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2
加鞭讓人送回長安,你回去告訴李密,歸降之心,只要真心歸降,大唐絕不會虧待。然我雖未見過李密,卻知此人反復,而且他既然爭權能殺翟讓,徐郎君還是要小心此人?!崩钫巡⒉皇翘魮茈x間,而是此人看來并不可信,李昭從來不會輕易把自己的性命交到旁人的手里,李密這樣的人就得小心。 徐世績一笑道:“這樣的話將軍要是說給旁人聽就是挑撥離間之嫌,但我知將軍是為我好,因此世績謝過將軍?!?/br> 只有拿人當朋友才會直言不諱,徐世績相信李昭,因為當年的相信,他們瓦崗寨并未損及一人,也因此得以不斷地壯大,但最后內亂起,兄弟相殘僅為爭權,讓他們一敗再敗,到如今成了這般模樣。 “要不是你們大敗宇文化及,我也沒那么容易撿著便宜?!崩钫褯_著徐世績眨眼,宇文化及帶了十幾萬人往北而來,要不是因為瓦崗軍他們大敗宇文化及,李昭哪能那么容易的得了大便宜。 徐世績道:“竇建德也打宇文化及的主意,最終卻一無所得,將軍能得都是將軍的本事?!?/br> 他們就算大敗宇文化及又如何,宇文化及從他們的眼皮子底下跑了,他們雖然也不能說一無所獲,得來的幾萬兵馬都是可以收為己用的,只是寶藏盡歸于李昭的手里,李昭身后的大唐現在富著。 李昭道:“你想和王世充找回場子理所當然,只是王世充的亂平定之后,你得來幫幫我,看看竇建德,看看突厥,哪一個都不是好對付的,更何況他們還一起來,我身邊缺你一樣會打仗的將軍?!?/br> “將軍放心,等平定王世充之后,世績一定會到將軍的麾下,為將軍效力?!毙焓揽兤鋵嵎木褪抢钫?,像李昭這樣的人,從第一回見面徐世績就蠢蠢欲動,總覺得像這樣的人跟著她走才有意思。 李昭作一揖,“一言為定?!?/br> “一言為定?!毙焓揽円恢倍加浿钫?,當年瓦崗寨的事李昭敢欺上瞞下,硬是瞞天過海的幫他們逃出隋軍的包圍。 這份恩情旁人不記得,他徐世績卻記得一清二楚,時時都想如何報答李昭才是。 而瓦崗勢敗,他們必須要尋一方勢力投奔,連想都不想,徐世績就想投唐。 不僅是因為唐行仁義,也是因為與李昭僅有的會面可以看出李昭是個心存仁義的人,那么多年,天下亂成那般,她的赤城但有百姓歸而無所出。 要不是李昭憑一己之力能安撫百姓,保證百姓的安樂,百姓怎么會愿意留下,幫她打下一片天下。 想想羅藝占據幽州多少年,還不是敗在李昭的手里。 得民心者得天下,你就算經營一方多年又如何,不能愛護一方百姓,不能讓百姓免饑餓之苦,百姓怎么會愿意相信你,將自己的性命交到你的手里。 “竇建德處有什么為難的?”李昭想想問起徐世績,徐世績正在想著李昭,結果李昭倒是先問起他來。 “我知道你的父親在竇建德的手里?!崩钫岩徽Z道破,徐世績道:“世績已經在想辦法,若是有需要將軍幫忙的地方一定和將軍直言?!?/br> 李昭是個有心人,看看連他的父親在竇建德的手里這事李昭都知道,徐世績已經準備起來,就是想救出自己的父親,要是能拿了竇建德的人頭來獻給大唐,更能彰顯他們的本事。 “好?!崩钫阎皇顷P心一問,要是需要她出手她是不會推讓的,既然對面的人說不用,想來是不用的。 徐世績是位有本事的人,想當年誰敢隨便跟一個分明是來平亂的將軍交心,還會相信這位平亂的將軍。別人如何李昭不知,但當年瓦崗的一場戲,真得多謝瓦崗寨的人配合,否則李昭真要開殺戒,卻非她所愿。 徐世績說完了,與李昭作一揖道:“李將軍,告辭?!?/br> “慢走?!崩钫淹瑯舆€以一揖,徐世績帶著他的幾個兄弟們立刻掉轉馬頭離開,宣珞上前道:“將軍相信他?” “說來你可能不相信,當年我奉楊廣的詔令前去平瓦崗之亂,當時我都在想要怎么才能不殺人又不會被朝廷捉到小鞭子。就是這位徐世績徐郎君,他相信我了,幫著我配合做出一場好戲,我才得以從平亂中抽身?!?/br> “天下義軍皆因食不能果腹而作亂,我殺他們心下不忍,想救他們,天下百姓何其多,以昭一人之力,昭救不了他們?!?/br> “進言勸諫,沒有人拿他們當回事,我無力回天。所以當時我就想,只要能讓我不用動手殺百姓,怎么樣都行?!?/br> “瓦崗軍他們看出我的意思,知我無殺人之心,知我無意為難他們,他們相信了我,我也得以做出一場好戲讓人看了,能夠交代朝廷,你說這樣的交情,他們能信我一回,我為何不能信他們一回?” 人與人之間沒有信任,誰也不愿意賭上一次,不愿意被人說犯傻,因此一個個不曾退讓,到了最后誰都不肯退一步,造成你死我亡,非戰不可的結局。 宣珞道:“可是若是他們到最后不可信,當如何?” 李昭道:“若是到最后他們騙了我們,我們不過是跟一開始的就要做的事,打到他們心服口服,一直行事小心,不曾落人于柄,不讓人有可趁可機,我們就算相信他們一回我們便做不到?” 做還是可以做得到的,只是所費的心思,所要付出的代價,這些也要計算? 李昭道:“我想我相信他,卻有宣先生在一旁再三提醒要小心他們,不要著了他們的道,總能讓我保持清醒,不管再怎么相信總還會留點心眼,應該不至于著了他們的道?!?/br> 最后還是肯定宣珞的擔憂于她是警醒,她雖然選擇了相信,可是提醒她要小心各種人的人,也是為她好,她當然得要感謝。 宣珞得說,李昭很會肯定一個人,收攏人心,李昭能做得完美。 “將軍不嫌在下說話不中聽即可?!毙笮χf起,李昭揮手道:“怎么會,怎么會,我要是有什么先生覺得不妥的地方,先生只管說,罵都行?!?/br> 作為一個態度好的人就是如此,她能接受任何人的進言,也相信這個人真心真意為她好。 “眼下沒能為諸位先生討功,我思量將北地平定,到時候再一并給諸位請功,諸位能理解?”李昭還想起另一件事了。 因為事情太著急,擬功的時候也有人問起李昭身邊的人都應該如何賞封,李昭想到隋朝那么多的官,哪一個都不好應對。 相比之下,她的這些人不算太有名,還是應該拿下更多的功勞之后再為他們請賞,一次賞過,也不用跟前朝的官相比,還能讓隋朝的官們少了指摘他們李家人的理由。 宣珞與李昭再作一揖,“北方諸事皆由將軍一言可定?” “是?!崩钫鸦卮?,沒有為身邊的人討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