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6
著李家,可是她的東西,她就是要護著。 “你,我是該說你明白還是不明白?”李淵能說什么? 李昭道:“我明白的啊。阿爹最希望的就是我能任勞任怨,我的一切都是阿爹的,當阿爹需要我,李家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得站出來,換而言之,當有一天阿爹覺得不需要我了,李家也不需要我了,那我就可以功成身退了?!?/br> “可是阿爹,你不覺得這個要求太苛刻了?憑什么你們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得上,你們不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得退?我是一個人,我既然露出頭來了,你們怎么就能那么輕易地說出口讓我把頭縮回去?” 這個比喻引得李世民道:“露出的頭,就算縮回去了,別人也記得你的模樣了,你怎么就不能縮回去?” “你頭挺得直直的,好好的,憑什么就要縮回去?”李昭一問,李世民…… 李昭道:“用完就扔?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你們不樂意我出頭,了不起我另覓他處,天下這么大,有本事的人哪里不能混?你們不想讓我再出頭,就讓別的人讓你們知道,我想出頭沒有人能攔得住?!?/br> 額,這要怎么說的好?李淵覺得自己都叫李昭繞進去了,朝著李昭輕聲地道:“此事,此事我們再說,再說?!?/br> 李昭的目光看向李淵,沖著李淵道:“兵,我可以練,不是我的兵和是我的兵總是有差別的?!?/br> 親兒子和干兒子都有差別了,軍隊也是同樣的道理。 “阿姐教教我,你就當了我是你的兵?!崩钍烂衤斆靼?,直接想偷師,他要是學會了,想怎么練兵就是他們的事。 “好?!辈辉敢饣诵难毑粚儆谧约旱谋?,可是親弟弟要學,還是要教的,若是將來真得對上了,就看誰更有本事,打不過李世民,敗于李世民之手,那李昭也認了。 李淵搖了搖頭,要怎么說李昭,明知道她要是教會了李世民,李世民一定會用從她這里學來的本事練出一支兵來。 李昭分明不想練不屬于自己的兵,卻還是不吝嗇教人,這想法矛盾啊。 李昭不管李淵怎么想,她可以教她的弟弟們練兵,這是親情,也是因為血緣,不樂意教人,為他人做嫁衣,有得選擇的情況下,她為何要委屈自己? 再說了,她本來也答應了練兵的,只是沒有說要傾囊相授罷了,想要她傾囊相授,就得是她的兵,否則她教出一支兵來,如同高句麗的那些兵馬,誰知道將來會不會自己挨打? 留一線也是為自己留條活路,李昭不傻,更不曾糊涂。 而就在李昭忙著跟李淵去選兵練兵的時候,本來聲勢浩蕩的所謂第三次出征高句麗,終是沒有付之行動。 但是天下叛亂四起,楊廣命人全力鎮壓,李昭在太原都聽到不少這個叛軍被全殲,那個叛軍被全殺的事,鬧心得厲害。 而襄國長公主在一個月后再回來,可人卻顯得憔悴多了。 當時李昭難得出來放松放松,走在街道上看看太原城的百姓們,感受著他們的安謐,也知道這樣的安靜怕是沒有多少日子了,然后就看到了襄國長公主,李昭乍然嚇了一跳。 襄國長公主道:“比起太原來,很多地方已經民不聊生了?!?/br> 李昭雖然叫襄國長公主嚇了一跳,卻也連忙見禮,“襄國長公主?!?/br> “看你嚇得,你怕我吃了你還是如何?”襄國長公主臉色雖然不怎么好,卻還是依然開口逗著李昭。 李昭道:“只是沒想到會在街頭碰到殿下,難免詫異?!?/br> 她方才的表情確實像是受了驚嚇,因而也不怕與襄國長公主大方承認。 襄國長公主道:“你也是一個心懷天下的人對不對。我到現在都不明白,大隋怎么會突然變成這個樣子?” 李昭被問得半響沒答上來,覺得她還是不答的好,答得多,人家還不一定樂意聽。 “怎么?不敢說話?”襄國長公主問著卻沒有得到李昭的回答,不善地看向李昭,那似乎一下子被人激怒的樣了,李昭趕緊的答道:“有些話早前已經與陛下和長公主說過了?!?/br> 說過的話呢,他們兄妹不當一回事能怪她? 都說過的話,再提起又有什么意思,不說了不說了。 襄國長公主擰起眉頭地看向李昭,“你為何如此?我待你不好?” 這個問題更是沒辦法回答,所謂的好與不好,說多都是淚,誰對誰好與不好的,襄國長公主心里就一點數都沒有? “李昭,你若是再敢不回答,你信不信我讓你變成真的啞巴?”襄國長公主真是氣瘋了,這個時候還威脅起李昭來,李昭無奈地一嘆,“長公主,好不好的我說了不算,我要說你對我不好,落在你的眼里就成了我不識抬舉?!?/br> 好不好又不是李昭說了就算的,根本就是襄國長公主自己說了才算。 看看她不想回答的樣子,襄國長公主卻容不得李昭說一個不字,就算李昭想不說話她也一樣不能容。 襄國長公主半響沒有說話,最終還是沖著李昭輕聲地嘆道:“從現在開始,不管你說什么,我都恕你無罪,你只要與我老老實實的答話可行?” 聽完這話李昭都在想了,襄國長公主是吃錯了藥了吧,這么的說話,怎么可能。 襄國長公主道:“天下叛亂四起,皇兄不斷地派人去鎮壓,可是越是鎮壓,越來越多的人起義,為什么會成這個樣子?” 敢情是尋人解決辦法沒尋到,而且看情況還越發的不像樣,襄國長公主哪怕從前不相信李昭的話,想想李昭能夠放了那些叛軍,而且為此下獄都在所不惜。 她也曾聽過百姓們說過的話,知道在他們的口中,他們推崇的竟然是李昭這樣的人。 “長公主在意百姓們的想法嗎?”李昭詢問,襄國長公主道:“大隋最大的敵人是世族?!?/br> “世族,這個說起來原本是沒錯的,可是也不盡是。陛下出征高句麗本來是為了對付世族,雖然我不清楚陛下具體如何實施的,可是失敗了是真的,而且還為此令無數的百姓慘死。世族沒事,百姓死了,陛下與長公主都不以為然的是不是?” 別以為李昭沒看出來,要是真拿百姓當回事,楊廣從一開始就不會那么玩。 興兵百萬滅一個高句麗,有必要這么多人嗎? 為將士押送糧草的民夫比將士還要多,將士要吃食,百姓就不要了? 讓人做事卻又不想讓人吃飽,天底下會有這么便宜的事? 多少人死在高句麗一戰中?又有多少的人落入高句麗的手里,有家不能歸? 不拿百姓當回事,眼見百姓開始站起來了,他們又開始害怕了。 不,一開始還是不怕,若是怕的話,李昭放人的時候他們應該感到高興的才是,可是他們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