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
的一顆心開始飄了。啊啊啊~,可惜她還小,無法在山里獨居。 唉,她何時才能長大??! 呃,還要掀起那個爐鼎蓋,真是痛并快樂的人生…… 說回西環市的派出所,今天接待了幾位特殊的客人,那位舍己救人的民警家屬找到這兒的領導。 “領導同志,聽說我兒子救了一位小姑娘,”老太太被兒女扶著,手里攥著紙巾擦眼淚,“我想去看看她,畢竟我兒子是為了救她才……”悲傷得說不下去了。 “是呀,領導,你看,那孩子小不懂事就算了,她家長也不懂事?我們家明走兩天了,被救的人連面都不露,啥意思?!白眼狼???”一位自稱他大姑的婦女氣憤道。 她的話說中老人的痛處,和一雙兒女相擁而泣。 “……如果社會上人人都這么冷漠,以后誰敢當警察?領導你說是不?太過分了!那些人,好歹是救命之恩,過來慰問一下老人家盡盡人事吧?他們倒好,連個屁都沒有,這是人做的事嗎????領導你說……” 他大姑說著說著,眼眶也紅了。 第38章 那位英雄姓張,叫張家明。 接待張家人的是副所長大劉,他親切地給各位家屬倒了茶,認真傾聽訴求。 聽了一會兒,他聽出重點了,張家這是要找人索償。 待張家人心情平靜后,他解釋說:“那天的事我們choucha過監控,問過在場的所有人,證明張家明同志是為了逮捕嫌疑人而出了意外,和那位小姑娘無關……” “怎么無關?”他大姑一聽這話直接炸毛暴走,霍然站起指著他的鼻子罵,聲如洪鐘,“那人販子是要抓她吧?我們家明抓的是那個人販吧?怎么沒關系?為了救她,他連命都搭上了,讓她到靈前說聲謝謝有這么難嗎?” “天哪!我的兒子……”他大姑的話使老太太悲從中來,嚎啕大哭,“領導??!你們要為我兒子作主啊……” “是不是他們家有財有勢,你們要幫著他們?!我們只要她家人一個態度,如果你們不給地址,我們就到外邊請媒體幫忙,鬧大了誰都不好看我跟你講……” 靠!厲害,威脅到派出所頭上來了,果然是無知者無畏。 副所長的辦公室一片嘈吵,張大姑嗓門大,外邊的人聽得一清二楚,之前為羅家人做筆錄的警員恰好也在。 聽到張家人那些話,他不由想起那位來自香江的少年說過的話。 作為執法人員,人性的光輝與陰暗面他都見過,像張家這種品性的人很多,大家不以為怪。 以為張家人這么鬧真的只要一個態度? 當然不是,聽聽—— “……但凡他們主動上門說聲謝謝,我們也不好計較,現在這樣算什么?怕我們要錢?好,那我們就要錢!救命之恩大過天,他們還欠我家明一句謝謝!” 聽得外邊的職員搖頭嘆息,張家明的確是一位熱心好學的好同事,沒想到他家有這樣的人,教人意外。 可是,香江那少年才多大?對人性有這么深刻的理解。 “或許香江那邊的教育方式跟咱們不一樣,孩子早熟……”諸位警員扎堆八卦,有人一知半解地分析。 干他們這行的,什么奇葩沒見過? 要小姑娘地址是不可能的,當這里是什么地方?公民信息能胡亂給的嗎? 如果那小姑娘是張家明救的,對方一家如此冷漠的態度確實不該。問題是,那小孩自救成功并反殺,張家明追捕疑犯是職責所在,不幸遇難與人無關。 張家實在要找一只小肥羊的話,那位人販子才是目標。張家明為了救他才出意外,可惜對方被撞死了。 就算沒撞死,張家也不敢送上門去。人家是人販,向對方索賠等于引狼入室。 算張家倒霉,肇事司機是一名來本地創業的失敗人士,目前最值錢的家當就是那輛車。 他認罰等坐牢,能賠的錢也不多。 今天,張家扶老人到這里哭求撒潑明顯是有備而來,一行人老的老,少的少,除了一位少年其余全是女性,諒派出所的人不敢動粗。 對張家來說,兒子因公犧牲,凡是相關的人一個都不能少。 大劉是一位脾氣相當好的老警官,他讓人找出西江橋的監控,讓張家人看個清楚明白。 最后,他口吻稍微嚴厲地作出總結: “……監控清晰,現場還有多名目擊者作證。如果你們鬧到媒體,對方完全可以控告你們sao擾訛詐。到時不僅無人同情你們,甚至連累張家明的名譽?!?/br> 法律更不會支持他們索要人道主義補償費,張家明并非救小姑娘而死,讓她家給張家補償毫無道理。 張家大姑之前看大劉一副老實相貌才敢大聲嚷嚷,如今對方擺出一副鐵面無私的態度給她們科普法律法制,冷硬的語氣,威嚴的態度使她產生一絲怯意。 民不與官斗是有道理的,人家有千百條理由嚇唬你(張家認為)。 幾人走出派出所的門口,張大姑暗暗松一口氣,長嘆:“唉,家明也忒沒用,他要早到幾秒就成那孩子的恩人了,你們一家也不至于回農村?!?/br> 憑另外幾個孩子的能耐,張家恐怕要一輩子在農村翻不了身。 這對老婦人是一個打擊,又哭了,眼睛紅腫渾濁,“他大姑,怎么辦?你好歹是城里人了,見多識廣,一定要幫幫你幾個侄女侄兒啊……” 俗話說,一人得道,全家升天。 張家人目前仍在村里住,屋子老舊沒錢蓋新的,家里的錢和三兒子寄回來的錢都給大兒子娶媳婦了。 由于窮,四個兒子中只有老大娶了媳婦,兩個女兒待字閨中。老人指望三兒子和張大姑幫她們找有錢的城里人,多要一些彩禮錢。 以后全家人都在城里,另外兩個兒子不愁找不到工作,更不怕娶不到好媳婦。 可以說,張家明是全家人的希望。 哪知一眨眼,頂梁柱沒了,一家人的美好憧憬成為泡影。 “怎么幫,我老公家在西環又沒熟人……”張大姑正頭疼,忽而靈機一動,“不如這樣,大妹(張家女兒),你找個機會問一問誰和你哥比較熟悉,然后這樣那樣……” 美人計,苦rou計,輪番上陣,哪個好使用哪個。好男最怕女人纏,遲早能問出那小姑娘家的地址。 不管她是不是張家明救的,城里人好面子,怕麻煩,張家明的死多少與她有些關聯。運氣好的話,對方被張家一嚇,或許就認下這個救命恩人了。 光腳不怕穿鞋的。 家中人口多,賠款、撫恤金看起來很多,實則不耐花。既要娶兒媳婦又要蓋新房子,還有二老的生活質量……總之非長久之計。 唯獨救命之恩最實際,最難償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