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4
書迷正在閱讀:暖暖、欲望的救贖(H)、合格愛人、瓏女、意外(H)、小兔子乖乖(H)、毒舌作家與忠厚編輯的,日常?、伊人歸否、我在荒島直播里乘風破浪、好作一男的
“娘娘,我父王是見我身子弱,總怕我日后見不到大齊的美好河山,所以帶我出來的。世子哥哥那里,請皇后娘娘放心,我是萬萬不想的。我出來的時候,父王都準備把王位讓給我世子哥哥呢?!?/br> 站在不遠處的肅親王聽了個正著,有些扼腕,他那是以退為進,肅王之位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他和王妃蘇氏都是腦筋轉的極快的人,這孩子倒是單蠢了些。 第133章 準太子妃? 準太子妃? 雖說是微服出行, 但還得找一位對當地十分熟稔的人作陪,李湛覺得崔凌風很不錯,故而讓他換下官服過來。 德音和燕洲都是十分出色的兒郎, 崔凌風看了滿臉贊嘆, 倒不是因為他此人諂媚權貴,而是來源于他對晚生后輩的欣賞。太子自不必說, 從小就是天之驕子,但李燕洲, 肅親王之子, 亦是毫不遜色, 他倒是動了心。 女兒大名崔瑤仙, 自然是為了跟瑤臺仙子一樣,足以見當初他們夫妻的期許了, 但后來因女兒實在是太調皮,怕人知道她的小字后笑話,便改了麗君。 那么為女兒擇夫, 就成了極為頭疼的問題。 這些時日,他也有些眉目了, 李燕洲雖然是肅親王的兒子, 但只是庶出, 肅親王最寵的是王妃生的小兒子, 那個文弱的男孩, 雖然他沒有什么爵位, 日后可能還淪落到普通宗室, 但偏偏他又這般出眾,若是他這個岳丈助他一臂之力,女兒不愁沒好日子過。 正所謂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李燕洲人才出眾,遲早會出人頭地。 但是他向來心思不流于表面,誰也不知道他這個心思。 前面李湛指著掛著的傘道:“你看這兒的傘好丑?” “咳咳,爺,這里都不怎么下雨,傘自然不會繁盛?!边@但凡做的東西都要有需求才行,泰安屬于北方,下雨并不多,不像南方,就像江南,時常細雨綿綿,女人們時常撐傘出去,就跟衣服一樣,時常穿出去的,才容易比較,傘也是。 李湛看的冰糖葫蘆,是非要人買一串給映真拿著吃,他小的時候幾乎不能出宮,第一次出宮就想吃這個,但被父王說太臟,所以不給他吃。 崔凌風是沒想到皇帝居然和在朝廷時完全不一樣,他更活潑些,不像那個深不可測的帝王,對皇后關懷備至。 雖說皇后娘娘生的風姿綽約,可年齡不小了,但還能只寵一人,足以見其人。 午膳是在外用的,防止投毒之事發生,崔凌風早就命人把酒樓圍了起來,親自監督,這頓野菜宴也吃的十分有滋有味。 甚至還去看了一場歌舞表演,就在附近的瓦子,李湛出手打賞也十分大方,引得一眾人等頻頻看過來。還好這位崔大人很會安排,聽了歌舞,又去泛舟,才阻隔眾人。 這湖也是人堆砌出來的湖,據說是泰安最負盛名的地方,在湖上聽著絲竹之聲,仿佛在秦淮河畔一樣。一貫沉穩的燕洲在這里很不自在,太子也是如此,他們二人都是跟著映真長大的,映真和李湛雖然夫妻二人關著門還肆無忌憚,但是并不耽于享樂,故而他們的孩子都沒見過這種場面,有些拘束。 李湛卻逗他二人:“讓人筆墨伺候,你二人有感而發賦詩一篇讓我看看?!?/br> 光歌頌歌舞升平,少年人未免覺得俗氣非常,但是寫的太艱辛,又會覺得舜寧帝治下并不好,總之就是要寫一些看起來歌頌,但是又不明顯的。 寫御制詩一向是太子李德音的拿手好戲,他的詩文非常有靈性,年少時就很會寫,燕洲倒是精于術算,崔凌風也在一旁悄悄看著。 皇后侄子蘇東臨坐在崔凌風上手,他倒是無意于和崔凌風攀親,本身他們扶風郡蘇家就是名門望族,家族顯貴,姑姑也是皇后,并不需要如何奉承其余人等。他饒有趣味的和映真說著話:“姑母,侄兒見太子胸有成竹,怕是要驚艷四座了?!?/br> 他是太子嫡親的表哥,總要表現的對太子十分有信心。 映真笑道:“你快別夸他了,要是再夸,他的尾巴都要翹起來了?!彼@個侄兒,小時候性子就驕矜,小時候算可愛,長大了,若是自己沒本事,還這樣的性子,別人到底不會服他,于是他又道:“東臨,你也去寫?!?/br> 身為蘇家的嫡長孫,總要文武兼備才行,她這也是給蘇東臨機會,東臨當然清楚。 此次過來,換下弟弟蘇恂,讓他過來,就是家里有意讓他多展現才能。 蘇東臨肯定不會搶太子的風頭,便做了一首中規中矩的詩句,一來符合他武將的身份,二來也哄皇上高興,不跟皇后姑母丟臉。 評高低,李湛自己拿來在看,他先夾了一張“嗤笑”了一聲,“燕洲,你的匠氣太重了?!?/br> 這話燕洲聽了好些遍,倒也沒覺得如何,還訕笑:“皇上,您也不是不知道小臣只在術算上有些功夫,于詩文上差太子好些?!?/br> 李湛不置可否,又拿起一張,看了太子一眼,“倒是不錯?!?/br> 他還真的不是偏向自己的孩子,太子腦筋很靈活,尤其是詩文上非常下功夫,他和恂哥兒不同,恂哥兒和燕洲都是伴讀,因燕洲術算不錯,恂哥兒家世代武將,他就在武上下功夫,這樣每次同太子出去,他便能鞍前馬后。 但作為太子,必須文武雙全,他于術算不及燕洲,但是詩文方面一向鐘靈毓秀,老師都夸過,他還專門下過苦功夫,聽到父皇夸他,他低下頭道:“多謝父皇夸贊,只兒子還得繼續好好念書,不辜負父皇苦心才是?!?/br> 崔凌風咋舌,他是不知道皇帝也這么慣著兒子,看來坊間傳聞皇帝對太子百般寵愛看來是真的了。 真的當然是真的,映真還對兒子眨眨眼。 那邊東臨也沒當回事,這種事情都是小事,太子表弟確實不是會投胎,人家早就辦成幾件大事了,說嫉妒肯定是有點嫉妒的,但這就是命。 有的人天生就含著金湯匙出身,有的人天生就是窮苦人,萬事從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又有什么好嫉妒的呢。 眾人心中自有一番想法,映真卻道:“皇上,既然品評完詩,不如咱們一起欣賞湖光山色如何?!?/br> 湖光山色是泰安有名的舞姬們排的舞,以前李湛欣賞不來,宮中中不缺這些,他本就不喜歡,但好歹出來了,見映真說起,頷首同意。 很快湖上一陣流光溢彩,燈火通明,顯然早就已經準備好了。 太子含笑欣賞,不時和李燕洲碰杯,或者和表兄東臨說話,自成一派,很有太子風范。 直到晚上,一行人才回行宮,行宮卻聽聞太后新近收了一姑娘在膝下,姓章,小字阿蠻,是章敬公主的女兒。 映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