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李老蔫嚇個夠嗆! 本來為了保證安全,大伙兒干活都是各自分散開,彼此間也拉開了長長的距離,沒想到他突然肚子疼想上大號! 依著當地的規矩,伐木的人是不能在自己伐木的地方解大手的,那是對山神爺的不敬。李老蔫想著這邊吳二楞后面的林子里好像沒人,索性就往這邊來了。 他方才經過時就看見李老蔫這棵樹放的差不多了,是以冷不丁聽他那么一喊,一點兒都沒懷疑,看吳二楞往山坡上跑,想起他自己現在的位置,立馬嚇出一身冷汗,手忙腳亂的拼命朝頭頂山坡上爬去! 因為太著急,李老蔫腳底打滑,連著摔了好幾個跟頭,帽子都跑丟了,臉也摔得青一塊、紫一塊! 這副光景落在早就停下來的吳二楞眼里,登時大為解氣,不由叉著腰哈哈大笑道:“李老蔫,你個癟犢子玩意兒,看看你那副熊樣!” 這時,李老蔫也終于察覺出不對,他氣喘吁吁的停下腳步,轉頭看著此刻已經在他腳下的吳二楞,再看了看他身后紋絲不動的那棵樹,哪里還不明白,自己這是叫人當猴耍了,登時氣得半死,正要破口大罵,就見大隊長領著人火急火燎的趕過來了! 原來大伙兒剛才在各處都聽見林子里那句“橫山倒”的回音,害怕這邊出事,能脫開身的就都往這邊趕過來了! 沒想到到了地方,才知道是吳二楞這個缺心眼子的耍人,給大伙兒氣的正想收拾他呢,忽聽旁邊又一聲大喝:“快往山上跑,‘橫山倒’了!” 眾人吃了一驚,有反應快的立時就發現吳二楞前面那棵樹動靜不對,趕忙撒丫子往李老蔫的位置跑去! 他們才跑沒多遠,就聽身后“轟隆”一聲大響,吳二楞放的那棵樹竟然真的“橫山倒”了,而且還“搭掛”了! “唉呀媽呀,三奶奶,俺跟你說當時那可老險了!要不是后趕來的五爺發現的早,喊得及時,俺們大伙兒那會兒非讓樹砸著不可,就是樹沒砸著,那‘吊死鬼’也夠俺們喝一壺了!” 蘇大奎嗓門老高,即使沒回頭,蘇慧蘭和蘇奶奶也能聽出他此刻還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樣! “就這,俺跑的時候還差點不趕趟!一個大樹杈子擱上面掉下來,差點把俺砸那兒!得虧俺志剛叔拉了俺一把,這把俺給嚇得!” 蘇奶奶聞言連忙雙手合十,慶幸道:“哎呦,這可真是老天爺保佑!好孩子,你當時嚇壞了吧?幸好沒事、幸好沒事!” 末了,老太太又忍不住問了句:“大奎啊,那你志剛叔沒啥事吧?” 蘇大奎忙道:“沒事!三奶奶,那天大伙兒都沒事,您老就把心擱肚里吧!就是吳二楞那個癟犢子差點嚇尿褲子,要不是他胡作,那好好的樹能說橫就橫?這也就是有俺五爺在,當時就‘摘掛’了,啥事都沒出,要不然不定鬧多大禍呢!” 所謂的“摘掛”對應的自然是“搭掛”,把被搭的那棵樹放倒,讓兩棵樹順利倒下就叫“摘掛”。 這活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需要極有經驗的人去處理,動作還得利索干凈,否則上頭的“吊死鬼”可不是吃素的!再者一個不好,要是被搭的樹沒被放好,再次出現“搭掛”,那就叫“連環掛”,危險系數也跟著成倍上升。 23. 家鄉(二) 蘇奶奶告訴蘇慧蘭,大奎口…… 蘇奶奶告訴蘇慧蘭, 大奎口中的“五爺”早年是烏河那邊木幫的人,當過“木把頭”,人稱“齊五爺”! 打仗那會兒,齊五爺的妻女都被小鬼子害了, 齊五爺一氣之下參加了抗聯。 后來小鬼子被打跑了, 但是齊五爺也失去了一條胳膊, 不知咋的, 就獨身一人來到了凌遠。 他老人家是砍樹伐木的行家里手, 經驗老道, 自打他來了, 村里人上山就沒出過大事, 所以大伙兒也都信服他! 如今齊五爺還是大隊的書記, 不過平時基本不咋管事, 就是每次上山的時候必要親自跟著,確保大伙兒萬無一失! 蘇奶奶顯然也極為尊重這位齊五爺, 連道:“他五叔啊就是能耐,有他在, 咱秀山可不就多了個‘定海神針’!” 末了, 想起來又皺眉道:“就是這個二楞啊,太不像話了!為了倆孩子的事還鬧到山上去了,這要真鬧出點大事,他腸子不得悔青了!” 前面蘇大奎就接話:“俺看他腸子也快悔青了,那天俺五爺在山上‘摘’完‘掛’,直接拎著鞭子就抽了這老小子兩下!完事回來就把所有爬犁都鎖起來了,說是多暫所有人都想明白了,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啥,多暫再開鋸!” 蘇奶奶點頭道:“這事他五叔做的對, 是該叫你們再漲漲記性!那上山砍樹是那么容易的事嗎?這可不是鬧笑話,頭幾年光咱這倆村子就出多少事呢!可不能好了傷疤就忘了疼!” 蘇大奎聞言有些蔫蔫道:“三奶奶,俺們從來就沒大意過,這還不得怪吳二楞,一顆耗子屎臭了俺們一鍋好湯,真白瞎俺們這些好佐料了!” 蘇慧蘭本來在旁邊聽著這些事,正深覺山里人不易呢,冷不丁聽見蘇大奎這句“好佐料”差點沒笑出聲來! 在她聽著這些驚險刺激的經歷的同時,馬車速度也不慢。這條冰雪道中間有兩條清晰的車轱轆印,馬車沿著這車印走,又快又穩。 沒過多久,馬車在前面拐了個彎,蘇慧蘭眼前竟豁然開朗。 道路兩旁再不是這一路隨處可見的山包、樹叢,而是一大塊十分平坦的區域,里面全是已經整齊碼放成垛、或零散堆放等待歸楞的原木,遠遠看著,就好像一大片木頭的海洋! 蘇大奎說這就是公社的貯木場,他們從山上伐下來的木材也往這兒送。 馬車經過貯木場大門時,蘇慧蘭還看見里頭有兩輛“大解放”,蘇大奎說那是公社運輸隊的車。 一提起這車,他話音里就滿滿的都是羨慕:“瞅瞅這大鐵疙瘩,多帶勁兒!這要給咱隊上弄一輛,俺保證天天不吃飯都管飽!” 一路說笑,馬車很快到了秀山大隊。 蘇慧蘭先是在村前一條小河上看到一群玩耍嬉戲的小孩,他們大多只穿著棉襖,身上連件罩衣也不套,頭上戴著各種材料的“雷鋒帽”,個個凍得臉蛋通紅、鼻子下面拖著兩管鼻涕。 可玩的也是真開心,抽冰尜、搶口袋、滑爬犁、玩冰車,蘇慧蘭看得特別有意思! 等進了村里,發現地方真是比她想象的還要寬敞!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用木板子圍成的柵欄做院墻,當地人把這種木柵欄叫做“板杖子”。 幾乎每家房子前都有一大片菜園子,當然這會兒除了院子里高高的柴火垛,只能看見厚厚的積雪。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