然的扎法,最好選用竹木扎風箏骨架,其它質地較輕的木材,比如松木或者桐木,其實也可以,但是沒有竹木制作時那么容易彎曲。 紙的話,就選用上好的宣紙,質地很薄,而且有韌性。 先扎出骨架,然后裱糊,再在上面畫畫,等渲染好了,再晾上一段時間,就可以試飛了。 陶然小時候家里窮,羨慕別的孩子可以放風箏,奶奶就教了她怎么自己扎風箏。后來全村的孩子都來和陶然一起放風箏,她們喜歡她自己扎的風箏,比外面買的靈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