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
“你喜歡吃嗎?”沈余小雞啄米似的點頭,“喜歡喜歡,不光香煎帶魚,我還愛吃大螃蟹、帝王蟹、清水煮海蠣螺、清蒸石斑、燒鰻魚……”說著說著,慕景甚至都能聽見余哥兒吞口水的聲音了。他不由的好笑,“你那么愛吃,我托人帶些小苗回來,我們自己養,你以后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好了?!?/br>“唉!”沈余嘆氣,“養不活的,海鮮之所以稱為海鮮,那是因為在海里生長的,不可缺少的就是海水,河里生長的那叫河鮮?!?/br>“你怎么連這都知道?”慕景忍不住問出來。“我就是知道啊?!鄙蛴嗾f的理直氣壯,“我不光知道,我還見過,你知道十斤重的帝王蟹嗎?”慕景搖頭。“就這么大?”沈余比劃了一下,“螃蟹腿就能有三尺長,味道好不好不好說,但是吃著那是真的過癮,rou也好弄出來?!?/br>“還有,那什么八爪魚,那須須雖然看著有點恐怖,其實爆炒過后很好吃?!?/br>“還有鮑魚,野生的最好,不過我不太吃得來,海參也是,跟鮑魚一樣,十分滋補,但是我還真的吃不來?!?/br>“還有那魚子醬,特別貴,我沒覺得哪里好吃了,但是很受人追捧,還有那什么鵝肝,你知道一只鵝肝多重?”慕景想了想,他才從軍營回來那時候,慕雪給買了一只八斤重的大鵝,燉了給接風洗塵,那鵝肝有半個巴掌大,“應該有五兩左右,反正不超過一斤?!?/br>“錯,重的有四五斤,一般都有兩三斤?!?/br>“怎么這么大?”“你知道是怎么喂上來的嗎?”“不知?!?/br>“用一根管子放鵝嘴里,然后一頭灌糧食,喂很多,也不讓鵝運動,一天很多頓的喂,不要幾個月,那肝就這么大了,然后就能宰了取肝了?!?/br>“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就為了吃了那鵝肝,因為這樣養出來的鵝肝煎后外酥里嫩,口感細膩,唇齒留香,若是處理得好,腥氣都不會殘留下來。對有些人來說,是絕對的享受?!鄙蛴嗦柭柤?,對于這種喂養方式,他不置可否,不贊同也不反對,也反對不了。“到了?!鄙蛴鄰呐\嚿咸讼聛?。“走吧,別回去了,我估摸家里已經差不多做好飯了?!鄙蛴嗾f著,抬頭朝家的方向去,就看見沈老四抬著根凳子坐在大門口。“喲,老四,今天你當門神哇?”沈老四把手里的小石子朝沈余方向一扔,“總算回來了,快去廚房,那魚是怎么做的?娘用水煮過了那味道……”一言難盡,沈老四臉上露出一個扭曲的表情。“所以說,老四,還沒弄明白怎么吃就開買了?”沈老四點頭,“大家都買了,我也跟著買了唄???,娘說你知道長魚怎么做?!?/br>沈余猜測,長魚應該說的帶魚。去了灶房,灶房忙成了一團,一股魚腥味兒傳了過來,沈江氏是早就躲到了一邊去了,剩下的幾個都有點麻爪。“嘿,看看我們干的啥?來都清理一下,昨天小弟不說會做,這樣亂七八糟的,得成什么樣子?”沈宋氏說著就開始洗鍋刷灶臺子。沈劉氏也去幫忙,“可惜了這老貴的海貨了,聽過我們這里去海那邊可得要一兩月呢,這大老遠的買回來,結果給糟了?!?/br>“沒糟,大嫂,你聞聞煮過后是不是沒那么腥了?”幾人才看見是沈余回來了,后面還跟著慕景,“慕景,來了??!快去找你二叔嘮嗑去,這灶房怪磕磣的?!?/br>沈老四:感情您親兒子呆灶房就不磕磣似的。慕景雖然想留下來,但是一屋子都是女眷,他總不能打擾到人家做飯吧,就點點頭,“嗯?!?/br>沈劉氏跟沈宋氏看見慕景走了,松了口氣,雖然都知道慕景不像之前傳聞的那樣,有時候還會跟他能玩笑兩句,但是那是距離老遠的時候,現在這么近,還真是有點放不開。低頭聞了一下,好像是像小弟說的這樣,但是也不太分得出來。“這樣,煮過后鹽味會淡一些,就準備點姜絲,蒜末,茱萸醬,蔥段,還有咸醬?!?/br>“然后鍋里倒油,將魚下鍋煎一煎,然后放點姜蒜下去,再放茱萸炒香,放咸醬,如果是生的,就放水煮一下,這是煮過的就不用加水了,就再放點白酒?!?/br>沈余純粹是把白酒當料酒用了。“煎入味兒就能出鍋了?!?/br>沈老娘跟沈劉氏倆妯娌點點頭,“原來跟尋常的魚沒差別?!?/br>沈余,“本來就沒有差別,如果是新鮮的,就放點姜片煮一下也是好吃的?!?/br>“哦!”沈老娘了然的點頭,“那長魚怎么做?”“一樣的?!?/br>沈老娘懂了怎么做海貨,就把沈余趕了出來,一個大男人,蹲灶房算什么回事兒?沈余蹲角落:您老以前怎么沒覺得我是個大男人?三個廚房大手,做起來菜來那是相當快,沒多會兒就做好了菜,沈老娘一邊將菜端桌上,一邊指揮沈余,“老五,快叫你爹他們吃飯?!?/br>沈余覺得自己好像有點失寵了,已經不是他娘最愛的崽兒了。不管怎么說,今天沈家算是如愿的吃上了海貨,算不得大餐,甚至還有人覺得嫌棄,但是沈老四得意啊,這可是他賺錢買的。“好了,我們來算算這一趟你賺了多少?”吃了飯,沈老頭就大馬金刀的坐凳子上,對著沈老四就開口,“昨天念著你回來,得好好休息,就沒問你?!?/br>沈老四可是一點都不怕,“肯定賺了了?!?/br>“嶺南那邊人多且雜,南來北往的商人都有,一般說來,貨物很好出手?!闭f道這里,沈老四的臉上有些不自在,“我之前沒摸清狀況,帶的蘑菇全部都賣了酒樓和食肆,結果無意中聽見那邊有坊市,是各地商人易貨的地方,宋家就是沖著這個去的,我跟二郎不清楚這個,才吃了虧?!?/br>“所幸,我帶得也不止蘑菇,我還帶了皮子,也跟著二郎去縣里去隔壁鎮那邊買了紡麻,賣了個不錯的價。還有老五那個香菇粉,車隊有些人挺喜歡的,路上沒有什么好吃的,就用一勺子香菇粉就能煮兩大碗湯,五文一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