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0
八九,至今都回不過氣來,自然遠不如江南一帶熱鬧,落在看慣京城榮華與江南豪奢的平康帝眼中,著實覺得這江淮一帶太荒涼了點。 觸眼所見大多是些茅草屋,磚瓦之屋都是少見,即使是到了所謂的鄉鎮,也不甚熱鬧,平康帝沉著臉,“這江淮一帶的官員著實不像樣?!?/br> 他頓了頓,感傷嘆道:“是朕之錯?!?/br> 要不是他當年岔了心思,讓人鉆了空子,說不得這江淮水災的真相早就讓人查了出來,這里也不會落到眼下這種荒涼的情況。 “回祖父?!蓖嚼谛Φ溃骸斑@里的情況已經算是不錯了,畢竟此處并非大縣城,鎮上能有這番景象,已然算得上是經營得不錯了?!?/br> 既使是到了天靖盛事后期,整個大晉朝里也大多是這般的景象,畢竟這大晉朝這么大,想讓大晉朝整個富起來,談何容易!更別提此處不過是區區一處小鎮,那能處處和京城相比。 就連林如海也回道:“圣上,如今大晉朝政清民安,這才能連這么一個小小的城鎮都能如此繁榮?!?/br> 就這么一個連十八線都算不上的小鎮,又曾經過十室九空的水災,幾年后還能有這樣的光景,已經算是不錯了。 平康帝只道兩人在哄他,嘆道:“終究是朕之錯,讓大晉人民過的如此困苦?!?/br> 林如海隱晦的與賈赦對望一眼,不約而同的無奈聳了聳肩。 腦洞大的人為什么總是喜歡想太多呢。 第134章 南安郡王 且不說平康帝自怨自哀,然后突然又寫了封信警告隆慶帝,隆慶帝好好干,善待百姓……云云,讓收信的隆慶帝被罵的一頭霧水,懷疑自家父皇是老年癡呆提早發作了! 他才剛接手大晉朝沒多久吔,這老百姓生活困苦應該要先怪某人吧??? 另外一方面,眾人到了江淮府之后,這第一件事便是先去瞧瞧那疑似遭人破壞的堤防。 原本都事隔十年,要查什么都不容易,但京城畢竟是能人扎堆的地方,此行平康帝等人親自查案,配備的人員也是一流的,除了賈赦這個帶些水份的之外,來的幾個工程的大臣都是水利上一等一的人才。 幾個人仔仔細細的瞧過了舊堤防和新舊堤防交接處的地方,均都忍不住搖頭。 這舊堤防一看就知道是被人為破壞的,要知道這舊堤防建的可結實,新堤防可還是當年官家撥了銀子造辦的,結果要論堅實可靠度還遠遠不如舊堤防,以舊堤防的結實度,要被沖毀可沒那么容易,更別提破壞處著實明顯,即使事隔十年,他們也瞧得出有問題。 說起來舊堤防用的也不是什么精細的料,只不過人家舍得用料,不偷工減料,瞧著那舊堤防縫隙里填的糯米灰漿,幾個人都忍不住嘖嘖稱奇,“這可是上好的用于陵寢的糯米灰漿呢。不愧是給自家造的,當真半點也不偷工減料?!?/br> 他也也聽了一耳朵,這一段堤防可是當地富戶聯合起來自建的,沒想到竟然用了專用于陵寢上,千年不壞的糯米灰漿,怪不得那些老者堅持這堤防絕非毀于自然,用了這么好的料,怪不得那些老者一堤到舊堤就隱隱自豪。 賈赦疑惑道:“這糯米灰漿也算不得什么,不過就是費糯米些,何足為奇?” 他在工部也混了好一陣子,那怕不能跟工部里的一些老手相比,但基礎的知識也是有的。 別瞧大伙把糯米灰漿說的神神奇奇,非陵寢不用一般,但事實上,所謂的糯米灰漿,也不過就是糯米混著三合土,再以羊桃藤汁活勻便是(注一)。 這調配比例配方也不是什么秘密,在工部的工匠幾乎人人都知,怎么大伙說的好像是什么神奇之事一般? “咳?!蹦枪げ看蟪紝擂蔚妮p咳一聲,含糊道:“就是廢糯米??!” 他擠眉弄眼,弄出一個你懂的的表情。 糯米灰漿的確算不得什么珍稀的秘方,不過就是廢糯米…… 在工部這么多年,要找到這么一個不偷工減料的糯米灰漿,可說是難能可貴了,除非是做陵寢,不然誰會如此廢料。 賈赦頓時恍然大悟,在他眼中幾百兩的糯米自然算不得什么,不過對旁人而言,蚊子再小也是錢啊,于是乎,這種偷工減料之事自然再所難免了。 不過對當地人而言,這堤防護的可是自個的小家,自然是有多好用多好,和家破人亡相比,幾百兩銀子糯米錢算得上什么。 瞧得出來,新補上的堤防為了不要差異太大,用的料在工部中也算是不錯的了,不過要和當地人自建的相比,還是差的遠了。 那工部大臣敲了敲那舊堤防,贊嘆道:“當年那毀堤之人也著實厲害,這種糯米灰漿所造的堤防可說是千年不壞,要破壞這堤防,用的氣力都可以毀上好幾處其他地方的堤防了?!?/br>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賈赦心中一動,“既然如此,那人為什么又要用這么大的氣力,非得毀掉這一帶的堤防不可?” 莫非……這一帶的堤防有什么不同之處? 賈赦能想到的事情,平康帝自然也早早想到了,眾人拿著大晉皇輿全覽圖來仔細瞧瞧。 這大晉皇輿全覽圖是先帝當年爭戰之時,一步一腳印跟據自己的經驗所畫出來的,可說是大晉朝最完整的地圖,一直收藏在干清宮中,要不是今日出巡的是平康帝,一般人想瞧還瞧不到呢。 把堤防所在位置一注明,幾個水利大臣頓時就瞧出來了。 “怪不得挑了這處,怪不得當年江淮水災死傷會如此慘重?!?/br> 那堤防的位置極好,恰恰在地勢最要緊之處,旁邊又全都是平原,一點子阻擋都沒有,一但決堤,大又入江淮地區如入無人之境,怪不得當年江淮水災死傷如此之慘,十室九空,原來是決堤在如此重要的地方。 平康帝臉色微沉,和夏德全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的神情都有幾分凝重。 地圖乃是國之利器,常人斷是接觸不到,更別提這大晉的皇輿全覽圖了,除了干清宮中所收的這份,旁的地方是不可能有的,即使有什么縣治圖,也大多零零散散,斷是不會有地形高低……等的細微變化。 那毀堤之人旁的地方不挑,特特挑了那處破堤,莫非是曾經見過皇輿全覽圖,知道破壞這處能導致的傷害最重嗎?倘若是,那人又是怎么瞧見的? 若說是碰巧,這可能性卻也不大,畢竟那堤防難毀可是出了名的,要不是知道此處堤防極為重要,那人怎么會旁的好毀的地方不挑,偏偏挑了那處呢。 不只如此,那人毀堤的手段也著實讓人匪夷所思,畢竟這一帶的堤防用的可是可以用于陵寢的糯米灰漿,要論結實度,絕對可以和帝陵比美了,同樣的,要毀去這堤防也著實不易。 那些工部大臣們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