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
書迷正在閱讀:純潔到yin蕩的炮制法(H)、穿成樹后我和反派戀愛了[穿書]、進食開始(H)、做鬼也不放過你、十年北洋、穿書后我渣了渣攻、穿書修真萬人迷、穿成白月光后只想分手、臣要君嚶,君不得不嚶、三萬年后我滿級歸來
人,似乎根本就沒努力過。至少“蕭晨旭”是沒看見他的“學習”“成長”,只看到一個只知道和人打好關系,卻從不改善自己業務能力,隨處可見的心比天高的小子。所以,“蕭晨旭”懶得對他客氣。這種人難以在圈子里站穩腳跟。如果不是信仰系統這個異數,大約發展是會照著“蕭晨旭”的猜想來的。可笑的是,即便是到了現在,徐秋山似乎都不打算改進業務能力。照理說一件事重復多次總會成為熟練工,但是徐秋山這人,不管是唱歌跳舞還是演技,都是數十年如一日地——爛。別的明星為了固粉為了發展甚至是為了轉型,都會想辦法空出時間來進修。但是徐秋山太有恃無恐了。蕭晨旭能感覺得出來,在圈內,他唯一的籌碼就是那些忠實度超高的粉絲團。不論是上個世界的那位,還是這個世界的徐秋山,病毒一個賽一個地蠢。他其實也沒做什么,就是選擇性放出信息,讓圍觀群眾自己選擇立場而已。他可沒有煽動極意論壇的那些人。洗白可以,閑聊可以,八卦可以,吐槽對方saocao作可以——這幫不傻的人已經猜到有個團體在推動整個事情的發展了。而蕭晨旭,就是他們祭天的旗子。至于其他的,煽動鬧事攪混水?系統第一時間刪除。蕭晨旭的想法是留一個不存在忠粉團成員的區域,讓反對者能夠抱團,成為天然的反抗者,以便在忠粉團倒臺后反撲。至于讓他們和忠粉團正面對上?老老實實八卦吐槽吃瓜看戲順便樹洞吧,正常人哪里打得過狂信徒?類似的刪帖多來幾次,論壇成員也猜到管理員的風向了。其余的管理員紛紛膜拜這位神秘的新管理。他真的跟二十四小時盯著這個論壇一樣,比什么人反應都快,甚至大半夜都沒見他休息。他們其他人的人,仿佛沒了刪帖這個職責,整天混在論壇里同新人打成一團,籠絡關系。.至于那位唱黑臉的刪帖狂魔管理員,基本不在論壇發言。當然也只有關立原知道,人家掌握著這個論壇熱度最高的帖子。于是有人笑侃,這位“苦逼系統”管理員怕是現實也過得賊苦逼。得到了一眾應和。奇妙的是,這貼沒被刪??啾葡到y甚至還破天荒地回了個帖——“你們不知道有一個賊能壓榨手下的上司有多痛苦?!?/br>關立原想的是另一個方向——一邊要持續扒皮,一邊要隨時盯著論壇,這位管理的工資怕是比他們高好幾倍。系統表示,做白工,哭唧唧。蕭晨旭呵呵,能量還來。徐秋山下令放棄的命令來得太晚,忠粉團沒能剎得住車。她們只能用最快的速度排除嫌疑,卻改變不了她們這個隱藏在黑暗中的團體被發現的事實。也許有大粉察覺到不對,認為要剎車,可是瘋魔了的粉團,除了徐秋山本人,誰也拉不住。如同蕭何一般,成也信仰,敗也信仰。瘋狂的個人信仰終將釀就災難。自殺者引起了輿論的反響,犯罪嫌疑人在拘留所里集體自殺是對公信力的一次沖擊,聞風而動的媒體紛紛出動,傳播著這匪夷所思的事。有人懷疑警局,有人懷疑自殺者,所有人都選定了各自的立場,在網上展開爭論甚至罵戰。事件涉及“集體自殺”和“拘留所”這兩個關鍵詞,對警務系統的沖擊很大,高層難得反應極快,立即起草文件,要求下層處理這種事。事實上這種類似的“信任危機”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每次的噱頭都極具沖擊性。但是過多的反轉已經消費了網民的情緒,因此在事件剛爆出來的時候,就有不少人抱持懷疑的態度,懷疑這又是一次沒頭沒尾的cao作。警方實際上也沒少被網絡上活躍的媒體挖坑挑刺過,因此他們經驗豐富,不算慌神,連忙聯系法醫對那些自殺者出具尸檢鑒定。拘留沒多久便集體自殺,而且統統是因為造謠誹謗蕭晨旭而進去的,實在令人很難不去陰謀論——是不是蕭晨旭暗中安排了什么?可是他為什么要對付這些素不相識的人——更重要的一點,他為什么要用這么蠢的方式?就因為那些人誹謗攻擊他?那么問題又來了,為什么那些人無緣無故對他仇恨那么大?死者的家屬難以相信這樣的事實——特別有些自殺者平日根本看不出異常,因誹謗被拘留的時候家屬的抗拒情緒就很嚴重,雖然警方出具了調查證據,在網絡實名制和ip定位等多種手段下鎖定的嫌疑人,基本不會出錯,他們甚至還能在那些人的電腦或者手機里找到編輯的草稿。但還有不少人聲稱要舉報,要上訴。想到那個匿名爆料者提供的信息,經手的民警不由得感覺到幾分不寒而栗。這個他們不曾知道過的組織顯露出了痕跡,可是他們卻從未了解過類似的信息?高層重視,就意味著不能含糊過去。為了應對尸檢這段時間的民眾輿論——很多家屬拒絕簽尸檢同意書,執意在網上引導輿論,必須去做工作,而且各地分局一起尸檢,最終的結果要匯總到一起分析,不可能太快,所以負責蹲守縱火犯的那隊警察將執法記錄儀的內容與些許資料公開在網上。一直找不到人的兩樁縱火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一直躲在同小區另一人的家里,大火燒壞了電路導致監控失效,因此誰也猜不到縱火犯從未離開那片小區。在警察蹲守的時候犯罪嫌疑人試圖爬窗離開,不慎墜樓,在警察追上去搶救的時候,女孩也跳了下來。經過調查,窩藏犯罪嫌疑人的女孩,和犯罪嫌疑人沒有一點的現實的關系交集,窩藏的動機也不明。這也是警察根本沒懷疑到她頭上的原因。又是犯罪嫌疑人自殺?縱火犯的事情也有人在跟進圍觀,見狀不由得感嘆這年頭的犯罪嫌疑人怎么都那么瘋魔,但仔細想想突然覺得不對。怎么這一邊,也和蕭晨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雖然輿論沸騰了,但所幸警方承擔的壓力減輕了不少,同時因為兩波自殺者都有針對蕭晨旭的跡象,這種“無差別攻擊”轉為“定點攻擊一人”的情況,讓不少圍觀的路人稍微松了口氣——他們這些不認識蕭晨旭的,不就安全了?漸漸的,受害者有罪論在網上開始抬頭,有人開始言之鑿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