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40
堂在天子跟前,不僅是首輔,你還有個方師的名頭在,既然他那日接受了韓爌的解釋,以后無論發生什么,不維護你就是出爾反爾。天子是明白人,他不會冒著被朝臣詬病的風險,更要顧及史冊的。 還有在三人成虎之后,還有個人走茶涼呢。指望我?要是我守不住閣臣的位置,或者說我得不到首輔的位置,真的有人揪著‘紅丸案’不撒手,是不是你在內閣最好?” 葉向高的話說到了方從哲的心底,再一個就是新君對他的信任、尊敬,也讓他也舍不得離開朝堂。但他迫切想葉向高入閣,分擔自己身上的壓力。 “進卿,我聽你的。但是你呢?” 葉向高攤手,“中涵兄,我到如今還有什么選擇嗎?要是沒來京師也就罷了,像現在這樣來了京師,卻覲見的機會都沒有就返鄉,丟不起人啊?!?/br> 方從哲達到目的,笑著安慰葉向高。 “新君是講道理的人。聽說以前交與‘東李’照顧的時候,‘東李’是不允許他與宦官或者宮女子說話的。就是照顧他的奶嬤嬤,也不被允許與他多說話。這樣長大的孩子,難免會有一些孤拐、不愿與人交往,但是新君身上卻不見什么明顯的痕跡。你不用擔心新君的性格,盡管放寬心思好了,哪怕覲見的時候陛下說話不多,也是少年人不愿自己的聲音難聽?!?/br> 葉向高起身向方從哲深深施禮。 “若無中涵兄為我籌謀,我是沒臉再見世人了。請中涵兄放心,若弟能入閣必與你并肩攜手?!?/br> 方從哲趕緊還禮,一時間倆人惺惺相惜、結成同盟 方從哲從葉向高這里討了準話,就趕緊去養心殿向朱由校稟報,言辭間盡是推崇葉向高能力在自己之上、比自己做首輔更好。 朱由校笑笑,“方師為王事盡忠的赤誠之心,朕明了了。明日帶他過來?!?/br> 方從哲大喜,連連對天子拱手,興高采烈地出了養心殿。 朱由校在方從哲走后,派人傳吏部尚書周嘉謨。 “周卿,朕欲改廷推?!?/br> 周嘉謨點點頭,想了想試探著說道:“陛下因為廷推重臣、閣臣之事,掌握在六科手里嗎?老臣早覺得這是極其不合理的設計。以六科人才的能力,決定尚書、侍郎、閣臣的推舉,一個給事中不簽字就不能通過廷推。這豈不是比陛下的皇權更大了?” 朱由校點點頭。 周嘉謨搖搖頭繼續說道,“雖然六科被陛下劃去都察院,但是早點改了好。侍郎以上,吏部推薦臣子與陛下選擇,六部七卿共同參與議定,才是正理的?!?/br> 朱由校點頭,“如此廢黜六科這權利之事交與周卿了?!?/br> 周嘉謨喜出望外應了下來。然后自去籌謀,怎么剝奪已經成為御史的六科舊日權利。 想了半日,他徑直去都察院找張問達。協商無果后,忍不住就高聲往張問達心口戳刀子了。 “德允,你是看不明白天子的意思還是與老夫裝糊涂?那六科的官員為何被劃到都察院的旗號下,不就是新君覺得他們礙事嗎?閣臣是輔助天子處理政事的、能力要在各部尚書之上的人,卻要七品的給事中簽字是不是可入閣,這不是荒唐嗎?你是不是要借著六科在你麾下,要自己獨攬朝綱??!” “明卿兄,你莫急莫急。我從來都沒有獨攬朝綱的想法?!睆垎栠_見周嘉謨惱了,說話往死里擠兌自己,趕緊表態做讓步。 “我也是覺得六科的權利過大,但是天子把六科劃歸都察院的時候,說了保留六科的原來權利?!?/br> 周嘉謨斜睨張問達,“御史都給你派出去交換核查隱田,六科原來做的事情都換了人去做,還怎么保留他們原來的權利不變?難道朝廷的大事兒,還要等他們幾個月都回來了,才能有論斷?哼!若是如此,萬事以后都送到你們都察院,他們不再,你替他們做主,也毋須什么閣臣、尚書、侍郎了?!?/br> “明卿兄,你這是小人之心了?!?/br> 張問達也不高興了。 “那六科也不是我要歸到都察院的,怎么能怪到我頭上來?!?/br> “你若是不想攬六科權利,就在六部七卿和陛下面前表態,明兒廢黜了就是?!?/br> 周嘉謨步步緊逼,張問達就勉為其難地點頭應允。 其實在張問達的心里,六科就是橫亙在都察院前面的一座高山。他巴不得有人出面,幫他鏟平了這山呢。同樣是言官,都察院只有稽察、彈劾的權利,但六科不僅有御史的權利,還有封駁、侍從、補闕、拾遺、鄉試充考試官、會試充同考官、殿試充受卷官。連冊封宗室、諸蕃或告諭外國,都有充當正、副使的權利。 所以六科不僅與都察院的功能重疊,其權利還遠在御史之上、吏部之上、天子之上。方從哲在廷推的時候就沒有得到六科的認可,但神宗強力而為,結果是方從哲處理朝政的時候舉步維艱,受到頗多自六科的人為阻塞。 只有把六科取締了,才有都察院的出頭之日。 得了張問達的同意,其他幾部尚書和閣臣,周嘉謨都沒有去問了。廢黜了六科的權利,將給事中放回各部,歸各部尚書管理,對大家都有好處。雖然是吏部得到的好處最大,可官員升遷本就是吏部的權利,最多天子能干涉一二罷了。 翌日的小朝會,朱由校與內閣、六部七卿商議,全體通過了周嘉謨的建議。原六科之人,都作為御史被張問達派了出去,沒人在場提出反對意見。 皆大歡喜。 至于那些御史回來之后會怎么上書反對此事,朱由校早打定了主意,留中不發也就是了。 不然讓他容忍吏部之上多個決定官員任用的部門?還是實質上多養了一個都察院?繼續縱容這個有封駁圣旨權利的部門依舊大權獨攬? 廢黜六科以后,陪同葉向高來覲見天子的方從哲就很輕松了。葉向高主動積極地表示自己想做的就是輔助天子處理朝政。 于是朱由校與葉向高的初見會談很融洽,結果就是葉向高當日以中極殿大學士的名義再度入閣。 消息傳出,無數人開始抨擊葉向高和方從哲這倆互相拉拔進內閣的行為。但內心深處是不是羨慕嫉妒恨,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作者有話要說: 六科給事中分掌六部,掌印長官都給事中是正七品,下有左右給事中為從七品,另還有給事中(從七品)若干,各科人數不同。 六科的權力表現在“封駁”——即是輔助皇帝處理奏章,這與閣臣的工作內容重疊。 “科抄"以及"科參"——即是稽察六部事務。 "注銷"——是指圣旨與奏章每日歸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內閣備案,執行機關在指定時限內奉旨處理政務,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銷。 卷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