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80
。 許博瑤有些訕訕,她當初也沒想這么多,朋友們說最近手頭緊,又想來這邊試試看,說貨賣出去就把房租補了,她那個時候不是也沒多想,就覺得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他們也不至于坑她,結果現在就被坑慘了。 “博盈姐,你說青青會不會……” “青青不會說什么,不過她就是不說心里也會有盤算,這個你們心里有數就行了?!?/br> 葉青青做生意一向不獨,不是所有的錢都要自己賺,她會分給自己信得過的親友,只要他們的品性能讓她信任。 這個道理許博瑤其實也明白,她當初加入也是機緣巧合,但這幾年掙的錢真的是比他們這輩子加起來都多,他們兩口子口袋里有了錢,人就有些飄了。 讓朋友來這邊做買賣的時候其實也沒多想,后來還是許博盈說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許博瑤這才意識到她好像做錯了。 “博盈姐,你跟青青最熟悉了,你……你幫我們說說吧, 這種錯我們以后不會犯了?!?/br> 嘗到了賺錢的滋味,如果以后再有這種好事不帶著他們一起,那就太虧了。 許博盈無語的嘆口氣,現在知道錯了,之前都干嘛去了,真以為親戚這兩個字在什么時候都管用嗎? 葉青青其實也很忌諱跟親戚一直做買賣,要不是現在找不到靠譜的合伙人,她早就換合作對象了。 “行了,你們也別多想,等青青看完賬本再說吧,你們這段時間的賬做的應該還行吧?!?/br> 說起這個許博瑤更沒信心了,他們這段時間的賬……做的有些亂啊。 回到家的葉青青讓保姆將兩個小家伙哄著去睡午覺,她則是坐在書房里開始翻開這半年來京都這邊市場的收入和支出情況。 租金收入不算好,這一點她在看到三層那些稀稀拉拉的租戶時就已經發現了。 可支出……每個月的支出怎么會這么多,應酬和開銷占據了每個月的大頭,但他們這個市場自己就是老大,哪里需要應酬? 她臉色微微有些陰沉,只一個呼吸間就已經猜到這是怎么回事。 她將幾個月的賬捋了捋,不過三個月,應酬方面的開銷就要近五千塊,這還不算其他方便莫名的開支。 真是當她的市場是提款機?還是覺得她這里也是機關單位,隨便一個巧立名目就能從這里報銷? 葉青青氣的手都有些抖,她將一筆筆的不合理支出全部列了出來,然后拿起電話跟許安約了一個見面的時間。 自從坐上國民日報的社長,許安就比從前忙了不少, 再不是葉青青隨便過來都能見到的時候。 她坐在許安的辦公室里,并不算氣派的裝飾卻是帶著一點厚重古樸的味道,尤其是那滿墻的書,給人的直觀感覺就是敬畏和寧靜。 似是在這樣的辦公室里提這種有些銅臭的事都不太合適。 許安給她到了杯水,這才問她的來意,他們兩個都是大忙人,許安忙是因為社里的事情多,而葉青青忙,則純粹是被孩子們盯著,不能回去的太晚。 “三叔,這是市場年后這幾個月的賬,我整理了一下,你看看?!?/br> 她將一個本子往許安面前推,許安挑眉接過看了幾眼后瞬間變了臉色。 這兩個家伙真是太糊涂了! “青青,這個三叔會處理,你放心,三叔一周內一定給你一個答復?!?/br> 這兩個孩子還是不要跟葉青青他們繼續干下去了,不然他這張老臉都要跟著丟光。 只能兩個女兒都這么不省心,他們之前的教育是不是太失敗了? 有了許安的承諾,葉青青自然不會揪著不放,她本來就直接處理這件事,現在能丟給許安自然是再好不過。 “三叔,其實這也算可以理解,就是我想把生意做得純粹一點干凈一點,而且……我自認對他們很大方?!?/br> 如果不夠大方,當初就不會讓他們跟著一起干。 雖然說信得過的人不好找,可只要錢給到位了,什么樣的人找不到? 有許博瑤他們每一年飛走的紅利,這些錢她能找來十個靠譜的人幫著管服裝店和市場。 許安嘆口氣,他也知道葉青青這是看重他,所以才把事直接拿到他這里挑明。 “我明白,青青你放心吧,市場那邊的事三叔一定讓他們給你一個交代?!?/br> 將這些棘手的事直接丟給許安去處理,葉青青之后的幾天就沒過去,市場的賬一直是許博瑤在管,所以在葉青青將賬整理出來之前,許博盈和許博清都不知道這其中還有這么多事。 兩人看著直接被掏空的賬本,一時間都有些無話可說,許博瑤這夫妻倆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他們是把市場看成自己的了,還是根本就不想干了,這是準備最后撈一筆?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下意識 - 許博瑤原本管服裝店的時候是不管賬的,賬本之前一直在許博盈和葉萍萍手上他,她負責的就是店里的一些雜物,還有就是去廣城進貨。 后來服裝廠改制,進貨都去的少了,她就一心留在京都負責看店,按說她這些錢賺的很輕松也很容易,就是田雨霖都對他們現在的日子無比滿意。 兩人買房子買店鋪,還各種請客吃飯,反正日子過得前所未有的滋潤,按說這樣的日子在這個時代已經很滋潤很幸福,兩人也不應該再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和想法。 但人不都是不知足的嘛,尤其是由奢入儉難,他們已經習慣了大手大腳的日子,就是田雨霖的父母都沒事就伸手要錢。 之前手上一直很富裕倒也看不出什么,等到京都這邊的市場一建起來,他們的消費問題就凸顯出來,他們手上沒錢了,要入股建市場就要投錢,可他們之前開銷一直不小,手上的存款并不多。 好不容易東挪西湊的湊夠了要投進去建市場的錢,兩人口袋幾乎都榨干了,每個月就剩田雨霖的工資可以用。 原本家家戶戶都是這樣的,而且田玉林等工資也不低,加上補貼,一個月近六十塊錢,不存錢的話月月光日子也過得不錯。 可田雨霖習慣了跟朋友出門就請客,在家里也要頓頓吃rou沒事喝酒,就是新衣服都在服裝店月月買新的,這樣的開銷他的工資就不可能夠用了。 憋了好幾個月,結果好不容易到了年底,服裝店這邊因為蓋市場的原因就沒分紅,拿不到分紅, 市場這里又遲遲沒有回本,兩人就將心思動在了市場的賬上面。 吃飯報銷,沒事就巧立名目套錢,這些手段田雨霖在單位里都是用慣了的,所以也不覺得這樣做有什么不對。 自從可以拿市場當提款機,他們兩口子的生活質量又回到了從前,而且還有過之無不及,從前有時候花錢花的多了他們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