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4
書迷正在閱讀:雪止天晴、二重螺旋8-雙曲線(H)、二重螺旋7-嵐気流(H)、二重螺旋6-業火顯亂(H)、二重螺旋5-深想心理(H)、二重螺旋4-相思喪暖(H)、一抹朝陽、二重螺旋3-攣哀感情(H)、誤會大了、二重螺旋Ⅱ-愛情鎖縛(H)
置上,但是明夷出生蒙古,出身科爾沁草原,姓博爾濟吉特氏,一旦明夷站在皇后的位置上,就會滋生蒙古這些人的野心。 有些路或許一開始不是你想走的,但到最后也由不得你決定走或不走。 明夷的提醒,玄燁能不當一回事嗎? “身為晚輩,你當去拜見這些長輩,只是去見一見?!彪m然清楚明夷話中所指的什么意思,玄燁卻不想在胤禛的面前過多的暴露他那份帝王的心思。 胤禛的目光落在明夷的身上,相較于玄燁,不能否認胤禛更相信明夷。 “只是晚輩拜見長輩,你要記得緊守規矩?!毙钜呀浾f到這個份上明夷如果再攔著不讓,倒顯得明夷做賊心虛。 心中無愧的明夷叮囑胤禛,順著玄燁的話說來,胤禛恭敬的應下一聲是。 玄燁顯得無奈地看向明夷,明夷道:“無論什么時候,一個人懂得規矩,守得了規矩,皇上都會滿意不是嗎?” 一語道破玄燁的諸多心思,莫 要在這個時候因為一時的喜好,將來有一天卻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認定胤禛有問題。 防患于未然,身為皇帝,永遠都不會有錯,錯的人僅僅是手下的臣子,正是因為如此,身為臣子,兒子,都要時時刻刻的牢記這樣的本份。 玄燁完全說不出話來,想否認明夷說的都不是事實? 玄燁卻從心里不禁的夸贊明夷,正是因為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越界,不強求那些不該求的東西,明夷才會一直自在肆意的活到現在。 她清楚的知道玄燁的底線在哪里,兩人之間的情誼是一份基礎,卻也是因為多年來,明夷做的樁樁件件的事,于大局而言,都是利于大清,也利于玄燁的。 憑這一點,明夷不喜歡玄燁的靠近,不愿意讓玄燁靠近,那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無傷大雅的事,僅僅是私利的事,玄燁不會同明夷計較,更不會為此與明夷有再多的爭執。 反過來,若是明夷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用手中的權勢,地位,不斷的危及玄燁,危及大清的江山,盡可瞧瞧玄燁會不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明夷? 作為帝王的人,最忌諱的就是想當然,最怕的同樣是把帝王一時的心血來潮,那些認為的好當成永恒,一但覺得在皇帝的心中你是獨一無二的那一個,很快,事實會狠狠的抽在你的臉上,讓你痛。 “明夷?!毙盥牭矫饕牡脑?,縱然說的是事實,總是希望明夷可以不要再說了。 微微一笑,明夷福身道:“胤禛尚且年幼,皇上也說了,他該多聽多看,現在正是他應該牢牢記下本份兩字的時候。唯有如此,將來無論發生什么事,他都不會越界,皇上不愿意看到那樣的局面?” 玄燁能違心的說起不愿兩個字?他不會的,每一個人如果都能牢牢的記得自己的本份,不越雷池一步,對于大清,對于天下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再好不過的事。 “我帶胤禛去見人?!毙畈幌牖貞饕?,怎么應都是錯,干脆把胤禛帶走。 明夷自然不會阻攔的,胤禛吃得也差不多了,玄燁想把人帶到哪兒去,自帶去,她不會攔著。 不過,胤禛隨玄燁走出帳外,玄燁道:“往后別在你額娘的面前提起朝中的事?!?/br> 明夷聰慧,熟讀史書,最懂人心,玄燁的權衡之術根本逃不過明夷的眼睛,玄燁不想讓胤禛同明夷之間說得太多,最后引起他與明夷的爭執,好不容易兩人才好一點。 “就算我不說,額娘也心里有數?!泵饕挠植皇钦嬲砭訉m中的人,對朝中的事,天下的事一無所知。 “朕同你額娘在一起的時候你別提?!毙钜蝗?,最后換一個說法,分明是掩耳盜鈴。 胤禛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今天的事分明是阿瑪自己提起的?!?/br> 提出帶胤禛去見蒙古諸親王,是玄燁自己提起來的,不是胤禛要求的。要不是玄燁的心思叫明夷猜透,玄燁需要這么害怕和明夷說下去。 “總而言之,從今往后少在你額娘的面前提起朝中的事?!笨v然明夷對朝是一清二楚,但是能少提就少提,玄燁并不希望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明夷當著胤禛的面道破所有心思。 帝王心術說不清道不明,玄燁也清楚自己的那點心思,真往外說,很多人都會有意見,可是身為帝王,總有許多身不由己。 大抵很多人擅長找的借口就是身不由己四個字,胤禛的目光落在玄燁的身上,好像在無聲的詢問著什么。 玄燁察覺了,厲聲地道:“你是見不得朕和你額娘好?” 難怪今天胤禛意識到明夷和玄燁之間的氣氛有些不同。沒把玄燁的色厲內荏當回事,順勢的問道:“阿瑪和額娘和好了?” 玄燁要怎么回答胤禛這個問題呢?不要說和明夷很好,的確是比起從前好多了。完全很好,也不算是。 “嗯?!彼紒硐肴?,玄燁也不愿意承認,到現在為止明夷依然不為他所動,因此輕聲的應了一聲。 胤禛想起今天看到明夷依然和從前沒什么兩樣,就是對待玄燁的態度也沒有變化,反倒是玄燁滿臉的喜色,巴不得向所有人昭示他和明夷有所緩和。 “朕和你額娘的事,不是你能管的,最近的學問有沒有落下?”和胤禛討論明夷,玄燁一想又覺得不對,直接問起胤禛最近的學問,有沒有因為他不在沒有考較就落下了。 “并無,阿瑪可以隨時考較?!必范G這么多年被明夷規定好時間學習工作的習慣,在運用上可見效果,無論何時何地,任何情況,胤禛都會習慣的按照之前的規律。 讀書識字的事,是胤禛重中之重的大事,無論是明夷還是玄燁,都告訴過胤禛這一點,因此胤禛牢牢的記在心上。 玄燁一聽立刻考起胤禛來,接二連三問出不少的問題。 胤禛隨明夷回京之后,玄燁就特意考較過胤禛的學習進度,四書五經胤禛只是讀了幾遍,更多明夷還是教胤禛讀史,其他的百家之言每一本明夷都給胤禛講解過,比起一味只讀四書五經的那些兒子來,胤禛出色很多。 這些年玄燁讓南書房的先生著重教胤禛讀懂四書五經,不過南書房的幾位對胤禛的評價都挺高的,要說讀懂,胤禛已經讀懂了,現在只是溫故而知新,其實完全可以教胤禛新知識。 親自考較胤禛的玄燁想到南書房的這些人,最后讓他們想教什么,放手去教。自然也讓南書房的人意識到胤禛讀書之廣。 諸子百家,天文地理,每一樣胤禛都有涉及,而且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完全并不是淺淺讀過而已。 私底下這些人直犯嘀咕,但是又想起胤禛的母親是誰,那么多年來江南的征知書院,名聲一點都不比京城的小。 尤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