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
只是連連求人替他松綁。我看那年輕人頭也不抬,心知道他是在裝模作樣。只是如此報復雖然痛快,未免也太過分,于是我親手給那刀客松了綁,給了旁人一錠碎銀,讓他們帶他去找大夫?!?/br>魏溪拿筷子敲敲碗沿:“師兄,你這下可得罪人啦?!?/br>蘇晉之嘴角微微一彎,卻不像是笑。他的眼神也沒有一絲波瀾,將這精彩的往事說得平鋪直敘,仿佛一切都不是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把刀客送走后,那年輕人就坐到了我的身邊,說你昨夜明明聽見我去砍人,為什么當時不加阻攔,現在卻出手幫他。我嘆了口氣,說昨夜并不知道你下手這樣重,要早知道,一定非攔不可。那人笑了一聲,說原來如此,那沒跟你商量一聲,倒真是我的不是?!?/br>魏溪蹙眉:“這人性格真是好古怪。師兄你攔不攔他,幫不幫人,關他什么事,憑什么這樣陰陽怪氣的!那后來呢,他是不是找了你麻煩?”蘇晉之道:“這倒沒有。相反,接下來的兩天,他自出自入,彼此相安無事??蜅@锏娜硕际翘崆皝淼戎鴩^擂臺的江湖人,這幾天里沒別的事做,成天就議論江湖上的軼聞。我聽他們提到了我師父,說昆侖派這幾任掌門的武功雖然都不算弱,但還是不及從前,要是我師父還活著,昆侖派中未必能有人與之一戰。他們還說,當年我師父在試劍大會上力敗七大掌門,威風得很,但如果這事提早了幾年,一定不會發生,起碼曾經的昆侖掌門洛云峰就比他強,贏他十拿九穩。我與師父雖然稱不上親厚,對他的武功卻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這事與那些人爭論了起來。年輕人就問我,你又沒見過洛云峰,怎知他一定不敵?我當時不知天高地厚,回說我與你打賭,蔣岱劍法天下第一,但凡有人能贏過,就甘愿拜他為師。這人聽了笑笑說好,并沒有再說其他。后來又過了一天,文公子還不見蹤影,第二天就是掌門擂臺了,再不上山恐怕要趕不上大會。這年輕人準備動身,突然叫我與他同去,我問他是否有多余的請柬,他給我亮了一塊令牌。那上面是個青鳥圖騰,旁邊藤蔓纏枝,樣式精細,正是昆侖派的弟子令?!?/br>魏溪道:“原來這人是昆侖弟子?!?/br>作者有話要說:師兄當年遇人不淑,有過渣攻,已在回憶中出場~其實之前瓊仙樓彈琴的那位也是他第34章擂臺蘇晉之道:“……我也不知能不能算。當時昆侖派規定凡持弟子令者,可以攜一位賓客上山,我便在客棧中給文公子留下訊息,與他同去。那昆侖山門比煙霞巍峨許多,一進去就是一大片演武場,四處旌旗招展,獵獵飛揚,場面非常壯觀。我們被迎客弟子接去住下,第二天,就是正式的比武。擂臺共擺三天,規則簡單,三天之內,凡是昆侖弟子皆可上臺,三天后酉時正還站在臺上的,即為下一任掌門?!?/br>魏溪聽得入神,碗上的菜堆得老高,動也沒動一下。蘇晉之瞧了一眼,淡道:“涼了?!?/br>魏溪這才勉強扒了兩口,嘴里一面塞滿了食物,一面催道:“后來后來?”他兩眼一眨不眨,真將這故事當成了說書。蘇晉之拿他沒有辦法,只好繼續說下去:“昆侖派的弟子的確個個身負絕技,山下的人說他們的掌門未必敵得過我師父,也確實是看在他當年的名聲,過分抬舉了。我看了三天,已經覺得自己的話有些托大,再看那與我打賭的年輕人,自擂臺開始就目不轉睛地盯著臺上。我以為憑他的能力,也會想上去一試,可這三天來他都是環臂抱胸,動也不動。三天擂臺固然精彩,過程也不乏血腥。昆侖派在眾門派中一向是最悍勇的,同門拼斗亦不會手下留情,斷手斷腳被抬下擂臺來的,十中竟有七八。到了將近酉時,只剩一人站在臺上,此人三十上下,功夫確是出眾,就是我自己上去也不能有信心能勝。我見身邊的青年放下了手臂,知道他要上場。這時上去乃是決戰,彩頭最大,但風險也最高。只聽他丟下兩字:看好,便縱起踩在擂臺臺沿上,躍了上去?!?/br>“這人功夫很好吧?他贏了嗎?”蘇晉之道:“他若贏了就成昆侖掌門了。你說呢?”魏溪琢磨著師兄的神色,心想多半是沒成,道:“哦,聽你說得那么威風,原來還是不行?!?/br>蘇晉之一驚,他敘述時并沒有多想,只是將當年細節如實道來,不知怎么仍叫魏溪覺出夸贊的意味。于是他暗自定了定神,換了個口吻:“這人武功雖然比我好了那么一些,但是性格乖戾,失于殘暴。再說,那臺上的昆侖弟子是擂臺決出的一等一好手,他們兩人纏斗在一起,并不能馬上分出勝負。于是這么一打就打了大半個時辰,從刀槍棍棒到掌法拳腳,全都比試過了,眼看撐不到酉時,那年輕人就要獲勝。這個時候,幾位昆侖長老忽然跳了上臺,大喊暫停?!?/br>“打擂臺有這規矩的嗎?”“沒有。不過他們喊停的理由卻是非常充分,眾人都說這年輕人面生,懷疑他不是昆侖弟子。畢竟在當時昆侖門下子弟眾多,又一向允許帶藝投師,門規松散,自家弟子認不全,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這四大長老一齊躍到臺上,將他前后左右圍住,逼他說出自己師承是誰,到底什么來路?!?/br>“這是在拖延時間吧?!?/br>蘇晉之道:“沒錯,擂臺的規矩是要打敗前一名守擂人才算成功,所以即便是平局,只要前面的守擂人沒有下去,那還是前者的勝局。這些長老明顯是護短,想保前一人的掌門之位。年輕人知道他們的用意,當眾就不客氣地點穿。他如此,那些長老更是不能輕饒,萬一叫這人做了掌門,這些人日后豈不是難過?于是雙方一言不合,就動起了手來。他們長老四名,而他才一人?!?/br>“真是豈有此理,這昆侖派看起來公平,原來也是這樣不講道理?!?/br>“這年輕人見他們胡攪蠻纏,也頓時有了火氣。他在臺上大吼一聲,聲音響徹山谷,在場人內功稍差的,當即被震得七竅流血。這是一手相當精深的獅吼功,雖然是昆侖絕學之一,但已失傳多年。那四大長老年邁,武功還不及前一個守擂人,當場就步伐踉蹌,口吐鮮血。年輕人吼過以后,反而聲威大振,他血紅了雙眼,一劍祭出,跟著飛身前撲,與四人廝殺起來。長老們受獅吼一擊,已然受創,過不了多久,紛紛不支倒地。這年輕人斗得身上都是血跡,卻殺得興起,又一步一步逼向了守擂的漢子?!?/br>魏溪聽得咋舌:“原來這人功夫真這么好?!?/br>蘇晉之道:“其實他功夫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