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0
體捂壞了怎么得了?!?/br> 韓石頭不干:“這能有多冷,北方的冷跟咱們南方的冷又不一樣,就算再冷我覺得骨頭里面也不冷,以前你爹跟著你大伯去山上打獵,下雪天氣一晚上守在地里你說冷不冷,這么冷我都能抗過來,蓋著大棉被,捂著熱水袋我就抗不過來了?” 算了,跟老人扯這些沒有意義,人家老了也需要社會認同感跟自我價值的實現。 跟韓景瑜講這個也沒有意義,他現在有點后悔給他爹安排一個看守工地的活干了。 于是兩位老人樂呵呵的拎著東西,坐著兒子的拉風吉普回村里咯。 送走了兩位老人,趙曼準備再多做一點泡菜,這回送了王桂花,家里的泡菜是真的見底了。 說干就干,她讓孩子們開始準備大白菜跟蘿卜。 “媽,咱家又腌泡菜嗎?”大娃二娃又開啟了問號模式。 “除了做泡菜,今天還要做一些腌蘿卜,吃過腌蘿卜不?”趙曼又開始切蘿卜了。 隔壁家的孫來娣見到趙曼開始切蘿卜,站在院墻上頭叫了一聲:“你慢一點,這次又做什么吃,我也要做。 ” 二娃朝著那邊喊:“我媽要做泡菜,還要做腌蘿卜?!?/br> 上次做的泡菜拿了一些給孫來娣,結果大受好評,孫來娣早就琢磨著要跟著學一學,好安排一下家里多的無處可放的白菜蘿卜,所以也跟著趙曼一起買了辣椒面食鹽那些材料,好在新區附近就有鹽礦,食鹽并不難買,就是辣椒粉拖關系才買到,還必須是那種不辣但是鮮紅的那種。 她眼尖,一下子就看出來趙曼想要做泡菜了。 這不蹭蹭蹭就跑過來。 這回趙曼先做腌蘿卜,白蘿卜切成片以后用食鹽先腌制一下,把里面的辣水給腌出來,后面拌上一些剁辣椒就可以吃了。 剁辣椒是趙曼自己做的,孫來娣家里并不怎么吃辣椒,也沒有。 不過后面趙曼給了孫來娣一瓶剁辣椒,隔壁家的因此也愛上那種味道。 “糟糕,我家就只有蘿卜,沒有剁辣椒?!睂O來娣當然不好意思跟人家說,我家就出個蘿卜,麻煩你做成腌蘿卜再給我吧,這不跟后世人開玩笑說我家有醋你出螃蟹咱兩一起搓一頓一樣不要臉。 “沒事,大娃再給孫嬸嬸取一小壇子剁辣椒來?!壁w曼對大娃說。 “那多不好意思啊?!睂O來娣是真的覺得不好意思,她總覺得自己幫人家看著娃也只是順便的事情,趙曼總對她這么好,她難免覺得受之有愧,不行明年她也多種點辣椒,也弄點剁辣椒,這南方吃食她吃上一回就喜歡上了。 “這有啥,我不在家還不是多虧你幫我看著孩子?!惫黄淙?,趙曼又是這句。 “那怎么能比啊,看著孩子只是順道的事情?!睂O來娣不會知道,對于一個未來來的人來說,看孩子可真是重責,是值得重重感謝的。 趙曼開始切蘿卜塊了,蘿卜先攔腰切斷,然后切成一塊塊半厘米厚的蘿卜塊,加鹽攪拌了以后,蘿卜里面的水rou眼可見往外冒。 “這樣就腌好了?”孫來娣滿腦子問號。 見孫來娣這樣著急,趙曼指著剁辣椒說:“那沒有,加點鹽腌出來以后,加點剁辣椒一拌,再腌上幾天,主要是這菜不費油,我走的這段時間,這幾個孩子把家里的油都造趕緊了,我這幾天得省著點油吃?!?/br> 其實吧,油水放 得足一點,孩子們都耐餓一些,盡管油貴啊,趙曼還是很舍得給孩子們多放點油吃的。 孫來娣一聽就來了興致,不用放油的菜她得學著做。 這簡單,她覺得自己也能做出來。 于是她回去了以后也學著趙曼的方法做了腌蘿卜,三天以后腌蘿卜就可以吃了。 這回孫來娣興高采烈的也可以給鄰居送蘿卜吃,不僅韓家送到了,周升家里也有,聽說薛燦燦是大娃二娃的姨媽,給她也送了一大碗。 薛燦燦自然沒有料到新區的鄰居這么熱情,以前她在京市的時候,對面的鄰居因為討厭她媽三天兩頭來鬧,兩家的關系很僵,要不是房子安排好了不能搬家,那戶人家好幾次都想搬走。 結果來新區以后,給了她這么大的一個驚喜。 她在知道門口的蘋果樹等到明年的時候結了果子,就可以給孩子們吃,她家門口沒有杏子樹,不過有一顆沙棗樹,那沙棗曬干了非常甜,糖份很充足,另外還有一顆核桃樹,趙雪彥吃過一次濕核桃,贊為天人,已經幻想明年秋季吃上濕核桃了。 而且院子里面還可以種點蔬菜,這個種菜的重擔就交到了趙雪彥的手里,家里有人家以前種過菜現成的土地,趙雪彥也跑來跟趙曼取經,學怎么種菜 這段時間薛燦燦竟然也學會了煮粥,煮掛面她也會,家里不在食堂吃的日子,配著泡菜或者是海帶,或者是腌蘿卜,全家人再啃個馕,一頓飯簡簡單單就這樣對付了, 薛燦燦還會炒個白菜。 反正油鹽下鍋,全家人誰都不是挑剔的性子,大家竟然不約而同的都覺得比在京市的時候更愉快了一些,更有樂子。 快到過年的時候,新區的新福利又分下來了,這次每個人領到了兩斤海帶,兩斤涪陵榨菜,一包紅糖,一包水果糖,另外還有五斤rou票跟兩斤油票,今年可以說是大豐收。 這是軍區的福利,牧區的福利發了二十斤大米,五斤油跟三斤奶片。 海帶是整個唐城市政府找人家威海政府換來的,大米換海帶,跟人家換了幾萬斤,都發給了職工。 沒有發完的那些,也放在供銷社賣,主要是賣給農民兄弟。 韓景瑜的報告打到市里面以后,市區領 導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唐城算是缺碘的典型地區了,長達幾十年來大脖子病困擾著這里的居民。 政府領導從來沒有意識過這些。 這會兒的人都還盲目的連海帶都不會吃,人人見到了都以為是塊破抹布。 當聽說吃這個預防大脖子病的時候,是個人都想回去趕緊把這些海帶給燉了,新區甚至鬧出來有人一天泡了兩斤海帶的笑話出來。 75年開始,從重慶的韓家沱菜廠運出來的榨菜先是跟兄弟單位做了等價交換,新區這邊出了幾千斤大米,跟重慶方面換了幾千斤的榨菜,發了新年福利。 榨菜切的粗細大小不均勻,可味道沒差,跟記憶中一包三毛錢的榨菜味道沒差,孩子們的最愛,這就是最早期的涪陵榨菜了。 上回二娃在食堂里面吃到過一次就念念不忘,念叨好了好久大人們都忘記這茬了,沒成想這回總算是痛痛快快的吃上榨菜了。 快到新年處處都是新景象,沒成想個孩子為了包榨菜這么開心,一頓飯吃的肚子都鼓鼓的。 薛燦燦現在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