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9
他機會?這些高高在上的宰相重臣,他們都瞧不上他。都想看他的笑話。 武媚娘讓百姓相告監督,這是給周興的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讓他往上爬的機會,周興捉住了,所以他想把從前看不起他的人全部都踩在腳下,讓他們為自己做過的一切付出代價。 他做到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全都被他拉進大獄,更是有人死在他的手里。他得以報仇,心中更覺得暢快。 所以他明白這一輩子,他想一直高高在上,就要牢牢的抱住武媚娘的大腿,做武媚娘想做而沒能做的事。 李氏宗親那分明是武媚娘一直想要除之而后快的人。他想表現一下,讓武媚娘為此高興。 可是怎么就碰上了李初?怎么就落在李初的手里?讓他本來大好的局面毀于一旦?更叫武媚娘親手把他交到李初的手里,任由李初處置。 血在不斷的流逝。周興以為自己會比任何人都先死??墒蔷褪悄且粋€周興以為定然會除他而后快的人卻下令給他找個大夫為他醫治,并不是眼睜睜的看著他死。 這個時候的周興已經完全記不起來,他的一條胳膊就是李初給砍的。 而且他會失血過多,會落下現在這樣的地步,都是拜李初所賜。 失血過多的情況下,周興唯一聽到的就是李初那一句為他找大夫的話。 就算他是十惡不赦的人,總還是有人顧念他也是一條命,不愿意讓他就這樣死嗎? “多謝安定長公主?!敝芘d真心實意的道一聲謝,李初道:“你用不著謝我,我現在讓人救你并不是存了什么好心?!?/br> 沒錯,李初救人確實不是存了什么好心。像周興這樣為非作歹,濫用酷刑的人就應該審度令天下知,殺雞儆猴。 否則之前看著周興血流不止,壓根沒想為周興找大夫的李初怎么會在這個時候想起這回事。 “就算公主不懷好意,可是公主總是讓我活久了一些。等到來日審判我的惡行,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是吧?”周興是個聰明人,否則他又怎么會知道武媚娘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又怎么會一躍成為武媚娘的重臣,成為這些酷吏的頭頭。 李初沒有多說,只是讓人把周興抬下去。至于其他的人,“關入大牢,容后再審?!?/br> 丟不下這八個字,李初轉身頭也不回的離開。 這些人的罪行早就供認不諱,供詞都在李初手里,需要問他們什么,不過是過堂一回,讓天下人都看到,這就是酷吏們的下場,往后再有想像他們效法的人想想自己能不能逃過這個下場? 做人還是做個好人好,否則像他們這樣踩著別人的尸骨爬上高位,依然會摔的粉身碎骨。 蕭太后:“所以武后長達十年的酷吏政治就這么完結了?” 李初不小心看到這個信息,“十年?從讓百姓告發到現在為止,不,得說第一個用酷吏開始,到現在算三年?!?/br> 如果是十年的話,還剩下七年,七年的日子,天天大牢都是滿人,那是得讓多少人惶惶不可終日,天天擔心自己有去無回? 蕭太后:“你現在出手,武后都認錯了,難道還會繼續再翻起?” 呂太后:“所謂政治,只講需不需要?!?/br> 現在武媚娘是認為李初的提議很好,而且也不想和李初反目成仇,所以順李初的意思,把刑牢中的大臣全都放出來,也將這些酷吏交給李初處置。但是并不代表后續武媚娘不會認為再需要這些酷吏再幫她排除異己。 宣太后:“所以群主要怎么辦?” 蕭太后:“我有一個好辦法?!?/br> 李初:“我已經有辦法?!?/br> 換而言之,她并不需要蕭太后為她出謀劃策,她自己一個人能處理。 蕭太后:“當年的我不懂珍惜,現在追悔莫及,群主就不能給我一個補救的機會嗎?” 發出一個又一個大哭的表情,顯露的是這個時候的她確實很可憐,希望李初因此愿意給她一個機會。 李初:“不能。錯過就是錯過?!?/br> 在李初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蕭太后冷眼旁觀沒想插手,現在李初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再不需要任何人幫忙,蕭太后再想幫,對不起,不能! 蕭太后:“真狠?!?/br> 李初:“沒有你狠?!?/br> 要是想翻當年的舊賬,李初奉陪到底,偏偏蕭太后絕對不敢,當年可是蕭太后自己作死的。要不是她太冷淡,該教李初的時候只想挑撥離間,何至于現在成為眾多太后之中積分最低的一個。 積分,為了重生卡,蕭太后想再努力多點,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到了今天這種情況,李初不再是稚嫩的少女,而是成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想要達到政治目的李初如魚得水。 所有被酷吏抓入大牢的朝臣全都被放出來,再一次向天下人證明,李初在武媚娘的心里究竟是何地位,而且也讓天下人看清楚李初究竟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酷吏的事不是沒有人有意見,而是提出意見,卻不能說服武媚娘終結酷吏政治。反而這些年來愈演愈烈,請求終結酷吏的人反而落于下風,最后都成了被酷吏抓進大牢的人,所以到現在已經變成無人敢提及酷吏兩個字。 不是沒有人想讓李初出面,但是不管任何人到李初的府上提起這件事,李初都避之不談。 所以好多人對李初都是失望的,但是沒有想到人家李初是不提,人家只做。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一擊斃命,看看那些被冤枉下獄的大臣,全都被放出來??崂粢踩急魂P入大牢,人,武媚娘親自交到李初的手里,讓李初處置。 多少人聽到這樣的好消息,歡喜不已,懸在脖子上的那把刀終于得以放下,又有多少臣子喜極而泣。 當官的人本來就如履薄冰,再加上有酷吏橫行,這根本就是火上澆油。 誰都不知道有一天會被扣什么樣的罪名,壓入大牢,然后被人嚴刑拷打,最后實在撐不住,只能承認他們扣在頭上的罪名,只為了求一個痛快。 好在到現在為止死在酷吏手里的人是有,但是依然堅持不肯認罪的人同樣有。 若不是有這些扛得住的人,也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人會因此落難,能夠逃過一劫,也慶幸牢獄中的官員能夠逃過一劫。 所以第二日的早朝之上,來往的大臣相顧竟然含淚。 武媚娘聽說這件事也覺得不可置信,能到明堂上朝的人都是經過無數風雨走來的??墒撬麄兗热幌囝櫠瑴I,這證明在他們心中,酷吏政治令他們苦不堪言,也令他們戰戰兢兢。 劫后余生,所以他們喜極而泣,卻又堅持不想讓別人看出他們各自的狼狽來。 如果說昨天武媚娘還在考慮是不是不應該如李初的提議這么快結束酷吏政治,