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
糕才少了一點點。是他的那個蛋糕不好吃嗎?我遲疑了一下,問他要不要嘗嘗我的這塊蛋糕。“好啊?!笨渍撔Φ?,“你喂我吧?!?/br>喂、喂他?!我以為自己聽錯了。孔論見我發愣,目光有些閃爍。“那個……我剛才不小心扭到了手腕,你要是不愿意就算了?!彼?。我倒是不介意喂他,但這個房子的風水是不是有問題?我先是不小心劃傷了手,緊接著又崴腳,好不容易恢復得差不多了,孔論又把手腕扭到了。是不是得找點什么轉運的東西改變一下風水了?“你把勺子給我,我喂你吃?!蔽业?。“用你那個就好……那個,我、我的意思是這個勺子上已經沾到其他蛋糕了,再去挖巧克力蛋糕容易串味?!?/br>不知為何,孔論說話有些結結巴巴的。這家伙回了一趟書靈界,怎么變得有些奇怪?難道是出了什么事情?“什么事情都沒有!就是大家聚在一起隨便聊了聊?!彼?,“嗯……他們告訴了我一些相處之道?!?/br>需要向其他書靈討教相處之道?我總覺得這件事情聽起來有些魔幻。不過他不愿意多說,我也不好再繼續問下去。氣氛忽然變得有些微妙,屋里明明開著空調,可是孔論看起來臉卻紅彤彤的,鼻子上甚至隱隱冒出一些汗珠。“你、你看我干什么?”孔論問道。他不問還好,這么一問我忽然覺得自己盯著別人看的行為就好像變態一樣,進而再次聯想到了昨天那些網友說過的話。聊起“不要臉”的話題,他們就好像打了雞血一樣,甚至有人建議我直接找個機會把孔論撲倒。“沒有什么事情是啪一次不能解決的,如果有的話就啪兩次?!?/br>想到這些,我莫名覺得心跳加速,下意識地咽了口唾沫。“你很熱嗎?”我問道,“感覺你臉有點紅……”“啊……可能是剛從外面回來的緣故吧,稍微歇一歇就好了?!彼?,“外面今天還真是熱得夠嗆?!?/br>對!一定是外面的天氣太熱了!我平復了一下自己心情,將昨天看到的那些雜七雜八的評論壓在了心底。朋友間喂蛋糕是很正常的,不能表現得太激動,不能讓孔論察覺出不對勁。這么想著,我顫顫巍巍地從自己面前的蛋糕上挖了一塊,遞到孔論嘴邊。“啊——”我道。孔論乖巧地張開了嘴,把那塊蛋糕吃了下去。我本以為這就算結束了,正打算松一口氣,孔論忽然道:“話說你聽沒聽說過間接接吻?”“啥?”我一下子沒沒反應過來。孔論怎么回趟書靈界還能學到這種新詞?“我也是剛想起來的……之前聽這里的年輕人說,如果兩個人共用一樣的餐具,或者拿同一個杯子喝水,就算是間接接吻?!笨渍摻忉尩穆曇粼絹碓叫?,但我卻一字不落,全都聽見了。間接接吻是什么意思我大概明白了。所以……我剛才是和孔論間接接吻了?!我下意識地打了個激靈,腳趾不小心踢到了桌子腿,疼得倒吸了一口涼氣。“你沒事吧?”孔論問道。我搖了搖頭。“這屋子風水不好?!蔽业?,“改天去看看有沒有什么轉運的東西?!?/br>“好啊?!笨渍摰?,“我聽說這附近有一家很靈驗的道觀,改天咱們去看看吧……你說道觀里會不會有老子的塑像?”“那叫太上老君?!蔽业?。雖然很多人都說老子是太上老君投胎轉世,但我對這個說法并不是很贊同。老子就是老子啊,為什么要和別人的投胎轉世扯上關系?孔論點了點頭。隔了半晌,他問我要不要嘗一下他的蛋糕。“抹茶口味也很好吃呢?!彼?,“南華說你應該會喜歡這個味道?!?/br>我看著那個綠油油的蛋糕,總覺得有些難以下口。為什么南華會覺得我喜歡這種東西?可是看著孔論期待的目光,我拒絕的話卻怎么都說不出口。“看著就……很好吃的樣子?!蔽矣仓^皮說道。孔論聽我這么說,一定要拿勺子喂我吃一口。就這樣,我們兩個又來了一次間接接吻。這個綠色蛋糕的味道要比我想象中好吃不少,雖然談不上喜歡,但也絕對算不上討厭。然而嚼著口中的蛋糕,我總覺得哪里不太對勁。孔論的手腕不是扭傷了嗎?可是剛才看他喂我的動作似乎挺行云流水的……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留言依舊有紅包~第28章7月8日~7月9日(7月8日天氣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明明已經到了平時睡覺的時間,可是卻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無論如何都睡不著。我本來想接著昨天的日記繼續寫,可是無意中瞥了一眼時間,已經過了午夜十二點。過了十二點就應該算是新的一天了吧?說真的,孔論昨天的表現真的很奇怪,總是一驚一乍的。有時候明明有話要說,可當我問他的時候,他卻欲言又止。由于那家伙昨天總是盯著我看,就好像在盯賊一樣,我根本找不到機會偷拍他。他昨天吃蛋糕的樣子超可愛的!嚼東西的時候臉頰鼓鼓的,好像是那種毛絨絨的小倉鼠,可以捧在手心里。我因為自己的想象,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癡漢一般的笑容。我忽然想到了之前在網上買的那本,小心翼翼地把它從架子上拿了下來。夜色已深,為了不打擾到孔論,我把臺燈的亮度調到了最暗。也正是因為如此,封面上“論語”兩個大字看起來愈發顯眼了。“孔論……”我用手指輕輕觸碰封面上的字,口中呢喃著這本書背后那個書靈的名字。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是沒有名字的,所有人都是以書的名字互稱。直到某一天,有個書靈意外來到了人世,發現那里的人都有名有姓。姓代表他們的家族傳承,名則是自身的特點。姓加上名,不但可以讓別人對你的穿成一目了然,還可以簡單明了地區分彼此。就這樣,書靈界里的書靈們也開始搞起了“姓名”這一套。我倒還好,畢竟天底下的只有我這一本,沒什么上下部。不過為了追趕潮流,我也給自己取了個人類的名字。老聃姓李,我跟他的姓,自然也姓李。全篇的核心就是一個“道”字,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一個“道”字便可以涵蓋所有。就這樣,當別人問起的時候,我自然而然就說出了“李道”這個名字。過了一段時間,我聽說也給自己取了個名字,而且還跟我的名字有點像。我叫李道,他叫孔論。那時候我跟他并不認識,可不少書靈都猜測我們兩個是好朋友。我那個“道”是道家學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