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7
多年來算是有些長進,哪怕李初沒有經常在軍中,可是一次兩次的領兵李初都會嚴立軍法。 上行下效,李初第一個要求的就是軍中的將士,讓他們務必要做到李初立下的軍法,否則的話,依軍法處置,一個都不會輕饒。 難得出兵打仗如此悠閑,李初和眼前的這些將士坐在一塊兒,討論起許多事情來。 本來為出來打仗卻沒打著不高興的將士,聽著李初絮絮叨叨的說起許多事情來,反而覺得李初說的這些事比他們立下戰功,更讓他們高興。 到了最后留在洛陽中的東突厥使臣,給大周送上了所謂的降書,愿意世世代代與大周稱臣,歲歲進貢,希望大周能夠撤兵。 不戰而屈人之兵,確實是打仗的最高境界。消息傳到洛陽的時候,看著東突厥的使臣送上來的國書,武媚娘自然高興,同時也覺十分的驚心。 以為李初不過是一句玩笑的話,沒想到李初既然真的做到了。 陳兵在東突厥的城池之外根本沒有射出一支箭,可是東突厥求和認輸了。 真正讓武媚娘心驚的是李初背地里對東突厥的一番cao作。 不能否認李初絕對是個擅長把握時機的人。東突厥這么多年和大周商貿往來幾乎都叫李初一步一步的掌握在手中。 李初就等著東突厥有一天以為自己羽翼豐滿有資格和大周叫板,那個時候,李初就會亮出她在突厥所有的籌碼,讓他們看得一清二楚,究竟他們有沒有資格和大周叫板? 事實證明,東突厥確實高估了自己,小看了李初和大周。 他們以為現在是武氏的天下,再不是李唐的天下,就算李初依然活著,成為大周的宰相,也絕對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大權在握。 讓他們心生忌憚的是李初,如果李初不足為懼,那么他們就能夠一擊出手奪取大周的城池。 大周這樣的繁盛之地,誰能不動心,誰能不想打它的主意,想是一回事,能不能打到更是一回事。 事實證明,東突厥確實沒有這樣的本事,國中內亂不平,更有愈演愈烈的架式。 想滅別人的國不成,反而讓自己的國內亂不停,東突厥的賀著可汗清楚,如果自己再不服軟,那么李初絕對會等到東突厥自己耗死自己,然后再一舉出手滅掉東突厥。 到那個時候,東突厥毫無還手之力,李初輕而易舉的就滅了一國,多好! 所以東突厥的可汗當機立斷,趕緊讓還在洛陽的使臣,立刻向大周遞上降書,并且表示愿意進貢。 這樣識趣的東突厥讓武媚娘很滿意,同時卻也告訴她們,這場戰事如果想要讓大周退兵,那么他們得親自去和安定公主商量。 東突厥既然害怕李初至此,武媚娘豈有不利用一二,讓他們更害怕李初的道理。 東突厥的使臣只能把消息傳遞回東突厥,讓東突厥的可汗再派使臣前往邊境拜見李初。 李初一點也不意外,東突厥的動作如此利落,見到他們的時候也是滿臉笑意。 “沒想到與東突厥交好這么多年,我一直以為自己和你們可汗算是好友,應該不會有兵刃相向的一天,終是人算不如天算?!闭信频男θ葜皇亲屓艘詾槔畛跏莻€好欺負的人,實則李初從來不是。 一開口,明朝暗諷,不過都是指責東突厥背信棄義。賀著這位可汗,當年能夠成為可汗有李初的幫忙,如今羽翼豐滿,既然就想對付李初,想要侵占大周。 “我們可汗讓我向安定公主賠個不是?!眲莶蝗缛?,李初咄咄逼人,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不斷地朝李初賠罪。 “賠一個不是就想把這件事情抹去,你們打的如意好算盤。想要平定這場戰事,想要讓我們大周的兵馬退兵好啊,先把賠償拿出來?!边M貢什么的,那是東突厥和大周之間的事情。 可是李初出一回兵,仗就算不打,也絕沒有空手而歸的道理,好處先拿來,讓李初滿意,這件事就可以商量。 清單李初早準備好了,賠償款什么的,他們總得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價。 想要攻打別人的國家,因為發現自己實力不夠,就想收手,認一個慫就想把事情抹掉,想得挺好。 “我們已經向大周表示進貢,公主殿下這份清單何意?”前來的使臣接過李初的清單一看,不解。 “難道你們認為你們想攻打我大周,因為發現不情況不對,所以立刻向我們表示認輸,希望我們既往不咎,就不需要付出代價了?”李初既然敢把清單寫出來,就是早早想好了說辭,不管這些人愿意還是不愿意都要按照李初說的來做。 “安定公主,此事,你們陛下知道嗎?”李初可是獅子大開口,這上面清單所要的賠償數額不小,比起他們答應給大周的供品只多不少。 李初聽到他們的話冷笑地問道:“難道你們在洛陽的使臣沒有告訴你們,我們陛下將此事交給我全權處理,只有讓我滿意,我們大周才會退兵,如果不能,那么我會等著你們東突厥自己斗得魚死網破,隨后我再一舉滅掉你們東突厥?!?/br> 望著對面的人眼中只有冷漠和殘酷,李初可不覺得這些人有什么值得可憐的,如果不是他們大周有本事,就東突厥、契丹、吐蕃三國一道進犯大周,大周絕對危矣。 必須要給他們一點教訓,他們還以為自己只要認一個錯,就能夠把所有的事情抹去。想得倒是挺美! 這些人一定要讓他們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價,也正好給天下各國人,一個警告,想要進犯大周可以,只要他們可以承擔后果。 反過來,如果他們自問做不到,同樣也得付出代價。也就是說,無論僅僅是他們起了的心思,一旦有想對大周不利的舉動。最后都要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價。 就算認輸,就算向大周表示稱臣,就算一輩子對大周進貢。那也遠遠不夠。 “公主殿下如此咄咄逼人,難道就不怕我東突厥舉一國之力和大周抗衡?到時候大周確定是我們的對手。要知道,大周的敵人并不是只有我們東突厥,契丹也在蠢蠢欲動,就連吐蕃也在準備對大周出兵,這個時候的大周如果想讓予一己之力抗衡三國,當真能夠做到?!?/br> 使臣把所有的利弊和李初分析清楚,希望李初可以慎重考慮,不要在這個時候和東突厥僵持不下。 畢竟大周的敵人可不僅僅只有突厥一個。李初應該要空出更多的時間來對付其他的敵人,否則的話,大周或者會被其他國家吞噬。 “在我對付你們的時候,契丹和吐蕃都沒閑著,可是那又怎么樣呢?我現在依然能讓你們站在我的面前求和?!毕胍{李初,他們倒是可以威脅,早就知道三國之間有什么交易的李初,又怎么會允許東突厥的人在這個時候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