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9
頂端的人,沒有那樣堅韌的心性,甚至沒有半分的遠見,也就注定他的悲劇。 這件事,李初答應過武媚娘會由她親自來處置薛懷義。因此,不過御史臺,也不過大理寺,李初在詔書頒布之后,親自帶人拿下薛懷義,從看到李初出來的那一刻開始,薛懷義就止不住的顫抖。 “你我第一次見面我就提醒過你,如果你記不住什么事情應該做什么事情不應該做,早晚有一天你會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價的。如今看來,果真被我說對了?!毕胍獟暝难蚜x被慈心和衛因扣住。李初看著這些年養得不錯,頗是意氣風發的人,頗是感嘆。 “請公主網開一面?!比羰莿e的人來薛懷義定然是要破口大罵的,可是面對眼前的李初,這樣一個公正且嫉惡如仇的人,薛懷義一個罵人的字都說不出來。 李初道:“火燒明堂之時你沒有想過自己的后果?明堂對陛下意味著什么?對大周意味著什么?你不清楚?你是什么都知道,可是你也什么都做了,如今該讓你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價,你有什么好求情的?!?/br> “公主,我知道錯了,請你向陛下求個情,饒過我這一回吧?!毖蚜x在這個時候才知道怕,可是太晚了。 李初搖頭,“縱然是陛下想要放過你,我都不會放過你,你又怎么會期盼我會為你向陛下求情?” 說的一句大實話,面對薛懷義,李初從來都是不喜歡的。這個人的出現時間讓李初不喜歡,這個人的所做所為讓李初不喜歡。 但是不管李初再怎么不喜歡,因為他是武媚娘的枕邊人,李初只能把這份不喜歡藏的深深的。 就算武媚娘心里很明白,李初如果抓到機會,絕對不會饒恕薛懷義。然而,只要明面上李初不會拿著薛懷義不放,武媚娘就不會管李初喜或不喜。 一晃十年,薛懷義陪在武媚娘的身邊,不知不覺竟然已經十年。 這十年來,薛懷義因為武媚娘步步高升,也算是幾次立下大功,已經成為國公了,但是這個人在李初的面前從來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惹著李初不喜歡,如今,這個人終于要消失了。 “這是陛下親自讓我給你送來的毒酒。你是自己服下,還是我讓人灌你服下?”李初手里拿出一瓶藥,詢問薛懷義。 “陛下,顧念你們的情誼并不想讓你走的太痛苦。所以,這藥不會讓你太痛苦的?!崩畛鹾孟窈芮宄?,此時此刻的薛懷義對于武媚娘懷著的是一份什么樣的感情,但是她卻想要親手摧毀。 像武媚娘那樣,本來就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對于自己的兒女都能狠的下心來,又怎么會放過一個幾乎要毀她江山的男人? 第162章壽禮 薛懷義怎么會想死呢?不斷地搖頭想要拒絕這一份藥,李初幽幽地道:“看來你是非要走得難看,那我就成全你?!?/br> 沖慈心使了一個眼色,慈心按住薛懷義的嘴,李初將藥甩過去,甩到衛因的手里,衛因一下子全都給薛懷義倒進嘴里。 薛懷義的眼中盡是驚恐,他想將藥全都吐出來,又怎么可能,衛因將他的下巴一抬,直接讓他將所有的藥都吞進肚子里。 慈心和衛因松開手,薛懷義到現在還是不放棄,“救我,公主,請你救救我!我不想死,我不想死?!?/br> 誰又想死呢?若不是真的活不下去,就算茍延殘喘的活著,每一個人也都想活著。 “下輩子要記著,不管你自己處在什么樣的位置上,都要謹言慎行,否則的話,同樣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的?!崩畛醺静焕頃蚜x的哀求,這么多年來,薛懷義仗著武媚娘的是欺負多少人? 或許薛懷義自己都不記得,然而李初全都給他記著。沒有動手,不過就是在等著薛懷義自己犯下大錯,有武媚娘親手處置這個人。 一個品行不端又不懂得收斂的人,絕對會因為諸多的原因犯下不可饒恕的大錯。李初雖然第一次見面給了薛懷義一個教訓,但是薛懷義絕對不會記在心上的。 依武媚娘的態度可以看出來,武媚娘是放縱薛懷義的,只要薛懷義沒有做出毀滅江山的事情來,武媚娘就會放任不管。 這種放任有時候就是一道催命符,一個本來就是小人出身,根本沒讀幾本書,不懂得內斂的人,在武媚娘的有意放縱之下,絕對會無法無天。 李初從來沒有勸諫過,讓武媚娘管束薛懷義,等的就是這一天,讓她等到了是吧。 薛懷義忽然口吐鮮血,他想要掙扎,卻連挑撥的機會都沒有,人沒了氣息。 “人,你們給陛下帶回去?!睂⑦@句話丟下,李初頭也不回的離開,青蕪和曲和兩個人會知道怎么解決薛懷義的事情,該李初做的,李初已經做完。 只是有些人,有時候,總以為自己的存在能掀起一些波瀾,卻不知自己其實太過無足輕重,哪怕曾經貴為皇帝身邊最寵愛的那個人,借皇帝的勢橫行無肆,但他一死,便再也沒有人會記得他。 薛懷義,他曾經在武媚娘的心里留下了痕跡,可是最終也是他自己一手毀掉這份痕跡。 * 朝中并沒有因為薛懷義的死而再起什么波瀾,就連武媚娘的身邊也很快有了取而代之的人,隨著朝事平靜,總是有人覺得事情不應該再提起,畢竟相較于一個男寵來,天下更重要,皇帝能不看重男寵,能夠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臣子們要的就是皇帝這個態度。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重建明堂,武媚娘是不可以有不要這座明堂的,一應修建的費用,全都由武媚娘自己出,竟然不動國庫半分銀子,武媚娘再次建起明堂。 如此,武媚娘登基為帝,不知不覺竟然七年,七年的光景就那么稍縱即逝。 自然而然,請武媚娘立太子的事也被人提到明面上。 太子,武家的人想當,可是這個本來就是李家的天下,李家的人是不可能看著自己手中的皇位被人搶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天沒有定下太子,一天就不可能讓人安心。 武家的人,武承嗣蹦跶得尤其的厲害,可是不管他再怎么蹦跶,為百官之首的李初即然為尚書令,更是開了女科,讓女子可以出仕,這些年來調和陰陽,就算一開始因為她是女子的身份,并不怎么認同她成為宰相的人,這些年來來也是心悅誠服。 為相者,李初盡心竭力,不欲一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枚物,隨能收敘,無隔疏淺賤。 對于李初,朝中上下都有極高的評價,也正是因為如此,無論武家的人蹦跶有多厲害,都掀不起風浪來。 而武媚娘雖然心里清楚,武家的人就算成不了太子,可是想讓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