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3
第一批針對的目標李初就從李氏宗親下手;接著就是武將那些和先帝打下江山的功臣之后。多少后代變成了紈绔子弟,仗著家里從前的功勞在天子腳下胡作非為。這些人就得教,更得教的不遜于他們的祖先。 有李初親自登門,不管多少人的心里納悶,李初竟然連教育也插手,更是看上他們家的這些紈绔子弟時,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李初說的在理。 祖宗立下的功勞,總有揮霍完的一天,想要家族長盛不衰,就得靠后代子孫。 那么他們的兒女現在能夠依靠他們而生存,不見得將來也可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學得一身好本事。 李初可勁的忽悠,重點也是提出不論男|女,只要想建功立業的,可以從現在就開始準備。 所以到最后軍校建好,前來報名的人幾乎已經比參加太學的人還要多。 因為軍校新開張,所以免一切學雜費,也就意味著寒門子弟也可以進入軍校學習。 開放式的招生方法不是沒有人對此表示意見。然而,李初和武媚娘都是有錢人,兩人辦的事情都不經國庫,不需要國家撥款。 所以軍校雖然擔著是國家教育部門的名號,但是從頭到尾不花國家一分錢,就算想要反對,其實也是理不直,氣不壯。 軍校建成之后一個月,李初定下開學的日子。作為校長,李初在開學的第一天第一個上臺講話。 “軍校,很多人聽到軍校兩個字想的就是這個學??隙ㄊ悄切┐炙撞豢暗奈鋵⒅筮M來讀的學校??墒俏业哪繕耸擒娦4蛟斐鰜淼娜瞬挪粌H能文能武,更能扛起天下。我想要的是超越太學。你們覺得自己能夠超越太學嗎?”現在大周最高的學府就是太學。所有人都未能進太學而為榮。 雖然這些年來太學越發不成樣子,但是依然是無數學子,擠破腦袋也想進入的學府。 李初一來就放話定論自己想要超越太學。一群或是半逼迫,或是只是想求得一個出頭之路的人們全都傻眼了。 其實一群學生以前要么是紈绔子弟,要么就是寒門出身,都是沒本事的人,或者是文采不顯的人,想到要和太學的人一爭高低,或者是超越太學的那些人,都覺得沒有半點可能。 “你們肯定在想,就你們這副德性,怎么和太學的人一爭長短?!崩畛蹩汕宄旅孢@些人到底在想什么,面帶笑容地將他們心中想說卻不敢說出口的話說出來。 “公主,我們不是不想,只是不可能?!笨偸怯袑嵳\的人,因此得有人應和李初。 “但是我一定會幫你們做到,端看你們是否愿意上進,愿意證明自己絕對不比任何人差。你們想要趾高氣昂的站在太學學子的面前證明給他們看,你們不僅能文能武?”李初當然知道這些人都是從骨子里認定自己不如人的。 雖然在外面那些百姓的面前,他們趾高氣昂,好像不可一世,但是在真正的有能力的人面前,他們更明白自己不過是跳梁小丑而已。 所以想要讓他們站起來,想要讓他們有一顆上進的心,李初就得可勁的忽悠??! “那當然是想的?!闭l不想出人頭地,只是一直沒有尋到機會,所以就只能靠家里養著當個紈绔子弟,在尋常百姓面前耀武揚威。 如果有一天他們能到太學學子的面前耀武揚威,那就真的是光宗耀祖。 “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崩畛跻木褪撬麄冊敢?,現在不愿意,以后也一定會愿意。 現在李初就僅僅煽動他們,先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接下來一應的訓練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相信他們會堅持做下的。 軍校實施的是全封閉式,一個月放一次假回家,日常的時候,不是軍校的人都不能自由出入軍校。 至于軍校的老師,全部都是李初一手定下的,文的武的,樣樣都有,尤其那些致仕在家的老將軍,李初請他們三不五時的出門上上課。 隨著天下安定,武將存在感越來越弱,而那些能打仗的武將也越來越少。 不是沒有人發覺這個問題,只是自古以來都是重文輕武,建朝之初武將和文官一樣的出色,但是等到天下安定之后,武將必居于文臣之下。 這也是為什么一直以來越來越少的人愿意當武官的原因。 不過,隨著軍校建成,武媚娘忽然搬下一份詔書。定下政事堂自此往后必有兩個知武事的武將出身。 誰也沒有想到武媚娘會頒一下這樣一份詔書。當時就有人表示反對,可是李初進言,“天下要安不可無武將,政事堂諸位都是文臣出身,有多少懂武事,若不懂,大戰在即,關乎天下安定,就憑你們一群不懂打仗的人決定如何打仗,滑天下之大稽?!?/br> “以武將出入政事堂必定兩位,有何不可?你們文臣當得宰相,武官就不可?”李初咄咄逼人,讓人縱然想要反駁,一時都不知道如何反駁的好,最終只能嘆一聲??偸怯腥瞬辉敢饩痛朔艞?。 “武將都是粗俗不堪者,如何能為相?!边@話說的也不錯,很多武將都是大字不識幾個,全靠英勇作戰殺敵才能夠一步一步升遷上來。這樣的人讓他們進入政事堂成為宰相,確實令人難以接受。 李初攤手道:“我粗俗,魏王粗俗?” 如今政事堂之內,李初和武敏之兩個都是領過兵打過仗的人。 這樣兩位知道行軍打仗諸事的人,看起來粗俗嗎?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公主和魏王?!崩畛鹾臀涿糁匀徊皇悄堑却炙字?,但是又有多少武將能和他們兩個一樣? 不能同日而語,不能同日而語! “那也就是說,在你們心里,文臣想要成為宰相,不需要懂得行軍打仗,可是武將想要進入政事堂,就得和你們一樣滿腹經綸,知書達理?”聽聽這些文臣說的話李初那叫一個不滿,再想欺負武官也沒有這樣欺負的吧。 本來以為自己占盡上風的人,這個時候聽到李初一陣譏諷,沒能接上話。 又有人站出來,苦口婆心的勸道:“公主一心為大周安好,臣等都明白。只是讓武官入宰相之列,武官無能安定天下,也無法撫恤百姓,這樣的人如何為相?” “誰說的?哪一個武將打完仗之后,不是安撫百姓,不是安定天下?不像你們會咬文嚼字,不像你們那么通透人心,就當不得宰相了?如果武將想要成為宰相需要能文能武,那么同樣的,從今往后,凡入宰相者就得一視同仁,都必須能文能武?!?/br> 偏偏對武官這么苛刻,文臣卻只需要滿腹經綸就行。不公平的對待,怎么一直以來就沒有人管管? “若是如此,只怕政事堂的這么多位,能留下的就沒有幾個?!甭犞麄兂沉税胩?,武媚娘忽然感慨出一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