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那個熟人是王叔王姨介紹的,老倆口雖然嘴碎,但人面廣,門路多,還很愛搞事……呃不,是很熱心助人。 總之,多聽老人言,吃虧少,錯不了。 聽了mama與小姨的對話,半夢半醒的羅青羽徹底進入夢鄉。 唉瑪,她家有座山了。 在夢里,她長大了,獨自一人在開滿鮮花的山上招搖,蹦跶…… 大谷莊三面環山,同時又位于群山邊緣,只有一條大路出入。大家過得比較窮,要想富,先修路,道理誰都懂,奈何村里人少,富起來的人家僅幾戶。 是萬元戶,連百萬富翁都算不上,暫時沒有修路的覺悟與能力。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谷老爹說的山,是以前“分山到戶”政策遺留下來的,可繼承,無期限。村領導們鼓勵各位山戶把山當田耕,還做過不少“想致富,多種樹”等宣傳。 除了谷老爹,村里還有幾戶人家都有一座或兩座山,面積的大小按人口多少而定。 事實證明村領導說得沒錯,谷老爹在山上種樹,種菜種石斛,養蜂養土雞,采辦山貨野菌等。 前期賺了一把,成功把孩子們養大并送進校園,培育成才。 這位大學生就是老大谷安,他和老三在家極少勞作。老大一心讀書,老三一心只顧著玩。父親在山上勞作,谷寧、谷婉婷和母親負責地里、家里的活。 有時候,谷寧會上山替父分擔一些。 后來,大谷莊入口附近的村寨開始跟風,競爭力強。由于村路難行,谷家的收入大幅度減少,漸漸丟荒。 再后來,有人建議他種樹賣,說這是當下最熱門的致富之路。好了,樹種出來了,卻找不到路子買賣,一直荒到現在。 今天,重走山中小徑,谷寧頗為感慨。 環繞大谷莊的群山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萬壽山。因為山中有很多古樹,枯木嶺就是其中一座山頭。 枯木嶺,又稱古木嶺,正是今天分給谷寧的山。 外公說,這座山里有一棵百年老檀樹,它虬枝盤結,在幾十年前被雷劈成一根巨型焦炭,仍然屹立不倒。 第19章 村民們本想將它連根拔起,不知哪位老人站在邊上默默流淚,喃喃說:“造孽??!百年木,風水樹,挖了它,咱們村就斷根了?!?/br> 這必須是迷信??! 可村民們怯了,有些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有一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反正它不礙事,就讓它矗在原地吧,說不定哪天就復活了呢。 古語有話,枯木逢春嘛。 所以,那棵焦木得以存留下來,安靜地佇立山中。除了幾位老人,年輕一代沒幾個人知道它的存在。 基于“起個賤名好養活”的道理,古木嶺被改為枯木嶺。 果然不出幾年,老檀樹枯木逢春綻新芽,眨眼過了幾十年,胸徑一米四五的古樹正在逐漸恢復中。 當然,想要回到以前的高大威猛,恐怕不容易。 “太小,長得還不夠大,以前樹干高大粗壯,要三四個成年人才抱得過來?!惫壤系鐾^頂的龐大樹冠,拍打著粗壯的樹干,十分感慨。 站在檀樹下,一縷淡淡的清香格外醒神。 “嘩,真的好大!”羅天佑驚嘆著繞樹跑,伸開雙臂試圖作環抱狀。 老檀木? 羅青羽好奇地仰起小臉,目露驚詫。 這樁奇事她上輩子沒聽過,也難怪,她一共才來過幾趟。懂事的時候,外公已經去世很久了,根本沒人提過枯木嶺的由來。 今天一大早,谷老爹帶著兩個女兒和外孫們進山,說讓他們認認路,看看分給他們家的山是怎樣的。 原本不帶孩子上山的,哪知倆小死活要跟來,沒辦法,只好一起來了。 “阿寧,這棵樹你們可不能挖??!要好好愛護。這是老一輩留下來的東西,你挖了會被人戳一輩子的脊梁骨?!蓖夤珣n心叮囑。 戳脊梁骨是輕的,就怕犯了眾怒。 聽老一輩說,自從古樹被劈,村里的生活狀況的確一年比一年差。哪怕枯木逢春,村里的經濟狀況依舊沒有起色,反而村里的外鄉人相繼富了起來。 比如住在雷公山的丁家,雷公山離枯木嶺不遠,中間隔著一條村路與河涌,面積比枯木嶺更大一些。 還有住在大谷莊村邊的顧家,他們兒孫眾多,極其富貴。有的移民海外,有的在發達城市安居。 丁家的兒孫雖然不多,代代都是一脈單傳,卻貴氣逼人。 據聞,在十幾年前經常有高官貴人親自登門拜訪,專車接送丁家人的出入。他們一家極少露臉,神神秘秘的,后來他們去了香江那邊發展,鮮少還鄉。 兩戶外鄉人皆有一棟老屋在村里,讓與兩家交好的村民好生照料,每年給他們一定的報酬。大谷莊先富起來的人家,其中就有幫丁、顧打理祖屋的村民。 他們與丁、顧兩家交好,在對方的提攜之下迅速發家致富。然后年輕人出去發展,留下老人在家幫忙看顧自家的,和丁、顧兩家的老屋。 村民們傳說,外鄉人之所以發達,全賴雷公山上的那棵百年古樹。 沒錯,雷公山上也有一棵老柏樹,丁家曾經請專家去做過鑒定,發現它至少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比枯木嶺那棵少了四百年。 可人家一直是活的,枯木嶺那棵死過一次,重生等于新生,比不過。 每逢春天時節,成群的鳥兒飛往雷公山的老柏樹上,鋪天蓋地的,那場面叫一個壯觀! 一看就知道風水好,難怪肥水流到外鄉人的田。 因此,村民們更加堅信枯木嶺這棵肯定也是風水樹,正在恢復中罷了,是堅決不能動的。 可惜,隨著歲月的流逝,大谷莊里的村民逐漸老去,年青人為了更好的生活全部往外跑,對本鄉的各類典故完全不感興趣。 基本上,除了老一輩,村里已經沒人知道它的來歷。 谷寧正在打量四周,聽罷點點頭,“放心,爸,我不動它?!?/br> 與孩子們的活躍不同,她的語氣有些敷衍,不得勁。 這兩天,小女兒時不時有一聲咳,昨天她帶孩子進城檢查過。醫生說沒毛病,可能有些水土不服,連藥都不用吃。 從醫院回來后,她做了銀耳百合羹給孩子吃,又做了一套按摩,依舊無效。谷老爹說城里的孩子缺運動,趁今天上山認路,正好把她也帶上活動活動。 作用是有的,路上,孩子咳的次數少了,總算稍微放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讓她特別郁悶。 原本只想回村里要一塊地,蓋一棟房子,花費不多。如今卻要來一座山,說實話,她有點頭痛。 山很好,入目一片翠綠清爽,可山路不好走,除了請工人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