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
的眼光看著沈明洲收包裹,順便還能點評點評,這是國內采用了什么技術的最新某款無人機。實驗室堆得像測評工作室,一架架尚未公開銷售的無人機,直接被沈明洲拆開外殼,拎出配件來慢慢研究。巡查、攝影、測繪無人機應有盡有,囊括了民用無人機全部類型。還有那臺沈明洲改過兩次算法的三維建模無人機,連系統都更新到了最新程序,傳輸出來的模型清晰又立體。沈明洲忙著拆解無人機的構造,測試芯片處理性能,外加各種程序監控傳導。順便給每家公司都寫了一份建議改進報告。那些趁著論壇風向往高科送無人機的公司,大部分人只是給艾格一個面子。艾格作為論壇所有人,開口跟他們要無人機,他們不可能不給。誰能想到,他們送一臺無人機,能收到一份無人機改進報告?捧著報告的工程師們都愣了,平時找業內專家測評debug改良數據,全都以萬為單位,視復雜程度加價。可是,有錢必應送回來的反饋,全面覆蓋了無人機的材質、性能、算法,還提出了未來發展方向和改進建議。這么詳細的反饋,他們花錢都不一定買到。只不過是送了一臺無人機而已,居然獲得了意外之喜。原本只是賣個面子交個朋友的公司負責人,陷入了狂喜。他們直接致電艾格,真情實意的問道:“大佬還缺什么???我們馬上送!”只用反饋一份改進報告就行!第19章第19章沈明洲拆了幾天的無人機,給了無數改進建議,心里隱約有了新的規劃。單純用無人機做太陽能轉換技術展示?那太浪費資源了。高科這么優秀的實驗室,周圍那么多資深工程師。還有這一堆被他拆得七零八落的無人機樣品,他怎么也要做出一個符合期待的新型號。目標定得高,必然更忙。沈明洲關在實驗室,起早貪黑好幾天。直到被邵煉發現,押解回房,才終于強行恢復了高中生該有的朝六晚十。邵煉不得不花更多時間留在實驗室監工。稍不注意,沈明洲就能睜眼到凌晨,滿腦子數據、圖紙,根本不想睡覺。年紀輕輕這么拼,以后禿了怎么辦。他看著沈明洲忙碌的身影,完全想不明白,沈家的蔣蘭和沈浩為什么會討厭這個孩子。優秀、聰明、擁有耗不盡的動力。邵煉跟他待在實驗室里,都像是回到了曾經無憂無慮,只用考慮下一個測試實驗的愜意生活。難道是嫉妒?好吧,邵煉承認有一點點。遇到這樣的天才,又有誰敢說不嫉妒。他理解了蔣蘭母子,并且單方面決定,要對他們下手狠一點,最好讓他們嫉妒得發瘋。邵煉愉快的規劃之中,沈明洲終于在眾多無人機設計方向里敲定了目標。他決定做搜救型無人機。他說:“現在搜救無人機,只能形成災難區域外部建模,我想做的是三維透視建模。通過無人機從災難區域上空抓拍掃描,準確定位生命體所在位置坐標,并且還原災難現場構造,傳遞信息?!?/br>邵煉詫異的問:“說好的用于太陽能轉換技術的展示呢?”沈明洲眨眨眼,“太陽能當然是加裝在無人機上?!?/br>他心思已經不在簡單的太陽能展示了,滿心歡喜的給邵煉講解他的規劃。“我計劃做的無人機,能夠對建筑物、山體、礦洞進行外部掃描,形成三維建模,又能捕捉生命體熱源,模擬出目標內部透視圖,給出明確的救援坐標。太陽能只是一部分,剛好用于白天電能儲備,支持夜晚搜救?!?/br>想法很好,也很棒。邵煉卻不得不提醒道:“捕捉生命體熱源的功能雖然不錯,但是無人機能夠承載的性能極限,肯定不支持你的想法。而且啊,你要怎么解決穿透遮擋物的問題?!?/br>建筑、泥石、植被,都可能成為災難中遮擋生命體的阻礙。三維建模簡單,透視建筑物捕捉生命體坐標,取決于處理器對遮擋物材質的準確判斷。無人機可以順利而完美的勾勒出建筑物的外觀,卻很難穿透表面,獲取內部構造。沈明洲笑了笑,他說:“我計劃采用遠紅外、雷達技術,國外已經有了相關種類的生命探測儀。我只不過是把生命探測、太陽能的功能整合到無人機上而已?!?/br>只不過,整合,而已。邵煉想給沈明洲鼓鼓掌。他大約是了解到澄明中學面對沈明洲60%太陽能轉換技術理論模型的心情了。比那更為不可思議的是,他居然覺得,沈明洲想做,一定能做到。他清楚無人機的原理、發展。這時候應該準確無誤的搬出各種條件限制和困難,阻止沈明洲向著徒勞的方向努力。但是話出口,就變成了,“我給你派一個助理,專門負責給你查文獻資料,聯系廠商下模具?!?/br>江岳,知名大學計算機系研究生,還有著國家自動化研究所搬磚的輝煌經歷。此時,他成為了光榮的小助理,捧著電腦一條一條記錄沈明洲的要求。并且發出震驚的疑問。“大佬,生命探測儀雖然能夠搜救,但是它們不包建模???”“沈老師,你真的能測出這些東西不同數值嗎?可是遠紅外隔了鋼筋水泥混凝土,怎么測得出來?”“而且這個掃描建模過程,對芯片處理速度要求太高了,我們現在的條件能夠達到你的要求嗎?”沈明洲重回當初被江岳話癆擊敗的日子,甚至懷疑邵煉派這個助手,是為了磨煉他的意志力的。“別多問,直接查?!?/br>沈明洲抬手畫無人機圖紙,順便把內部尺寸比例標得清清楚楚,“然后給我把無人機外殼做出來,下周就要?!?/br>“下周?”江岳收到圖紙,上面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