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3
不上,連孩子都沒生下半個的村子。 王子騰只瞧了一眼那虛假的北戎村落之后,便懶得再看,直接帶著人繞到了村落之后,到了那兒,赫然發現竟然有一整隊的北戎軍在等著他們。 如果再加上假扮成村民的北戎人,這里少說也有足足兩隊的北戎軍在等著他們呢。 王子騰摸了摸下巴,看起來北戎人這次是當真認真的想要他的命??!是他前些時候滅了太多北戎村落,讓他們疼了嗎?不然這么大手筆的對付起他,還真不像北戎人的習慣啊。 王大忍不住憟憟發抖,別看他們這里也有一隊人馬,人數差不多,只比北戎人少上一些罷了,不過北戎人自幼長在馬背上,民風彪悍,一個北戎人少說也能抵上三個大晉人。再加上此處地形空曠,無處躲藏,要是讓北戎人發現了,他們只怕是死定了。 王大恐懼之下,頓時心生退意,連忙勸道:“老爺,北戎人人多勢眾,咱們不如先退一退?” 王子騰微微挑眉,直接向王大招了招手,“過來?!?/br> 王大不明究理,上前幾步,又勸道:“老爺,咱們不如──” 話未說完,只見王子騰突然捂住了他的嘴,隨手一刀便把王大給抹了脖子,王大連慘叫的機會都沒有,便頓時斷了氣。 王三一驚,“老爺,這是……” 王子騰淡定地在王大尸身上抹去了血,“王大陣前心生怯意,必不能戰,省得這小子給咱們惹麻煩?!?/br> 王二一楞,下意識的又瞧了那北戎軍一眼,“老爺是想……” 王子騰微微冷笑,“既然他們都在這里等著我了,我怎么能讓他們失望呢?!?/br> 再則,老是交一些北戎的普通老百姓的人頭上去,說不定會讓人起了疑心,還不如交些貨真價實的北戎軍的人頭上去,做實北戎有入侵之心。 有心算無心,再加上王子騰本人悍不畏死,他底下的人也被迫悍不畏死,不過半天的功夫,便把這群北戎軍給解決了,不但殺了大半北戎軍,還俘虜了這一隊北戎軍人的小頭目。 更沒想到的是,俘虜到的小頭目竟然是北戎王帳底下的包衣奴才,家里有姑娘是貼身侍候著北戎王的貼身侍女,著實知道不少北戎王的隱密。 按著那人所說,這一次北戎人是當真起了幾分入侵大晉的心思,這才派了他們做前鋒,想著先把王子騰給解決掉。 自賈代善死后,這東北軍全靠王子騰支應著,王子騰一走,遼陽府里再無可以主事的官員,到時他們先占遼陽府,再直取京城,說不得他們北戎還可以像前前朝一般,入主中原,享一享中原的醇酒美人。 王子騰也懶得聽著那人說夢話,冷喝道:“你們就這么確定一定能成功?” 北戎也不是頭一回做夢了,先前被賈代善和賈代化兩兄弟不知道打了幾回,最厲害的一次甚至險些都要打到他們的王帳去,怎么北戎還沒有學到教訓,仍就在做著白日夢?也不怕被大晉朝反制了一把,直接讓他們滅了族。 “這一次一定能成功?!蹦切☆^目臉上帶著顯而易見的興奮之色,“這一次是從祭司那傳來的圣諭,咱們這一次一定能成功?!?/br> 遼陽府這一塊地本是屬于北戎的,只不過前些年來北戎積弱,遠不是賈家軍的對手,這才被大晉朝搶了去,東北本就多山林,少良田,沒了遼陽府這塊繁榮之地,他們北戎人的日子越發難過。 所有的北戎人都有一顆搶回遼陽府的心思,只不過因著大晉勢大,不敢招惹罷了,這次有著祭司的神諭,祭司還在他們眼前秀了一次神力,他們一定能夠成功。 “神諭?”王子騰微微挑眉,他不是什么迷信之人,不過見好幾個俘虜的北戎人都一臉堅信之色,也不由得微感疑惑,“什么北戎祭司?” 北戎雖是政教合一的異族,北戎祭司也如同北戎王族一般,血脈相傳,大多是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不過北戎祭司說白了也不過是北戎王前的一條狗,在大事上還是得聽著北戎王的話,他還是頭一回聽到北戎祭司越過北戎王下達什么命令。 似乎是查覺到王子騰內心里的疑惑,那小頭目不住冷笑,“以前那祭司算什么祭司,根本就不是真正祭司的血脈,如今……咱們的祭司終于回來了?!?/br> 不只是小頭目,所有的北戎人一提到祭司,都是一臉信服之色,他們是親眼見瞪過神跡之人,只要有祭司在,大晉朝必定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是嗎?”王子騰冷笑,“可惜你們見不到了?!?/br> 他一揮手,直接讓人把那些北戎俘虜的頭砍掉。 “來人?!蓖踝域v喝道:“把這些北戎人的頭顱送上京,向京城求援!” 王子騰眼眸微冷,“我倒要瞧瞧,那北戎祭司的神諭準不準!” 管那北戎祭司是從那來的,這一次他總算有機會貨真價實的掙一份不世軍功。 第66章 妻族開刀 徒明煜在跟幕僚們商議定了之后,還真的開始討起了債來了。 第一個討的不是旁的人家,正是四皇子妃的娘家──李家。 四皇子妃李氏在太子府上也是個透明人,她娘家不顯,父親是個寒門子弟,母親雖是商戶女,不過也只是普通的商戶,在李家老家或許還能稱上一句有錢人家,但到了京里,當真算不得什么了。 以李家的情況,無論是李氏還是李氏的爹娘從來沒想過把女兒嫁到什么皇子府,當年也不過就是大選時走個過場罷了,想說有了大選的名頭,婚事上也好講戶好一點的人家,但在大選上,不知怎么的會被平康帝指給四皇子。 這對旁人而言是榮耀,但對李家而言可是驚了,但圣旨已下,李家也不可能抗旨,只能摸摸鼻子認了。 因為是嫁入皇室,李家原先給李氏準備的那一點子嫁妝便不夠看了,那怕李家傾盡所有給李氏備嫁,甚至李母還不惜寫信給娘家求援,也只不過給女兒溱到六十四抬的嫁妝,離皇子妃的規格一百二十八抬著實差的太遠。 最后李家還是不得不向國庫借了銀子,這才勉強溱到了足夠稱得上皇子妃規格的嫁妝,雖是如此,但李氏的嫁妝在眾皇子妃中也是出了名的淺薄,還遠不如后來進府的陳側妃的嫁妝呢。 陳側妃好歹是齊國公府的嫡女,又自幼受寵,那一百一十八抬的嫁妝都是實打實的,可沒半點水份,比起李氏那號稱一百二十八抬,但內里大半都是溱數之物的嫁妝要豐厚的多。 也因著自己的嫁妝、娘家均不如人,李氏這些年來在四皇子府中也著實有些艱辛,不過旁的也就罷了,更讓李氏受打擊的,莫過于李氏掙命所生的獨子在一場意外中過了身。 明明所有的證據都指向陳側妃,但徒明煜就像是沒看到一樣,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