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南青旭道:“青旭大哥,這里人多眼雜,要是被黎先生知道了,他定會教訓我的,你快讓這些姑娘下去吧?!?/br> 然后又轉過頭從懷里掏出一個鼓囊囊的荷包遞給女子:“姑娘不如拿著這些下去休息?” 青樓的姑娘,不用伺候別人就能輕輕松松拿到上百兩的銀子,誰會不可以。 那紅衣女子立馬雙手接過,站起身行了一禮然后走得毫不留情,身怕走慢了陶寧后悔。 陶寧都做出這副態度了,南青旭也就不勉強她了,答復給了兩人賞銀,讓他們都退下了。只是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竟然十分同情陶寧。 “黎先生的大名本殿也是早有耳聞,昨日我見他第一眼,你猜我想到了誰?” “誰?” “本殿的太傅大人?!?/br> 話音剛落南青旭就先笑出聲,見陶寧一臉不解他又忍住笑意解釋道:“太傅是位極其嚴肅之人,做什么事情都一板一眼,簡直就是個行走的禮部尚書,朝中的武官見到他都得躲著走?!?/br> “噗!” 南青旭看到陶寧笑得不行,知道這是拉近兩人之間的關系了,與陶寧碰了下杯子,笑道:“寧淮兄是不是以為本殿帶你來的是青樓?” 陶寧:“???”難道不是嗎? 南青旭一臉神秘莫測:“這里白日不接客,只用來吃飯聽曲兒。這里的樓高地廣,一邊是繁華的南街,你瞧北邊的窗外,那就是我南吳有名的素娘河?!?/br> 陶寧:……所以還是青樓。 不過正如南青旭所言,這棟樓名為:舞春樓。是南吳最大的青樓也是南吳人盡皆知的一個南吳特色。 舞春樓位于南吳皇都繁華南街最末的一棟樓,樓高五層,在一排清一色兩層青瓦下顯得格外突出。最特別的是,舞春樓的背面是一條河,河的對岸就是皇都城外。 與繁華富貴處處透著紙醉金迷的皇城不同,河的對岸是一排普通的農家小院,河邊種著一排楊柳。各家的院子里養著兩三只雞,男人們早出晚歸忙于耕種,婦人們在河邊浣紗,三五個圍坐在一起聊著家長里短,手上也有條不紊的繡花縫補。 日子過得簡單平凡卻也充實幸福,他們有些會羨慕河對岸繁華熱鬧的皇城,但他們殊不知,身處軟紅香土的人們,可能也會向往他們安穩簡單的日子吧。 陶寧突然想到了許之槿,許家就是這樣的小院子,許家祖母每天清晨就起床,先燒火煮粥,洗好衣裳就收拾收拾屋子,坐在院子里縫補,這是幫別人家做的,可以換些家用貼補。 許之槿那間屋子的窗戶正對著院里,他總是能將一身粗布衣裳穿出文鄒鄒的書生氣,不管別人做了再過分的事情,他也絲毫沒有生氣的跡象。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副清潤知禮的模樣,讓你感覺就像一口氣打在棉花上。 陶寧覺得許之槿的性子就是隨了許家祖母,老人家十分和藹可親,對她這個陌生的女子就像親孫女兒似的,總喜歡叫她寧丫頭。 唉,自己也沒跟許家祖母打招呼就走了,老人家心里會覺得有點涼吧……也不知道許之槿那個書呆子什么時候能到國都城,可別傻乎乎的走錯路了。 …… 這一日,南青旭帶著陶寧幾乎逛遍了南吳皇府城有名的各大酒樓坊間,傍晚陶寧回到行宮時,玩的都有些樂不思蜀。 “黎玉,南青旭說明日下午南吳的公主在城外辦了個詩會,我到時候與他一起過去,你和我一起去唄?!?/br> 陶寧一邊凈手,一邊與黎玉嘰嘰喳喳說著今日的所見所聞,光聽著語調就直到她玩的極為開心。 黎玉安靜的聽完,直到陶寧說起明日詩會一事,他點了點頭,聲音有些清冷道: “殿下,余紹那邊傳來了消息,說是上次刺殺的事情有些眉目了但是還不確定,請殿下出門務必注意身份?!?/br> 最后一句話時,陶寧的目光與黎玉對上,在那一雙幽深的黑色瞳孔里,她仿佛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清冷而高傲。 半響,她端起面前的碗吃了起來。 “我知道?!?/br> 11. 南吳4 詩會 王家村。 從深秋到初冬,仿佛只是一眨眼的距離。 許之槿搬回了自己的屋子,每日照常讀書寫文章,再也沒有提起過陶寧。 倒是許祖母,隔著兩三日總要念叨一回。 “小槿,你說寧丫頭應該已經到家了吧?” 許之槿個許祖母圍坐在火盆前取暖,聽到祖母的話他低著頭沒說話。許祖母也不在乎他有沒有回答,自己在一旁自問自答: “寧丫頭長得那么標志,出身富貴又沒有千金小姐的架子,之前還學著幫我摘菜呢。你說這么好的姑娘哪里找呦……” 邊說著,還不忘斜眼看了一下自家的孫子,看許之槿撥弄著火盆里的木頭,一臉平靜,祖母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整天就知道讀書,依我這個老太婆看,你都讀傻了!” 說完,也不取暖了,氣呼呼地回屋睡覺了。 許之槿低著頭,在許祖母回屋后,無奈地笑了一聲。 然后從衣襟里面掏出來陶寧之前留給他的信,反復地看著那簡短的幾句話。 之前她也說過,她是國都城的人,這都快過年了,應該已經到了家吧。路上有那幾個男子還有仆人跟隨,應該不會出太大問題,可別在由著性子亂跑,又受傷了。 就字上的幾個字,許之槿盯著看了半響,仿佛能把它看出花來。 良久又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然后將火盆里的明火滅了,回屋點上燈繼續讀書。 他明年一定要參加科考,取得功名! …… 那邊許之槿在寒冬之下熬燈苦讀,這廂陶寧卻女扮男裝玩得忘乎所以。 她今日帶上了黎玉一起去參加南吳大公主辦的詩會,南吳大公主是南吳先帝的長女,也是當今皇帝同父異母的jiejie,今年五十有八。 大公主辦這個詩會,明著是請南吳的大家閨秀、弱冠少年前來作詩品茶,其實就是為了給大公主的女兒明芳郡主調一位如意郎君。 陶寧是最愛湊這種熱鬧的,所以南青旭一提起來,她毫不猶豫地就應下了。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